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排便時是蹲着好還是坐着好 恢複排便的飲食小方法

排便時是蹲着好還是坐着好 恢複排便的飲食小方法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3 02:24:54

  現在不少家庭開始使用馬桶,排便時坐在馬桶上,不用費太大力氣,改變了過去蹲廁帶來的衆多不方便。那一般來說,排便的時候,是蹲着好還是坐着好呢?從解剖生理學角度來講,排便蹲着比坐着好。盆底肌中有一塊肌肉稱為恥骨直腸肌,該肌肉收縮時牽拉直腸,對排便過程有重要的影響。在蹲着和坐着兩姿勢下,恥骨直腸肌的功能狀态是不同的。下面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看看吧。

  在馬桶上大便,坐位時,恥骨直腸肌處于收縮狀态,會牽拉直腸形成一定角度,造成直腸有彎曲,增加直腸内排便的壓力。相反,當采取蹲位大便時,恥骨直腸肌處于松弛狀态,使得直腸伸直,基本沒有彎度,此時更有利于糞便排出。

  從解剖學角度來說,蹲着排便方式,更符合人體生理特點,有助于排便,可以預防便秘。經常便秘的人,建議最好采取蹲着方式排便,這樣有利于大便排出,緩解便秘的症狀。

  但是蹲着排便也有弊端,特别是老年人,尤其是伴有膝關節病變的患者,不一定能蹲得下去,另外,長時間蹲着排便容易導緻腿腳麻木。從蹲着的體位,突然站起來時,有可能會導緻體位性低血壓,出現頭暈,甚至暈倒的情況。

  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長時間蹲着比較危險,容易引起腦血管疾病發作。此外,對于孕婦而言,如果長時間蹲着大便,可能會壓迫胎兒。再則,殘疾人,特别雙下肢難以站立的殘疾人群,是不能自己蹲着大便的。

  對于這些特殊群體,其實還是坐着大便比較好。如果坐着大便便秘的話,可以考慮在腳底下墊一個東西,上身稍微前傾,讓上身和下肢呈現35度的夾角,這樣能減少直腸内的阻力,有利于大便排出體外。

  你習慣大便蹲着還是坐着?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就要根據每個家庭的設計來講了,那麼大便到底是蹲着好還是坐着好呢?習慣用馬桶的歐美人到了中國旅遊,都容易對蹲式廁所感到有些不習慣;而對于從小就習慣了蹲着大大的中國人來說,用起馬桶來也可能會有點不自在。

  為什麼不能有一種完美的結合呢?

  問題一:到底應該蹲着還是坐着?

  要讨論這個問題,需要先說說二者各自的利弊。

  坐便:體驗舒适,雙腿放松,而且現在的坐便器,制造得越來越便捷高科技。但因為生理結構的原因,坐着大便時的角度會使得排便需要更加用力。

  這一方面會加重肛裂和便秘;另一方面,對于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來說,排便用力是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重要誘因。另外,坐便時,可能會因為太舒服而不自覺地延長大便時間,有可能引起脫肛、加重痔瘡。

  蹲便:相較坐位,蹲位時,直腸肛門呈更垂直的狀态。蹲着大便的人感覺排便更輕松,可以減輕腹部用力,減少排便時間。

  但蹲下起來的過程,可能會造成短暫的頭暈、腿麻,對于孕婦或肌肉力量不足、關節僵化的老年人等,蹲姿對于他們相對困難,甚至會發生跌倒、無法站立等意外。

  所以,這個問題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如廁姿勢。其實相較于坐和蹲的選擇,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更重要一些。

  問題二:大便時玩手機有什麼危害?

  前面說到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而大便時玩手機,就是很典型的不良排便習慣。

  很多人喜歡這樣打發時間,但大便時玩手機,可能帶來兩方面的危害:

  1. 手機帶上大量細菌

  把手機帶到廁所裡會導緻大量諾如病毒、沙門氏菌、大腸杆菌或者其他病原體粘在手機表面。都說飯前便後要洗手,不然細菌會帶入口,可是手機不能洗啊。

  你大便時玩手機,吃飯時也玩手機,有考慮過這點嗎?

  2. 分散注意力,加重痔瘡、便秘

  大便時玩手機,會分散注意力,大便時間成倍延長。長期蹲坐、靜脈回流不暢會導緻痔瘡發作哦,如果是有便秘的朋友要更加注意,這可能會加重便秘哦。

  推薦一些飲食小方法可以使排便恢複正常。

  1. 多喝水

  隻要是水就可以,不管是蜂蜜水還是檸檬水,本質上對幫助排便沒有太大區别。不過友情提示,白開水喝了沒有熱量負擔,如果喝大量蜂蜜水,可是會胖的哦。

  2. 規律飲食

  排便困難也跟在飲食不規律、吃得少有關系,規律飲食可以幫助大便恢複正常。

  3. 多吃蔬果

  多吃各類富含纖維素的水果、蔬菜、菌菇類,比如火龍果、猕猴桃、柑橘、各種綠葉菜、菜豆類蔬菜

  吃飯時用各種粗糧、薯類代替精白米白面作為主食,也對排便有幫助

  注意:香蕉隻是看起來順順滑滑的,然而纖維素含量較少,對緩解便秘沒啥用,而且生香蕉含有大量鞣酸,反而容易加重便秘。

  4. 求助專業人士

  如果大便幹燥、排便困難持續不緩解,必要時可以去醫院,咨詢使用開塞露等通便藥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