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治腳氣中西醫各有絕招

治腳氣中西醫各有絕招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07 06:19:43

  腳氣是一種極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腳氣,隻是輕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減輕,也有人終年不愈。

  【診斷】

  醫學上通常将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疱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于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疱,幹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疱型好發于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于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幹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皲裂。本型無水疱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治療措施】

  1.家庭用藥

  (1)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幹後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藥膏,每日2次。

  (2)水疱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黴唑癬藥水或複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幹後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

  (3)角化型可外用複方苯甲酸膏或與複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塗藥後用塑料薄膜包紮,使藥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剝脫。

  (4)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足光粉治療各型腳氣,療效顯着,每晚泡腳一次,3次奏效。

  2.中藥及偏方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淨腳後撒于患處。适用于糜爛型。

  (2)苦參、白藓皮`馬齒苋、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疱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後,于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3.腳氣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激發感染。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别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4.用藥治療的同時,對病人穿的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曬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爾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料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病因學】

  本病是由皮膚癬菌(真菌或稱黴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濕或鞋襪不通氣等都可誘發本病。皮膚癬菌常通過污染的澡堂、遊泳池邊的地闆、浴巾、公用拖鞋、洗腳盆而傳染。

  【預防】

  1.要保持腳的清潔幹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遊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遊泳池要做到污水經常處理,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

  維生素B1缺乏症--腳氣病

  維生素B1,又稱硫胺素,長期缺乏可引起腳氣病

  易患人群長期以精白米為主食,而又缺乏其它副食補充者嬰兒型腳氣病通常發生在2~5個月的嬰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