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是預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減少接種者感染流感的機會或者減輕流感症狀。
流感疫苗有必要打嗎?
流感疫苗有必要打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流感疫苗其實就是降低了毒性的流感病毒、或流感病毒的某些成分。在人體打流感疫苗後,人體就會對進入人體的少量減毒流感病毒産生一定的免疫抗體。而當人體遭受到流感病毒的大規模侵襲後,人體内打流感疫苗後所産生的抗體就會迅速啟動産生大量抗體而發揮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從而達到殺滅病毒抵抗流感的作用。
而沒有打流感疫苗的人體本身就沒有抵抗流感病毒的抗體,一旦感染流感病毒,人體會啟動免疫系統,産生流感病毒的抗體,而打流感疫苗的人就節省了這個産生抗體的時間,而使人體對流感病毒的反應更迅速了。
大部分流感出現在11月到次年2月,但某些流感會延伸到春季,甚至夏季。含有最新病毒株的疫苗會在夏季末期開始提供使用,在9月就可以接種疫苗。《中國流行性感冒疫苗預防接種指導意見》提出,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個月接種流感疫苗,能更有效發揮疫苗的保護作用。
接種流感疫苗的最佳時機是在每年的流感季節開始前。在我國,特别是北方地區,冬、春季是每年的流感流行季節,因此9、10月份是最佳接種時機。當然,在流感流行開始以後接種也有預防效果。
流感疫苗副作用有哪些?
局部反應:在安慰劑對照雙盲實驗中,疫苗接種的最常見副作用是接種部位疼(影響10—64%的病人);可延續至注射流感疫苗之後兩天等。在接種疫苗後24小時内,接種者可感覺注射部位疼痛和觸痛。這些反應一般較輕和短暫。在多數情況中,它們在2至3天内自動消失,不需要進一步的醫療措施。
輕度不良事件:在整體上,接受者能較好地耐受流感疫苗。這些疫苗是滅活的,即其中隻包含無感染能力的病毒,顯然不能引起疾病。因此,接種疫苗後的呼吸道疾病是與流感疫苗無關的偶然疾病。14次按性别進行分析的研究顯示,女性(無論年幼或年老)報告的局部反應顯著地更多。
流感疫苗有哪幾種,如何選擇?國産PK進口流感疫苗如何種?
目前在我國使用的流感疫苗有三種:全病毒滅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亞單位疫苗,國産和進口産品均有銷售。每種疫苗均含有甲1亞型、甲3亞型和乙型3種流感滅活病毒或抗原組份。這三種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相差不大。
家長在給孩子選擇流感疫苗時,要注意疫苗的類型是否适合孩子。流感疫苗有0.5毫升劑型和0.25毫升兒童劑型兩種。出生不滿6個月的孩子不能接種流感疫苗,6個月—35個月(三歲以下)兒童需要接種0.25毫升劑型疫苗,需要接種兩次,之間相隔4周時間。年齡超過3歲的孩子可以接種0.5毫升劑型。
但需要注意的是,全病毒滅活疫苗對兒童副作用較大,12歲以下的兒童禁止接種此種疫苗。流感疫苗接種對于甲、乙型流感具有一定的保護性。但對禽流感沒有預防效果。
流感疫苗能預防普通感冒嗎?
有些人認為,流感隻不過是“流行起來的感冒”,沒什麼了不起。其實,流感和普通感冒有着天壤之别。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發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而普通感冒可能由多達200種不同病原體引起,包括病毒、細菌等,更多的症狀是鼻塞、流鼻涕、咽痛和嚴重咳嗽,一般不會發生嚴重并發症,也不會引起大流行。所以,流感是一種比普通感冒嚴重得多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所以才需要特别加以預防。
而流感疫苗是針對流感病毒某一種分型而采取的預防措施,其主要作用是促使機體産生針對這一分型病毒的抗體。這種特殊抗體對普通細菌及其他分型的流感病毒是無任何抵抗作用的。因此,兒童注射了流感疫苗就不會得感冒了,這種說法是不正确也是不科學的。
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種嗎?
流感疫苗接種後,能迅速在人體内産生保護性抗體,通常兩周内就會産生效果,保護性抗體能在人體内持續1年,但由于接種疫苗後人體内産生的抗體水平會随着時間的延續而下降,并且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優勢株不同而有所變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種當年度的流感疫苗。可以保護與疫苗毒株抗原性類似的毒株感染發病或減輕發病症狀。由于抗體水平下降,每年疫苗所含毒株因流行株不同而不同,每年都需要接種當年的流感疫苗,才能達到最佳的免疫效果,産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兒童在接種疫苗之後要注意保持接種部位的清潔,防止着水。接種後一天之内要注意觀察孩子體征,少數孩子會有稍許不适,如接種部位短暫的輕微疼痛、紅腫等,還有少數孩子可能會出現低燒現象,這些都屬正常現象,一般24小時之後會自然消失。如果孩子出現持續發燒、局部紅腫不消等現象,就需要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