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春季養生 鼻子過敏怎麼辦
第二章:春季養生 擦背瀉火
第三章:養生小妙招 肛門保健的三招
第四章:春季養生 這些“小毛病”讓你越來越健康
春暖花開時,很多鼻子敏感人卻愁眉苦臉,的确,這樣的季節鼻子過敏實在太難受了!那麼春天鼻子過敏怎麼辦呢?春季養生都有哪些小妙招呢?
春季養生 鼻子過敏怎麼辦
春季是鼻子過敏的高發期,發作起來十分難受,會出現眼睛發紅、發癢及流淚,耳朵發悶,頭昏、頭痛等症狀。雖然鼻子過敏很痛苦,但隻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再結合一些保健方法,還是可以控制得很好的。
每天喝100克酸奶
日本的一項研究發現,常喝酸奶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包括花粉過敏在内的鼻子過敏。研究人員将89名花粉症患者分成兩組,一組每天食用含50毫克乳酸菌(相當于100克酸奶)的食品,另一組則食用不含乳酸菌的食品。半年後,研究人員對比兩組患者的記錄數據(包括打噴嚏、流涕、鼻塞的頻次和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等)發現,未食用乳酸菌的患者在花粉飛散期鼻塞、流涕等情況較食用組患者嚴重很多。老人可每天喝杯酸奶,口味可依個人喜好挑選,但量不要低于100克。
哼綿羊音
美國科學家調查發現,用鼻子哼綿羊音可以緩解鼻塞。研究人員發現,哼綿羊音時氣流的流動比一般吐氣更快,一氧化氮排放量的極限值也是普通呼吸時的15倍,兩側鼻腔内的氣流會加速流動,從而有效緩解鼻塞。方法:輕抿嘴唇,利用鼻腔發出綿羊音,注意嗓子也要配合抖動,每次5-10分鐘,每天2-3次,可依個人鼻塞情況自行調整。
遠離粉塵
在花粉或灰塵較多的時節減少外出,避免接觸其他緻敏物質,如寵物皮毛等。室内不要堆放過多雜物,以免沉積過多灰塵,并使塵螨大量繁殖。在整理雜物時,可先用濕布輕輕擦掃掉灰塵後再擺放整齊,擦拭時可戴上口罩。另外,最好選用絲質如真絲,沙發套、床罩、枕套、枕巾、窗簾、桌布等,樣式也要簡單不給灰塵沉積的空間,還要注意定期更換,最好每周換洗一次,注意不要在戶外晾曬,以免花粉、塵螨附着在上面。還要注意降低室内的空氣濕度,最好不要超過50%,過于潮濕的環境會促使黴菌繁殖,引發過敏。
春季養生 擦背瀉火
“背宜常暖”,曆代醫家在背部施行的捶背、刮痧、捏脊、拔火罐等多種保健養生方法,都是使背部保暖的好方法。其中,擦背特别适合體弱多病的老年人。
春天易上火,很多老年人由于春季胃火旺,出現了腹脹、口臭、牙龈腫痛、胃口不好等症狀,擦背則有很好的瀉火療效。人體背部有主陽氣的督脈,對其進行刺激可起到活血通絡、養心安神的作用。經常擦背可以刺激背部皮膚和皮下組織,促進體内血液循環,增強内分泌功能和人體免疫力。此外,擦背動作本身就是活動肩周的過程,能起到鍛煉關節的作用。擦背還能對神經衰弱、失眠、便秘起到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日本曾掀起過一股用于毛巾擦背的熱潮。日本東京大學的一項研究認為,人體背部皮下積聚着許多免疫細胞,将這些健康衛士動員起來,會大大增強人體免疫系統的抗病能力,而進行動員的最好辦法就是每天定時抓、擦等。
這裡的擦背主要是指幹擦背,在家就可以進行。為避免感冒,應将室溫控制在20攝氏度以上。準備一條幹毛巾,毛巾盡量粗而柔軟。脫去外衣,把毛巾放在後背上,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來回拉動,幾分鐘後,換一下手;還可水平方向來回拉動,直到背部發熱為止。一般持續5分鐘,擦到皮膚發紅微熱為佳。每天一次,可以在睡前進行,擦時用力要适度,以舒服為宜,不可擦破皮膚。
養生小妙招 肛門保健的三招
老年人處于衰退階段,各組強、器官及其功能都在減退,肛門也不例外。老年人易便秘、易脫肛、易感染,因此要綜合預防。
防便秘
便秘的原因很多,老年人因活動減少,腸道蠕動緩慢,直腸肌肉萎縮,張力減弱,加上腹部肌肉減退,排便乏力,是産生便秘的主要原因。其次,有的老年人飲水過少,食物過于精細而粗纖維過少,緻使糞便體積較小,在腸内停留時間較長,糞便中水分過多吸收而形成。也有的是全身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的便秘。
有些老人對于大便過度關注,認為每天必有一次大便,否則就焦慮不安、精神緊張。這樣一來,反而引起胃腸功能失調,真的形成了便秘。
老年人每天早晨飲用一杯(約300-400毫升)溫開水或淡鹽水,空腹飲用後能刺激腸管蠕動有助于排便,
防脫肛
老年人因肛門括約肌等肌肉萎縮而緻括約功能減退,容易發生脫肛,如患有痔瘡者脫肛更為明顯,有的在跑路或咳嗽後均可脫出,痔瘡脫出如發生嵌頓可引起腫痛、行走困難,如發生感染可以引起全身不适。
脫肛者要積極治療痔瘡等肛門疾病,同時要加強肛門功能的鍛煉。
防感染
老年人對外來抗原産生抗體的能力降低,腸道細菌等可引起肛門直腸周圍感染形成膿腫。
同時,因為老年人機體反應慢,膿腫形成後,紅腫熱痛不很明顯,容易擴散,引起全身症狀。愈合速度比較緩慢。
肛門部瘙癢也是老年人常見的症狀,也要注意防護,經常用溫水清洗肛門,不要用刺激性強的肥皂外洗,瘙癢明顯時可選用一些性能溫和的軟膏。
春季養生 這些“小毛病”讓你越來越健康
“毛病”在現代漢語詞典裡,解釋為“缺點、壞習慣”。如“随地吐痰”既不文明,又傳播疾病,損人不利己,必須克服。而有些“小毛病”,如“自言自浯、哭泣、吃零食”等,雖然也招人議論,但對别人并無妨礙。而且有研究發現,這些習慣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有利于身體健康。
自言自語
如果一個人常常自言臼語,通常會被認為有精神病而遭到議論。但研究發現,如能将自己的煩惱與不滿說出來,一來可以起到調節自身情緒、減輕壓力、促進健康的作用;二來能夠理清頭緒,幫助自己更理智地處理事情;三來不會耽誤别人的時間,減少傾聽者對自己“唠叨”的指責;四來不會洩露自己隐私。看,自言自語有這麼多好處呢。
哭泣
自古就有“男兒有淚不輕彈”之說,所以“哭泣”一直被認為是怯懦的表現,不過,哭泣可以使不良情緒得以宣洩,而強忍哭泣,隻會加重心中的壓力和失落情緒。特别是如果家長不允許孩子哭泣,容易讓孩子積蓄壓力,引發健康危機。研究證明,哭泣能使人體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種生理反應可以減輕痛苦,使人獲得平靜。哭泣能夠提高淋巴細胞的水平,增強人體免疫力。另外,眼淚還有助于清潔眼睛和預防眼部幹澀。
所以,哭泣不是讓人變得脆弱,而是更堅強,人們痛哭之後,往往會笑得更加燦爛。
吃零食
一直以來,吃零食被認為是不好的習慣,影響食欲,容易引起胃腸疾病。其實,大量的觀察證明,隻要科學地選擇零食,在适當的時間食用,并注意衛生,吃零食不僅不影響健康,相反有保健作用。比如兒童、老年人、孕婦、吃一些奶制品、水果、克力等,有利于身體健康。
科學研究發現,當人們在連續工作前後吃點糖果等零食,工作效率、準确性、記憶力等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每天至少吃1次杏仁等幹果的人,得心髒病的危險性是不吃者的47%。許多種類的零食,如瓜子、花生、核桃、無花果、芝麻糊等能增加細胞活性,促進人體造血功能,加速傷口愈合,提高神經功能,增加食欲,還能潤發、美容。當然,有損健康的零食,如薯片、爆米花等,最好不吃或少吃。
結語:春季是生命複蘇的季節,也是各種疾病橫行的季節,所以在平時我們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哦~(文章原載于《健康文摘》,刊号:2012.03,作者:嶽文、蘇雲明、尹輝、武星戶,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