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日常飲食不要忽略營養的合理搭配

日常飲食不要忽略營養的合理搭配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9 07:29:39

  經過漫長而炎熱的夏季,身體能量消耗大而進食較少,因而在氣溫漸低的秋天,就有必要調補一下身體,也為寒冬的到來蓄好能量。

  現代生活中,桶裝飲水機無論在家庭還是辦公、公共場所都非常普遍。然而,當你享受着飲水機帶來的飲水便利時,有沒想過:這台飲水機自從放在這以後再也沒有“洗臉”、“洗澡”,此時底座上已經滿布青苔?你還知不知道:如果三個月不清洗,所謂密閉的飲水機也會大量繁殖病毒和細菌?專家提醒,飲水機看似讓人喝上好品質的水,實則“二次污染”現象很嚴重。

  飲水機應定時清洗,目前,廣州高校已經開展“清洗飲水機”活動,然而還有很多公司和個人對此不甚重視。為此,從醫學衛生角度,一層層揭開飲水機清洗“盲區”。

  營養專家:“我從不敢喝辦公室飲水機的水”

  市面上的桶裝水質量有差齊,但無論桶裝水質量如何,假如不給飲水機“搞衛生”,結果隻有一個——水質糟糕,飲用後很可能引起多種疾患。

  關注食品的安全與健康。以前我也不懂得飲水機需要清洗,但在搜集很多材料,對桶裝飲水機逐漸了解後,我的做法就是:自家的飲水機經常‘洗澡’,去上班自己帶水,從來不敢在辦公室喝水,因為印象中我們辦公室的飲水機從來沒有清洗過。

  曾晶表示,其實并非她所在單位的後勤清潔人員偷懶,而是人們普遍沒有清潔飲水機的概念。

  幾乎所有公司、單位、寫字樓、商場的飲水機清洗都是一個“盲區”。“有幾次我有意識地看人家換水,結果水桶一擡,就看到底座上已經長出了青苔。飲水機就像中央空調一樣,雖然天天被使用,但沒有多少人會意識到它們如果長期不打掃,可能給人體帶來健康隐患。”

  專家支招:市民可自行清洗飲水機

  “市民可以考慮自己在家清洗飲水機,特别要清洗出水接口和水桶的底盤以及内膽。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消毒液進行清洗,消毒液在某些專業市場或網上有賣,例如對付水垢可以選擇酸性洗滌劑;另外一種是用濃檸檬水清洗。不管用哪種清潔劑,使用後都要用潔淨的桶裝水沖洗飲水機,直至消毒藥水殘留物被洗幹淨。”曾晶主任介紹。

  家庭個人清洗飲水機步驟分為:切斷飲水機電源;從出水口将飲水機内餘水排盡;清洗飲水機外部和底座接口;将專用清洗消毒液倒入貯水罐;10分鐘後,開啟紅、綠放水龍頭直至消毒液放完;旋開機器背部或底部放水閥将飲水機内的消毒液排盡;用開水或純淨水反複沖洗幾次,直至完全無味;擰緊放水閥,消毒滅菌操作程序完成。

  同時,專家還提醒,已開封的桶裝水放置超過15天最好不要再飲用,因為長久暴露也會導緻雜質、細菌叢生。

  冷熱水膽3月不洗 大量繁殖細菌病毒

  據有關國家環境衛生監測部門檢測顯示,桶裝飲水機内的冷熱水膽3個月不洗就會大量繁殖細菌和病毒,如大腸菌群、糞鍊球菌、雙歧杆菌屬、腸道病毒、大腸杆菌噬菌體、沙門氏菌屬、葡萄球菌屬、副溶血弧菌等。此外,還有水生的真菌、放線菌和紅線蟲沉澱殘渣、重金屬甚至孽生紅蟲,這些都能在長期不清潔的飲水機中滋生。

  飲水機利用空氣壓力的原理運行,空氣中含有的細菌、灰塵和其他有害物質均有可能通過透氣孔進入飲水機内部。同時,飲水機内的儲水膽、底座或冷熱水管中都會反複沉澱水中所含的雜質。此外對水進行反複加熱,也會導緻水垢不斷加深變厚。

  飲用“污染水”易生病

  曾晶說,不斷繁殖的細菌飲用後可能引發多種疾患,包括消化、泌尿、神經系統等。

  除了細菌之外,飲水機長期不洗容易産生水垢,對水垢千萬不能小視。因為廣州地處熱帶,人體水分蒸發快,尿道結石發病率相當高,喝水時如果經常喝下水垢顆粒,會刺激腎結石、尿道結石的發作。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現在飲水機的熱膽材質都号稱采用不鏽鋼做成,但實際上為了達到耐腐蝕的目的,很多熱膽都添加臬的成分。臬屬于重金屬,如果長時間加熱,溶于水則可能産生毒性。此外熱膽可以制造硝酸鹽,長時間加熱後,硝酸鹽遇到含鐵、鋁等的水,就會變亞硝酸鹽,有緻癌風險。

  環保公司上門服務三注意

  現在市場上有非常多的環保科技公司提供飲水機清洗服務,如果自己難以操作,可考慮每間隔三個月便請其上門服務。但值得注意的是,環保公司林立,市民在選擇過程中應留意考察以下環節:

  專業清洗過程分很多步驟:清洗、消毒、滅菌、除水垢和雜質,隻有全部做到,才能保障清潔幹淨、徹底。

  擁有健康證和專業證:清洗員工必須經培訓上崗,服務時可要求其出示雙證(健康證、上崗證)。

  完善的服務體系:不少公司會采用電腦系統管理顧客檔案,按時間主動聯系顧客,安排上門清洗時間,幫助提醒清洗時間和次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