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端午節的養生奧秘

端午節的養生奧秘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7 20:13:00

  又要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您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您知道這些習俗都是有一定的功效的嗎?那您又知道端午節吃什麼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端午節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習俗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其中端午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代表着人們希望自己的家人都健康長壽。

  在這幾天,人們會在門口挂上菖蒲、蒿草、艾葉驅邪,吃粽子,塗雄黃酒等以表達保持健康體魄的美好願望。

  在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裡,端午節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慢慢被摒棄,然而事實證明,我們的傳統習俗蘊含着很多養生奧秘。

  吃粽子—清熱除煩

  中醫認為粽子是由糯米包制而成的,然而糯米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功效,所以吃粽子是很有好處的。

  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都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

  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

  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濕、和胃甯神。

  其實綜上所述,粽子有助脾開胃以及清熱除煩的功效,尤其适合夏季剛開始的時候食用。

  進食時須注意,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可貪食。

  艾葉菖蒲—驅毒除瘟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将菖蒲、艾條插于門楣,懸于堂中。

  艾葉(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濁的中藥,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

  城市居民可以在超市購買艾葉煙熏劑或噴氣霧劑來驅蚊殺菌。

  當然,如果想提醒自己什麼時候該買艾葉了,也可以掃以下二維碼,我們會定時告訴你哦!

  普通家庭可以選擇在端午前後把門窗緊閉,然後用菖蒲、艾葉、雄黃合劑熏2~4小時以上,這樣可起到殺菌作用。

  塗雄黃酒—殺蟲解毒

  端午前後,我國南方很多地區都已步入梅雨季節,天氣條件有利于蚊蠅、害蟲的活動和繁殖。

  而雄黃是一味解毒、殺蟲的中藥,内含有毒的砷鹽成分,害蟲聞之食之即會中毒,人塗之可以避毒。

  也有很多人在端午節飲雄黃酒,但由于雄黃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遇熱後可分解為毒性很強的砒霜,因此不建議内服。

  塗灑雄黃酒是端午節習俗之一。在端午節,将雄黃摻在酒裡制成雄黃酒,甩灑在居室的牆角和床下,具有較強的滅蚊和殺蟲作用。

  由于雄黃能從皮膚吸收,外用亦不宜大面積塗擦,以防中毒。

  端午節人們的傳統吃粽子,吃多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遺留在體内的毒素慢慢積累,容易生病!

  挂艾虎—保佑安甯

  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中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甯。

  《風俗通》雲:“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

  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彩為虎,粘以艾葉,佩戴于發際身畔。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曆史。

  宋陳元規《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

  佩豆娘—去除陰氣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于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于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别樣形式。

  《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钗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缯銷翦制艾葉,或攢繡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群花之類。

  绉紗蜘蛛,绮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色逼真。

  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鐘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端午節吃什麼

  吃黃鳝

  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鳝。黃鳝又名鳝魚、長魚等。

  端午時節的黃鳝,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

  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鳝賽人參”之說。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

  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顔六色的網袋裝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兇化吉,平安無事。

  吃大蒜

  蛋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别早,将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

  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馍,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

  打糕,就是将艾蒿與糯米飯,放置于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裡,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吃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

  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

  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應該已經知道端午節的習俗是有一定的功效的吧,您也應該知道在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可以吃什麼了吧,是不是不再為端午而擔憂了呢?那小編也希望你可以把這個消息分享給身邊的小夥伴們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