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雨水節氣的飄過,溫暖的春季拉開了序幕。一年之計在于春,我們都習慣在春季開始忙碌,春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養生好時機,但是該如何養生呢?請看看下文的介紹吧。
春季養生小常識
一不“靜”
春天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人體應該借助這一自然特點,重點養陽,養陽的關鍵在于“動”,切忌“靜”。中老年人應該積極到室外鍛煉,春季空氣中負氧離子較多,
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動脈硬化。但老人春練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氣溫低、霧氣重而患傷風感冒或哮喘病、慢性支氣管炎,應在太陽升起後外出鍛煉。
另外,春練不能空腹,老年人早晨血流相對緩慢,體溫偏低,在鍛煉前應喝些熱湯飲。
二不“怒”
春季是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要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因為心情抑郁會導緻肝氣郁滞,影響肝的疏洩功能,也使神經内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
三不“妄”
進入中年後,陽氣相對不足,而春天是養陽的大好時機,如情欲妄動而房事較頻,會耗氣傷精,進一步損傷陽氣,因此中老年人在春天應适當節欲。
春季養生食譜
首烏肝片
配料:首烏液20毫升,鮮豬肝250克,水發木耳25克,青菜葉少許,紹酒、醋、鹽、澱粉、鮮湯、醬油、蔥、姜、蒜、油适量。
做法:首烏煎湯濃縮,取20毫升藥液備用,豬肝剔筋洗淨切片,蔥、姜、蒜洗淨,蔥姜切絲,蒜切片,青菜洗淨控幹。
将豬肝片放入首烏汁内浸蘸(取一半首烏汁),加少許食鹽,放适量澱粉攪拌均勻,另把剩餘的首烏汁、醬油、紹酒、醋、濕澱粉和鮮湯兌成滋汁。
炒鍋置大火上燒熱入油,待油熱放入拌好的豬肝片滑透,用漏勺淋取餘油,鍋内剩少量油,下入蒜片、姜末略煸出香味下豬肝、水發木耳,暴炒數分鐘,将青菜葉入鍋翻炒數次,八成熟時倒入滋汁炒拌均勻,出鍋前把蔥絲下鍋,翻炒即下,起鍋即成。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烏發明目。(首烏即能保肝,又可降脂、降壓;木耳有通利血脈之效,無病常吃也能健身益壽。)
珍珠三鮮湯
配料:雞肉脯50克,豌豆50克,西紅柿1個,雞蛋清1個,牛奶25克,澱粉25克,料酒、食鹽、味精、高湯、麻油适量。
做法:雞肉剔筋洗淨剁成細泥;5克澱粉用牛奶攪拌;雞蛋打開去黃留清;把這三樣放在一個碗内,攪成雞泥待用。
西紅柿洗淨開水滾燙去皮,切成小丁;豌豆洗淨備用。
炒鍋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湯,放鹽、料酒燒開後,下豌豆、西紅柿丁,等再次燒開後改小火,把雞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撥成珍珠大圓形小丸子,下入鍋内,再把火開大待湯煮沸,入水澱粉,燒開後将味精、麻油入鍋即成。
功效:溫中益氣,補精填髓,清熱除煩。
木瓜粟米花生生魚湯
原材料:
木瓜(宣木瓜)約500克、粟米 (連衣、須) 1個、花生仁50克、生魚1條、豬瘦肉100克、紅棗3個、生姜3片。(約3人食用)
烹調方法:
将木瓜削皮去瓤,洗淨,切為角塊狀;粟米洗淨,切為短段;花生洗淨,稍浸泡;生魚宰洗淨去腸雜,下油鍋慢火稍煎至兩邊微黃。豬瘦肉洗淨,切大塊。将所有食材一起放進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煲沸後改用小火煲約1~1.5小時,調入适量食鹽和生油即可食用。
功效:
木瓜具有祛濕和胃、滋脾益肺、消食止嘔的功效,适用于風濕痹痛、肢體酸重、筋脈拘攣、嘔吐腹瀉、腳氣水腫等症;立春時節适量食用玉米對人體也有調中開胃、利水滲濕的功效,并有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及抗癌作用,适宜中老年人食用。
油焖春筍
原料: 春筍,高湯,生抽,老抽,糖,鹽,醋,蔥花。
做法:
1、春筍切滾刀塊,入鍋煮開後稍煮幾分鐘,煮去澀味,瀝幹水份備用。
2、高湯,生抽,老抽,糖,少許鹽和一點點醋調成汁備用。(沒有高湯可以用水代替。醋是調味,隻能一點點,不能吃出醋味來)
3、油鍋燒熱,倒入筍炒至邊角微黃。
4、倒入調好的汁炒勻,蓋上鍋蓋小火焖燒幾分鐘。
5、大火收汁,出鍋撒上蔥花。
小叮咛:
1、炒制的筍,嫩是首要。所以除了買的時候要選嫩一些的,季節也很重要,最好是清明節前後的春筍。因為過了清節,春筍就會慢慢變老了,變老的筍會因為纖維變粗而影響口感。
2、炒之前,春筍一定要焯水,而且要煮幾分種,這樣才能去除筍的澀味。炒的時候,要多放些油,因為筍比較吸油。這是道江南名菜,所以要多放些糖,才會有那江南特有的鹹鮮甜的口感!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春季養生的小常識,大家都記住了嗎?在春季要做到不“靜”、不“怒”、不“妄”才最好哦。還有在春季這個疾病高發的季節多吃些抗病毒的食物也是必須的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