提出這種問題,說明你的對養老保險的知識非常缺乏。所以還是按照老習慣,我們再一次來分享養老保險的相關知識,哈哈。
第一,什麼叫養老保險?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提法,養老保險叫“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養老分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不管是什麼養老保險,其屬性都是先交費,後享受保障,是一種契約關系,權利和義務的關系,不是投資回報的關系。
第二,養老保險是怎麼繳費的?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參保對象為城鎮在崗職工和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其中在崗職工按照本人實際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由用人單位和個人按比例繳費。總的繳費比例為24%,用人單位繳費16%,記入統籌賬戶,個人繳費8%,記入個人賬戶,繳費标準分為300、100、60%三個檔次,由用人單位決定後報社保部門審核後執行;靈活就業人員按照當地社保部門公布的社會平均工資标準來作為繳費基數,在三個檔次中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來進行選擇,繳費比例為20%,全部由個人繳納。其中12%記入統籌賬戶,8%記入個人賬戶。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主要參保對象為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凡年滿16歲以上的人員都可以參保,采用國家、集體補助和個人繳費相結合的繳費方式,繳費分為12個繳費檔次,從最低的100到最高的2000元,由參保者自由選擇,每年可以選擇一次。其中選擇500元以上繳費檔次的,政府可根據繳費标準給予相應的補助,最低補助标準為每人每年60元,政府補助、集體補助和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賬戶。
第三,養老保險的錢如何取出來?
繳納養老保險的目的,不是存款,不是理财,也不是投資,而是為了老有所養。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在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時,能按月領取養老金,這是繳納養老保險的根本目的。
根據養老保險的這個屬性,在沒有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之前,養老保險的錢是無法取出來的,但是如果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達到15年,可以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如果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足15年,又不願意繼續繳納的,其個人賬戶資金可以一次性退回,但是退回的隻是個人賬戶的錢和利息,不是自己所繳納的全部資金,從投資的角度上來講,這是非常不劃算的。
綜上所述,參加養老保險的人員,在繳納養老保險費後,養老保險的錢平時是不能取出來的,隻有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繳費滿15年,才能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養老金,這實際上也是養老保險裡的錢;如果已經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達不到15年,本人又不願意繼續繳費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錢可以一次性退還參保者本人,退換的錢相當于本人繳納費用的三分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