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會的發展和日常生活的節奏加快,很多人的血壓都出現了較高或較低的狀況,低血壓是相對于高血壓來說,并沒有很多的明确的規定,但是低血壓有哪些危害呢?又應該如何防治低血壓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目錄
1、低血壓的簡單介紹 2、低血壓的危害
3、低血壓的提醒 4、老人低血壓的危害
5、孕婦低血壓的危害 6、血壓低的人吃什麼食物好
7、低血壓的治療方法 8、低血壓的預防保健事項
低血壓的簡單介紹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于正常的狀态。由于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髒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世界衛生組織也對高血壓的診斷标準有明确規定,但低血壓的診斷尚無統一标準。一般認為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于12/8 kpa(90/60mmHg)即為低血壓。根據病因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壓,根據起病形式可分為急性和慢性低血壓。
低血壓的病因
(一)常見病因
1.腎上腺功能不全
直立性低血壓是急性腎上腺功能不全的特征,伴有乏力、惡心、嘔吐、腹部不适、體重下降、發熱和心動過速。患者也可出現手指、指甲、乳頭、瘢痕和身體皺折部位色素沉着,皮膚蒼白濕冷,煩躁不安,尿量減少,心動過速和昏迷。
2.酒精中毒
酒精中毒時低血壓井不常見,比較常見的症狀和體征包括呼吸帶有酒精氣味、心動過速、呼吸減慢、低體溫、意識水平降低、癫痫、惡心、嘔吐、多尿和呼吸頻率減慢。
3.過敏性休克
暴露于過敏原比如青黴素或者螨蟲,會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導緻血壓下降和脈壓降低,過敏性休克早期患者煩躁不安、瀕死感、皮膚瘙癢(尤其是手和腳),沖擊性頭痛。随後常有乏力、出汗、鼻腔克血、腹部絞痛、排便、癫痫、皮膚潮紅、尿失禁、心動過速和喉頭水腫引起的聲音改變或失聲。
4.吸入性安疸稈菌感染
革蘭陽性産孢子的炭疽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常見于家畜和野畜,比如牛、山羊和綿羊。孢子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人類接觸感染的動物、感染動物的組織和生物制劑也可發生感染,多數病例發生在各國的農業區,炭疽杆菌可通過皮膚、吸入或者是胃腸道的形式感染。
吸入空氣中的孢子導緻吸入性炭疽感染,早期表現為流感樣發熱、寒戰、無力、咳嗽和胸痛。疾病分為初期和恢複期。第二階段疾病迅速惡化,表現為發熱、呼吸困難、低血壓,24小時内死亡。影像學檢查結果包括縱隔炎症和增寬。
5.心律失常
在心律失常時,血壓值在正常和低血壓之間波動,也可能出現眩暈、胸痛、呼吸困難、無力和心悸,聽診心律不齊,脈搏>100次/分,<60次/分。
6.心髒挫傷
心髒挫傷時出現低血壓和心動過速,有時伴有心絞痛和呼吸困難。
7.心髒壓塞
心髒壓塞出現奇脈(呼吸時收縮壓降低導緻脈搏減弱),該疾病也可引起煩躁不安、發绀、心動過速、頸靜脈充盈、心音遙遠、呼吸曝難和。Kussmaul征(吸氣時靜脈充盈增加)。
8.心源性休克
因心髒收縮功能不全導緻收縮壓<280mmHg或者較基礎值降低30mmHg是心源性體克的特征,伴有心動過速、脈壓降低、Korotkoff音消失、周圍性發绀和皮膚蒼白濕冷。心源性休克也可導緻煩躁不安和焦慮,進展為定向力喪失和意識模糊,伴有心絞痛、頸靜脈充盈、呼吸困難、少尿、室性奔馬律、呼吸加快和脈搏快速無力。
9.霍亂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輕者表現為腹瀉,嚴重者危及生命,其通過攝入污染的水或食物尤其是貝類傳播,體征有突發的水樣腹瀉和嘔吐,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導緻患者饑渴、無力、肌肉絞痛、皮膚彈性下降、少尿、心動過速、低血壓,不治療可能數小時内死亡。
1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型糖尿病中易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随有高血糖滲透性利尿導緻低血容量引起的低血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常引起多尿、多食、脫水、體重降低、腹痛、惡心、嘔吐、呼出氣體有爛蘋果味、Kussmaul呼吸、心動過速、癫痫、意識模糊和皮膚彈性降低,甚至可能進展為昏迷。
11.心力衰竭
心衰時血壓可在正常與低血壓之間波動,但血壓急劇下降可能提示心源性體克.其他表現有勞累性呼吸困難,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性呼吸困難、無力、體重增加、皮膚蒼白或發绀、出汗和焦慮,聽診有室性奔馬律、心動過速、雙側濕啰音和呼吸頻率加快,也可能有下垂性水腫、頸靜脈克盈、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以及肝大。
12.高滲性非酮症性昏迷
高滲性非酮症性昏迷多見于2型糖尿病,多有低血壓,因嚴重的高血糖及滲透壓引起的利尿,也可導緻口幹、皮膚彈性降低、心動過速、昏迷,偶爾有強直性癫痫。
l3、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特征是大量急性失血或脫水後收縮壓
l4.低氧血症
起初血壓可能正常或輕度升高,但低血壓明顯時患者可出現心動過速、呼吸頻率加快、呼吸困難、意識模糊、木僵甚至昏迷。
15.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時血壓可降低或升高,血壓急劇降低提示心源性休克的可能,其他表現還有胸痛,可放射到下颌、肩、胳膊、縱隔、呼吸困難、焦慮、惡心、嘔吐、出汗、皮膚濕冷和發绀,聽診有房性奔馬律、雜音,偶爾脈搏不規律。
l6.神經源性休克
頸部外傷或麻醉後失神經支配可導緻神經源性休克,表現為血壓低和心動過速,但患者皮膚幹燥、溫暖,是因為皮膚血管舒張,汗腺失神經支配。因休克的原因不同,四肢肌肉和膈肌可有無力發生。
17.肺栓塞
肺栓塞可導緻突然胸部銳痛、呼吸困難伴有咳嗽、偶爾有低熱、血壓降低伴有脈壓降低和Kortokoff音消失以及心動過速、呼吸頻率增加。奇脈、頸靜脈充盈以及血痰。
18.感染性休克
起初感染性休克有發熱、寒戰,早期出現血壓下降、心動過速、呼吸頻率增加,但皮膚溫暖。晚期血壓明顯下降,收縮壓
19.血管迷走性暈厥
血管迷走性暈厥是短暫的意識喪失或接近喪失,伴有低血壓、蒼白、冷汗,惡心、心悸或心率增加以及因應激、疼痛引起的無力。
(二)其他原因
診斷性試驗:應用組胺或造影劑可刺激胃酸分泌,造影劑可引起過敏性休克緻血壓降低。藥物:鈣離子拮抗劑、利尿劑、血管擴張藥、腎上隙素受體阻滞劑、一般的麻醉劑、嗎啡類藥物、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抗焦慮藥,鎮靜藥以及靜脈抗心律失常藥尤其是甲苯磺酸可引起低血壓。
低血壓的症狀
根據低血壓的起病形式将其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1.急性低血壓
急性低血壓是指患者血壓由正常或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顯下降,臨床上常因腦、心、腎等重要髒器缺血出現頭暈、眼黑、肢軟、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狀,嚴重者表現為暈厥或休克。
2.慢性低血壓
慢性低血壓是指血壓持續低于正常範圍的狀态。
(1)體質性低血壓
一般認為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多見于20~5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輕者可無任何症狀,重者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昏厥。夏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
(2)體位性低血壓
部分患者的低血壓發生與體位變化(尤其直立位)有關,稱為體位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定義為:在改變體位為直立位的3分鐘内,收縮壓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同時伴有低灌注的症狀,這些症狀包括: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惡心、認識功能障礙、心悸、頸背部疼痛。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應用利尿劑、擴血管藥或精神類藥物者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3)繼發性低血壓
某些疾病或藥物可以引起低血壓,如脊髓空洞症、高度的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狹窄、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特發性或肥厚性心肌病、血液透析病人和慢性營養不良症等,以及服用降壓藥、抗抑郁藥。這些疾病引起的低血壓也可以出現頭昏、頭暈等低灌注的症狀。
低血壓的危害
血壓高了與低了都不好,但大家往往對高血壓的危害比較了解,經常會忽視低血壓的危害。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低血壓的危害。
1、患有低血壓的患者,會出現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的症狀,從而使工作能力下降。
2、低血壓患者心情一般比較低落,沒有什麼激情,心理抑郁不想和别人說話,這樣比較容易得憂郁症。
3、低血壓比較嚴重的時候,會出現昏厥的症狀,有時候突然昏厥容易造成骨折等外傷,試想走在人流如織的街頭,忽然在綠燈時暈倒路邊,将有多麼危險。
4、低血壓嚴重者,常常會伴有聽力下降,視力也随之模糊起來,據研究發現,低血壓也會使患老年癡呆症的概率大大增加。
5、低血壓患者也會出現口齒不清、呼吸困難,嚴重者需要長期卧床,影響正常生活。
長期低血壓的危害
我們先舉個例子,一個用來裝水的水桶上面有一個很小的洞,我們都覺得它小,一般都不會理會,但是長年累月的話,流出去的水就是難以計算的。這就像低血壓一樣,一開始我們可能不會太在意它,但是長期的低血壓的危害是很大的。下面,讓我們去了解一下長期低血壓的危害吧!
長期低血壓可使機體功能大大下降
主要包括:視力、聽力的下降,加之記憶也會随之減退,低血壓誘發或加重老年性癡呆的概率加大。頭暈、昏厥、跌倒使骨折發生率大大增加。另外會導緻乏力、精神疲憊,導緻無心工作和學習。并且低血壓會使心情壓抑、憂郁等情況經常發生,誘發抑郁症。據國外專家研究表明,低血壓可能導緻腦梗塞和心髒梗塞。直立性低血壓病情嚴重者,每當變換體位時血壓迅速下降,發生暈厥,導緻被迫長期卧床不起,另外長期低血壓也可誘發心肌缺血等。
低血壓的提醒
提醒一:低血壓也有心血管疾病風險
别以為隻有高血壓才會引起腦梗塞和心肌梗塞,其實低血壓同樣有這方面問題。這是因為血壓較低時,人體的血流速度緩慢,甚至暫時停頓,使本身粘稠度偏高的血液易在已發生硬化的血管壁上形成血栓。事實上,大多數腦血栓形成發生在老年人安靜睡眠時,因為這時老年人心跳偏慢,血壓偏低,血流緩慢。
所以,有低血壓的人也要時時謹慎,如出現頭暈、站立不穩、甚至暈厥時應檢查血壓。
積極排除引起低血的疾病,同時防治動脈硬化和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和糾正低血壓,預防腦血栓形成。
提醒二:低血壓不等于貧血
貧血可能引起眩暈,低血壓也有眩暈症狀,此外,兩者還有面色蒼白、全身乏力、頭昏等相似之處,所以很多人認為低血壓一定就會貧血,但專家表示,兩者從病因、基本病理變化、病情的緩急以及治療上都有根本的不同,不可混為一談。貧血屬于血液系統疾病,通常是指血液中紅血球計數和血紅蛋白濃度低于同年齡和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
貧血病人的血壓可以正常,也可以合并發生低血壓或高血壓狀,它與血壓的改變并無直接聯系。而血壓是心髒排出血液時對周圍動脈血管壁産生的壓力。它主要由心髒的收縮力、血管的彈性以及在循環系統中流動的血液量來決定的。
提醒三:低血壓者患高血壓更“隐蔽”
125/80mmHg,這樣的血壓值看上去很正常,偏偏有人就出現了高血壓的症狀。經過了解才知道,這人一直以來的血壓值是85/59mmhg,也就是基礎血壓比較低的人,所以,他成為“正常血壓值”的高血壓患者。專家說,所謂高血壓病或者低血壓病不僅僅靠簡單的數據判斷,而是要參考個人基礎血壓以及相關體症,一些人平時血壓(即基礎血壓)本來就比較高或者低,當他們血壓發生比較大的波動,即使波動後反而正常,很可能也是隐蔽的患者。
所以留意血壓不但要留心數字,最重要還要留心自己的基礎血壓,并注意變化。
老人低血壓的危害
低血壓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是傷害比較大的,主要是因為低血壓這種疾病容易導緻患者出現暈阙的情況,所以我們建議低血壓患者在生活中可以多去了解一下低血壓的危害有哪些,對于我們的治療是有幫助的。
低血壓病人由于血管内壓力過低,導緻血液循環緩慢,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以緻影響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的供應,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的排洩。由于血壓下降影響了大腦和心髒的血液供應,因此使機體功能大大下降,工作和生活質量随之降低。
1.頭暈、乏力、面色蒼白,工作能力下降。
2.低血壓患者心情一般比較低落,容易得憂郁症。
3.低血壓比較嚴重的時候,會出現昏厥的症狀,突然昏厥容易造成骨折等外傷,試想走在人流如織的街頭,忽然在綠燈時暈倒路邊,将有多麼危險。
4.低血壓嚴重者,會出現聽力下降,視力也跟着模糊,據研究發現,低血壓也會大大增加老年性癡呆的發生 。
5.口齒不清、呼吸困難,嚴重者需要長期卧床,影響正常生活。
患低血壓症的老年人,平常還沒有什麼感覺,一旦發生感染、高燒等情況時,因為血液供應跟不上,很容易出現頭暈、心跳加快、精神萎靡等症狀,甚至很快引起暈厥或休克而發生危險。另外,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齡的增長,血管硬化的程度也逐年增加,若血壓過低,全身的重要髒器如心、腦等很容易引起缺血,而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腦血栓形成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老年人血壓低怎麼辦
血壓疾病在老年人當中是一個很普遍的疾病,那麼,老年人血壓低的時候該怎麼辦呢?首先,建議各位老年人去醫院全身檢查一下,查明是由于什麼原因引起血壓低,再對症下藥。因為老年人血壓低有時候是由于其他疾病而引發的,具有一定的複雜性。如果老年人去醫院檢查,病症比較嚴重,建議接受醫院治療。如果是輕微的血壓低,不是很嚴重,建議老年人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小舉動來緩解血壓低。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幾個方法。
1、晚上睡覺将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
2、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培養開朗的個性,保證足夠的睡眠、規律正常的生活。
3、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後起立動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對有下肢血管曲張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彈性的襪子、緊身褲或繃帶,以加強靜脈回流。體格瘦小者應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4、不要在悶熱或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減少發病。
老年人低血壓的護理
有低血壓老年人應注意以下幾點
1.無症狀低血壓由于腦血流無明顯減少,多不需要治療,但應鼓勵患者起床散步,避免長期卧床休息或久坐,應當糾正内科疾病,采取增加血容量,改善血循環及增強心髒功能的措施,已有脫水不宜使用利尿劑,應該養成良好的大便習慣避免排便時用力過度。
2.緩慢改變體位和姿勢。避免突然起床或者迅速變換體位,并在每次改變體位時應休息2~3min,以使體位代償反應适應于每次體位的變化。在早晨起床站立或開始走路之前,首先應坐在床上幾分鐘,在去浴室廁所時,因體位性低血壓導緻神志模糊或意識喪失而跌倒,可發生骨折及其他傷害,使用床邊便桶或尿壺可以預防意外發生。
3.避免過度飽餐,少吃多餐,少吃大量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适當攝取鈉鹽,适量飲水,保持正常的血容量。
4.洗澡水溫不宜過高,洗澡時間不應過長。
5.酷暑時減少外出,減少大量出汗。
6.穿彈力長筒襪,增加回心血量。
7.盡量避免不是非用不可的影響血壓的藥物。
孕婦低血壓的危害
懷期間的的女性都是十分脆弱的,因為孩子在大量的吸收着母體的營養,所以懷孕期間的準媽媽是需要大量的營養補充的,但是很多女性在懷孕初期會出現孕吐的現象,并不知道吃些什麼好,因為吃什麼都吐,所以有很多孕婦就出現了低血壓的情況。但是很多人是不懂孕婦低血壓有哪些危害的,其實了解這些事非常必要的。
孕婦低血壓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但是有多個孕婦的在一個家庭裡畢竟是不多,所以一家人中了解孕婦低血壓危害的人畢竟是不多。下面就來講述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般低血壓如孕婦沒有症狀則對胎兒影響不大;如因血壓低孕婦出現休克則可造成胎兒缺血缺氧的宮内窘迫綜合症。應積極搶救休克,提升血壓,并查明病因,作積極有效的治療。
人們對于孕婦高血壓已十分重視,但對孕婦仰卧位低血壓綜合征卻不很注意。原因是:測血壓時往往孕婦是坐位,不出現低血壓;而在家庭中很少給孕婦測血壓,又加之多數人不了解孕婦仰卧位有的可以發生低血壓。隻有産科醫生或麻醉科醫生,在給産婦剖宮産或助産時(産婦仰卧)才發現醫學上稱為“仰卧位低血壓綜合征”。
為什麼孕婦有可能發生“仰卧位低血壓綜合征”呢?目前比較一緻認為,發生原因是因為子宮(胎兒、羊水、胎盤)在仰卧位容易壓迫孕婦下腔靜脈,因而阻礙血流回心,使血壓降低。血管造影也證實,足月孕婦仰卧位時有90%發生回心血流下降。
孕婦低血壓對胎兒有什麼影響
一般低血壓如孕婦沒有症狀則對胎兒影響不大;如因血壓低孕婦出現休克則可造成胎兒缺血缺氧的宮内窘迫綜合症。應積極搶救休克,提升血壓,并查明病因,作積極有效的治療。
孕婦仰卧位低血壓綜合症
人們對于孕婦高血壓已十分重視,但對孕婦仰卧位低血壓綜合症卻不很注意。原因是:測血壓時往往孕婦是坐位,不出現低血壓;而在家庭中很少給孕婦測血壓,又加之多數人不了解孕婦仰卧位有的可以發生低血壓。隻有産科醫生或麻醉科醫生,在給産婦剖宮産或助産時(産婦仰卧)才發現醫學上稱為“仰卧位低血壓綜合症”。
孕婦血壓低怎麼辦
1、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多食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如蓮子、大棗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
2、如果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适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如果伴有食欲不振者,可以吃适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4、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适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但食鹽攝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5、少吃赤小豆、葫蘆、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孕婦血壓低吃什麼好
1、在飲食方面、多吃些溫補脾腎的食物。多吃易消化的蛋白食物,如雞、蛋、魚、乳酪、牛奶等,要少食多餐。
2、每天多喝水、多運動能增加血容量,還可吃些大棗、紅小豆等,不但能增加營養,還有利于糾正低血壓。
3、适當食用多鹽食物,可提升血壓,改善頭暈、困倦無力等症狀。但食鹽攝入量不可太高;同時要多喝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後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
4、吃一些蓮子、大棗、桑椹等,具有健神補腦之功,宜經常食用,增強體質。
5、對于貧血引起的低血壓,應注意進食提供造血原料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質、銅、鐵元素的食物——肝類、魚類、奶類、蛋類、豆類以及含鐵多的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糾正貧血。
6、常吃生姜,能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可将姜末撒于菜湯中或用姜末泡水代茶。
一旦發現孕婦因血壓低發生休克,要立即送往醫院搶救,提升孕婦血壓,并作積極有效的治療。
血壓低的人吃什麼食物好
血壓低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眼中的會出現輕易頭暈、昏倒等現象。血壓低的人應該在日常飲食中多吃一些補氣的食物,如桂圓、大棗等。
此外,含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健也是十分重要的。
補氣血和溫補脾腎的食物
多食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如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
人參炖瘦肉、當歸煲羊肉、田七炖雞等對低血壓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
所以,低血壓患者應該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伴有紅細胞計數少的飲食
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
宜适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
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
糾正貧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伴有食欲不振的飲食
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适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适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
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适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
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但食鹽攝入量亦不可太高)。
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低血壓的治療方法
正常的血壓是血液循環流動的前提,血壓在多種因素調節下保持正常,從而提供各組織器官以足夠的血量,藉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血壓過低過高(低血壓、高血壓)都會造成嚴重後果,血壓消失是死亡的前兆,這都說明血壓有極其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低血壓的西醫治療
1.生理性低血壓狀态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但應定期随訪,因為某些所謂生理性低血壓狀态在一定情況下,可能轉變為低血壓病,也可能原屬病理性低血壓病,隻是早期未能發現有關病理改變而誤認為是生理性低血壓狀态。
2.原發性低血壓病的治療包括以下幾點:
(1)飲食營養方面應給予高營養、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的飲食
适當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族和煙酰胺(維生素pp)等。适當飲用咖啡、可可和濃茶,有助于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改善血管舒縮中樞功能,有利于提升血壓和改善臨床症狀。此外,飲用蜂蜜或蜂王漿也有裨益。
(2)适當參加運動和醫療體育
如醫療體操、保健操、太極拳、氣功、按摩以及理療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血壓。
(3)對于上述治療無效
且臨床症狀嚴重者,可酌用小劑量激素,如9-a氟氫可的松0.1mg/d開始,根據治療反應逐漸增加劑量,本藥具有水鈉潴留作用,通過增加血容量而提高血壓。必要時可輔以咖啡因、麻黃堿(15~30mg,1~3次/d)和鹽酸士的甯肌内注射。此外,根據臨床症狀可予以對症治療。
3.病因治療
對體質虛弱者要加強營養;對患有肺結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緊治療;因藥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調整用藥劑量。如高血壓患者服降壓藥後血壓下降過快而感到不适時,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給藥方法和劑量;對體位性低血壓患者,由卧位站立時注意不要過猛,或以手扶物,以防因低血壓引起摔跤等。
4.适當加強鍛煉
生活要有規律,防止過度疲勞,因為極度疲勞會使血壓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态,适當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改善神經、血管的調節功能,加速血液循環,減少直立性低血壓的發作,老年人鍛煉應根據環境條件和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運動項目,如太極拳、散步、健身操等。
5.調整飲食
每餐不宜吃得過飽,因為太飽會使回流心髒的血液相對減少;低血壓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飲些淡鹽開水,或吃稍鹹的飲食以增加飲水量,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适量飲茶,因茶中的咖啡因能興奮呼吸中樞及心血管系統;适量飲酒(葡萄酒最好,或飲适量啤酒,不宜飲烈性白酒),可使交感神經興奮,加快血流,促進心髒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中醫論治
一、氣虛陽虛
氣虛可見面色晃白,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甚則暈厥。陽虛除氣虛症狀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脈沉緩或遲而無力,舌質胖淡舌苔白。
1、心氣虛,除上述氣虛症狀外,再加心悸、氣短、胸悶等。方可選獨參湯加減。經驗方:人參,蓮子各3錢,冰糖一兩隔水炖熟,吃蓮肉喝湯。
2、脾虛或中氣下陷,兼有納少,腹脹,便溏,氣短,乏力等。方可選補中益氣湯。
3、腎陽虛有身寒肢冷,動則氣短,或五更瀉等。方可選保元湯,真武湯,四逆湯,金匮腎氣丸,右歸丸加減。經驗方:人參2錢(嚼服),黃精一兩,枸杞三錢,肉桂一錢,甘草一錢,水煎服,每日劑。
二、氣陰兩虛
除上述氣虛症狀以外,尚有陰虛表現。如口幹、五心煩熱、便秘、尿少、乏力,舌紅苔少脈弦細等症狀。
1、心氣陰兩虛可見心悸、氣短、胸悶等。常用生脈飲,炙甘草湯。經驗方:黃耆五錢、黨參四錢、麥冬三錢、五味子二錢、柴胡一錢,水煎後一日分三次服用。(有發炎疾病、火氣大、口苦、煩躁、失眠,屬實症,非氣陰兩虛者,不宜服用此方。)
2、腎陰陽兩虛,常有:頭暈、眼花、耳嗚、耳聾、腰酸、腿軟、神疲、健忘等症狀。方可用五子衍宗丸,金匮腎氣丸等加減。
三、診治參考
有些報導,辨證時,屬氣血雙虧,用八珍湯、十全大補、人參養榮湯氣虛痰厥頭痛:用半夏天麻白術湯。脾陽虛痰飲作眩:用苓桂術甘湯。
低血壓的預防保健事項
不管是患有低血壓還是高血壓都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不利的影響,血壓偏低或者偏高都是有影響的,那麼低血壓患者的預防保健措施是什麼呢!所以針對大家的疑問今天我們的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于正常的狀态。低血壓由于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髒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高血壓的标準世界衛生組織也有明确規定,但低血壓的診斷尚無統一标準,一般認為成年人肢動脈血壓低于12/8 kpa(90/60 mmhg)即為低血壓。
預防事項
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培養開朗的個性,及足夠的睡眠。所以低血壓的患者,應過規律的生活。
低血壓患者入浴時,要小心防範突然起立而暈倒,泡溫泉也盡量縮短時間。
對血管擴張劑,鎮靜降壓藥等慎用。
有直立性低血壓的人
可以穿彈性襪。夜間起床小便或早晨起床之前先宜活動四肢,或伸一下懶腰,這樣活動片刻之後再慢慢起床,千萬不要一醒來就猛然起床,以預防短暫性大腦缺血。也可以在站立之前,先閉合雙眼,頸前屈到最大限度,而後慢慢站立起來,持續約10一15秒鐘後再走動,即可達到預防直立性低血壓的目的。
晚上睡覺将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加強營養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雞蛋魚乳酪牛奶等,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
保健食品
低血壓飲食宜:葷素搭配。桂圓、蓮子、大棗、桑椹等,具有健神補腦之功,宜經常食用,增強體質;由失血及月經過多引起的低血壓,應注意進食提供造血原料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質、銅、鐵元素的食物——肝類、魚類、奶類、蛋類、豆類以及含鐵多的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糾正貧血。
低血壓病人宜選擇高鈉(食鹽每日宜12-15克)、高膽固醇的飲食,如動物腦、肝、蛋黃、奶油、魚子等,使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也随之增加,動脈緊張度增強,血壓将随之上升。
忌食生冷及寒涼、破氣食物,如菠菜、蘿蔔、芹菜、冷飲等。千萬不要吃玉米等類降血壓食物!
結語:通過上面的介紹,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低血壓的危害到底有哪些了吧,低血壓的危害是我們都知道但是并不清楚的,對于很多的老人、孕婦而言不可輕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需要合适的保健措施,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