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有多種含義,但各種形式的遲到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遲到者讓自己因遲到而“引人注目”。
遲到了怎麼辦?解讀那些經常遲到的人的心理
近期,我心唱響有一首這樣的歌曲,叫做“求你别再遲到了”,遲到的人在面對大家時由原來的不承認到最後的承認,心理一直在不停地發生着變化。經常遲到還總是找各種借口,這着實讓人接受不了,那麼,他的這種愛遲到的心理,又究竟是如何的呢?
總是遲到的人也應該被劃入“不靠譜”之列。守時對很多人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然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卻是無法克服的難題。
心理學家讓-皮埃爾·溫特指出:遲到有多種含義,但各種形式的遲到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遲到者讓自己因遲到而“引人注目”。遲到者以遲到來自視高于别人,因為毋庸置疑,别人在等待中會不斷地想到自己。
解析:渴望關注
心理學家讓-皮埃爾·溫特說,遲到者在做一種誘惑的遊戲,就像女人在與情人約會時總要遲到那樣。這種遲到的行為也可能會反映出一種更惡劣的态度,就是強迫别人去想自己。作為缺失的對象,遲到者就是想要成為别人渴望的對象。這種行為其實就是一種自戀的表現,這種自戀使他們無法尊重别人。
解析:逃避恐懼
遲到可能反映的是一種恐懼:面對一種狀況的恐懼,一個人獨處的恐懼,一種對空缺的恐懼等。心理學家艾聶斯·帕葉指出:“人在等待的狀态下,腦子裡就會充滿想象。而一旦回到現實中,就會有空缺感。”行為心理學家讓娜·B·布爾卡和雷諾拉·M·閻也稱這種狀态為“挫敗感”。
然而在經常遲到者中,極力追求完美者也不在少數。低估自己、缺乏自信令他們痛苦難挨,所以為了逃避失敗,他們便躲開不得不與别人進行比較的場景。再三的遲到就是一種焦慮的表現。這種焦慮往往來自希望工作和家庭都非常成功的壓力。另外心理學家還發現,遲到的壞習慣往往是在學齡兒童第一次體驗到競争時産生的。
解析:享受控制
在日常用語中,“讓人等待”同樣也意味着“讓人痛苦”。遲到的人讓别人處于很不舒服的境地,直到他的出現才把别人從這種“痛苦”中解脫出來。遲到變成了權力的象征。那種自信其實充滿着控制感。
如何克服遲到?
辨别遲到的性質
認真注意一下當你遲到時的感受。你恐慌嗎?你内疚嗎?如果是,你還有改變的機會;如果你一點也不内疚,你很可能把這種行為當作了權力和誘惑的武器。
換位思考
換個位置,看看你是如何對待自己和他人。把自己放在“犧牲者”的位置上,當你在被迫等待時,你會有什麼感受?無奈,還是憤怒?也許你會因此懂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學習安排時間
制訂一個嚴格的時間表,并将其張貼在你的面前,對每一次的約會都标注清楚,給予同樣的重視。留出足夠的時間去赴約,這樣你就會做好準備去應對約會,還會緩解以往造成遲到的恐懼心理。
宣布決心,及時獎勵
可以告訴親朋,或者在網上論壇中宣布你改變遲到習慣的決心,制訂計劃,從平時的小事做起。做到不遲到時,及時給自己獎勵(物質的或者精神的)。朋友們的監督和鼓勵也是一種很好的獎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