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你是不是辦了健身卡卻沒去過幾次,剛買回來的美容儀也已經成了閑置?有沒有發覺,這些生活中的安慰劑正在無時無刻地影響着你?
微博上,那些“情感導師”一直教你“如何做一個好女孩”,你的生活中,最近運氣不好,是不是都是水逆的錯?或者隻是因為星座不合?
這一年,你信過哪些安慰劑呢?
1
健身攻略:掏出手機先查卡路裡:“可以吃,給我來10克。”
健身軟件種類繁多,大緻功效都是一樣的:飲食管理,運動推薦,勵志經驗。一開始我迷信飲食記錄這個方法的,每當室友拿着零食問我來不來一口,我就先大喝一聲:“慢!”然後掏出手機查詢食物的卡路裡,精心計算後微笑回複:“可以吃,給我來10克。”
某天,我起晚了!索性大嚼了一頓早午飯,吃完飯突然有點想吃甜筒,翻出手機看了看,哎呀,這頓飯可以連午飯的卡路裡一起算啊,加個甜筒綽綽有餘!
懷揣着這樣的迷之自信,我被食物塞滿的大腦完全沒有留意到,這意味着我這一天隻有這一頓飯來對抗剩下的十多個小時。
晚八點的課堂上,饑腸辘辘的我深刻體會到了何為坐立不安,看似專注地盯着老師,心裡卻全是蓋澆飯和烤冷面,終于在聽到“下課”的一瞬間,動若脫兔百米狂奔沖向食堂。空虛的胃得到了滿足,心情卻灰暗下去,陷入自我譴責的深淵……那些攻略真的有用嗎?說到底,管住嘴,邁開腿真的好難!
@文/姜欣
2
素食主義:每次夜宵回來,第二天三餐狂吃素,把自己喂得像小白兔,然後接着胡吃海喝
2016年中國人健康大數據發布,影響國人健康的頭号疾病:血脂異常、超重、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占比最大,且這些印象裡的“中老年”病的患病人群日益年輕化。這個事實讓正忙着享受年輕福利的我和小夥伴們愈發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況。
随便搜索一下“如何生活得健康”,建議最多的莫過于注意飲食、作息和鍛煉。話說得容易,但是細看每一條要做到都很不容易。多鍛煉?天知道有點空閑多想躺着。早點睡?夜晚12點生活才剛開始。想來想去,相對可行性的建議就是做好飲食管理了。
飲食方面确實大有文章可做。根據營養專家的建議,健康生活的飲食應該是既新鮮自然又清淡營養,具體操作起來應該是少鹽少油低糖低脂等等,還有營養師發微博說自己從來不吃外賣,并建議我們年輕人自己做飯最健康。真是無知者無畏,了解一圈下來,連吃都不會了。
可每天自己做飯太不現實,于是很多年輕人為自己的胃選擇了個健康的巧法兒——盡量多吃素。
素食在近些年來已經成為席卷全球的生活風尚,它像一帖速效無害的膏藥。于是,繼熬夜貼面膜,啤酒加枸杞之後,胡吃海喝之後吃幾天素成了年輕人的新時尚,戲稱為“齋戒”。
這樣的确有明顯的效果嗎?我和周圍幾個間歇性、尤其是大餐過後趕緊吃幾頓素的朋友聊了聊。他們平日多愛吃火鍋、烤串之類食物,每次夜宵回來都會在第二天三餐狂吃素,把自己喂得像小白兔一樣,然後接着胡吃海喝。
身體是否變得更健康?最明顯的是心情通常會大好,對吃夜宵的負疚感完全被消解掉,與其說帶來什麼具體器質性改善,吃素對他們來說更多是一種“心理安慰”,“就像吃完辣的趕緊喝幾罐涼茶一樣”。
除了真正的素食主義者,懷着減肥或讓自己變得更健康,心情更好等實用目的而專門吃素的年輕人,與其說生活因為吃幾頓素食發生多大改變,倒不如說買的更多是心理安。“就像你吃健康零食一樣,雖然價格更高,一看标注的健康成分和健康烹饪,你就沒那麼擔心自己會因為飲食問題出什麼事,就圖個心安。”
@文 / 言蹊
3
美妝黑科技:明天早上起來是一個重生的閃光少女
“提取自北歐深海三文魚”、“精華膠囊立即釋放密集修護力,直達肌底,強韌透亮”、“逆時撫痕,為肌膚緊塑微結構網”…… 說真的,每次聽到這些詞我都忍不住想笑,不看還以為是科技革命又爆發了呢,一看,哇!原來是“舒顔撫紋精粹乳”、“緊緻小臉精華液”、“肌底修護塑顔霜”的最新廣告力作。
如今不隻有廣告,還有明星帶貨,美妝博主的試用報告,海淘代購的“吐血”推薦,天天像“行走的種草機”,勢必要在你心裡種草種出一片草原。無論是“油皮親媽”的爽膚水,還是“敏感肌閉眼入”的十全大補面膜,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的。
護膚品真的有用嗎,還是商家的噱頭?當你小心翼翼地用滴管提取抗氧化精華,用手心捂熱再糊到臉上時,腦海裡會不會劃過這樣一句疑問。請聽來自知乎網友的一條回答:
“啥叫護膚沒用?北方一個冬天你抹油抹半邊臉做個測試試試看?南方一個夏天你抹半邊防曬霜試試看?35歲以後1000元以上一瓶的抗衰老精華擦半邊臉一年試試看?要是一張臉如此看不出區别,我立馬把我所有的護膚品吃了。”
請再聽一位來自國際品牌專櫃銷售的回答:“賣了這麼多産品,背誦新的配方,學習新的推銷技巧。雖然我總是告訴消費者:這個産品含有什麼成分,我們又發現了什麼最新科技,可是這麼多年下來,我用的隻有一瓶高保濕面霜,沒有抗老,沒有美白,沒有縮小毛孔和任何平時廣告裡所說的功效。護膚保養這件事,就是一個坑。”
可見,這個問題真是見仁見智了。市面上的護膚品廣告總會讓人産生一種想象:我隻要堅持用,未來肯定比同齡人年輕!就像薛定谔的貓,在未來沒有到來之前,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是會顯得更年輕,還是該咋咋地。
盡管大家都知道自己勢必會老去,可都想老得慢一點,再慢一點。所以,根本不是相不相信護膚品的問題,而是這種單一的審美不可怕嗎?“過了25歲就開始走下坡路”的言論像魔咒一樣讓人瘋狂恐老。可是青春怎麼留得住?即使保養周到,好到60歲眼角都沒有一絲皺紋,論“少女感”也敵不過十幾歲素面朝天的大笑啊。
有人嘲諷:買這些亂七八糟的瓶瓶罐罐是在上交智商稅。我倒是覺得何必這麼刻薄呢?身邊的小仙女們每當拆開一個新的護膚品試用,都滿心期待明天早上起來是一個重生的閃光少女——還能有這樣的天真和喜悅也不算白花錢了哇。
文 / 戴眼鏡的貓頭鷹
4
星座不合:我一個堂堂大水瓶,還能讓人搞清楚我在幹嗎了?
不難發現,我們這一代越來越愛談論“星座”,甚至已經習慣于用它分析一些可能遇到的生活問題。在豆瓣搜索“星座”小組,結果就有将近2800個,其中十幾個人數超過十萬。即使我們隻取一個比較低的數值5000,再去掉一些重複用戶,僅豆瓣一個平台上,關注“星座”的人數就超過一千萬了。
我們再來看看人數最多的幾個“星座小組”是做什麼的:占星與瑪法達星座運勢、星座奇緣、雙魚 巨蟹 天蠍(水象星座)、星座運勢星宿讨論分組、星座情感研究中心……不好意思,我真是來分析問題的,可當我看到這些組名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水象星座為什麼排在這麼靠前的位置?果然都是戲精啊”。
記得當年我暗戀一個天秤座女孩。那會我不太了解星座,但苦于思考了很久“咋樣才能把她追到手”而無解之後,打開了一個著名星座博主的微博。這可能就是我對星座産生興趣的源泉。
現在想想,或許并不是因為他說得有多準,而是那時候我喜歡一個人,迫切地想要和她在一塊,這種心情讓我下意識向那些暗示趨同了。我心裡希望和那些說法是一樣的,這樣我就真的能追到她了。
當年我研究天秤座的時候,人家說“如果你讓天秤覺得莫名其妙,搞不清你在幹嗎,他就會覺得你有病,想遠離你。”現在看來,簡直是笑話,我堂堂一個大水瓶,還能讓人搞清楚我在幹嗎了?我和那個女孩最後沒成,一定是因為我倆星座不合。這麼想想,誰說星座這東西不靠譜了?最起碼,我能找個理由讓自己精神精神。星座不合而已,有什麼大不了的。
文 / One
5
“水逆”:少壯不努力,老大怪水逆。
自從談了戀愛之後,開始關注“同道大叔”,每天都去刷“十二星座運勢分析”,挑出自己和男朋友的兩個星座,先看愛情運勢,再看事業運勢,畫重點。“這次水逆由6月27日開始,于巨蟹座23°06’逆行,至7月22日巨蟹座13°23’恢複順行。”
自從關注運勢之後,最怕的就是“水逆”二字。沒水逆的時候普通倒黴,水逆的時候特别倒黴,而且身邊一圈的人都跟着倒黴。
水逆:是由于水星運行軌道與地球自轉的黃道角度差而帶來的視覺上的軌迹改變,影響着記憶、溝通、交通、通訊等,會讓相關事宜的進行變得緩慢,甚至在過程中察覺到一些阻礙的原因,讓人感到情緒低落……
盡管這樣,後來還是分手了。沒有了愛情,也就不需要再關注什麼愛情運勢了。自從取關了“同道大叔”,再沒在意過水逆。卻發現生活不需要處處因為貌似“未蔔先知”而小心翼翼。唯一的區别,隻是過去面對發生的意外或者不開心時,歸結于水逆,心裡面比較好釋懷而已。
@文 / 六一
6
好女孩準則:“好女孩”成了“老實人”的近義詞
“成為好女孩的十三條标準”這類文章,會讓你懷疑自己穿越到了2007年,“抽煙、喝酒、紋身,但我依然是好女孩”的标榜早已過時,甚至對這類“格言”的譏諷都陳舊得讓人提不起興趣,今年的标杆人設陡然變成了“壞女孩”——毫不遮掩、無須注釋的“壞女孩”。
年初大熱的《歡樂頌》第二部,乖乖女關雎爾是最缺少觀衆緣的一個——盡管她溫柔、乖巧、善良、内斂、寬容,是符合傳統審美所有标準的“好姑娘”,卻被嫌棄循規蹈矩、心軟保守、沒個性沒原則。
被封為标杆與偶像的安迪和曲筱绡反倒把所謂“壞女孩”的種種特質一網打盡——她們叛逆、自私、冷酷、煙酒不忌。盡管人設被诟病“完美不真實”,但女孩們往往羨慕她們的理智、獨立、無畏,連分手的姿态都如此利落,絕不心軟。
日劇《失戀巧克力職人》裡面的紗繪子也許是最标準的“綠茶”,對“備胎”欲擒故縱整整十年,對心理操縱和穿衣打扮頗有心得;暗戀男主角的熏則覺得刻意讨人喜歡太可恥,然而自持與恪守似乎沒有獲得happy ending。
于是女性情感大V大呼,“是好女孩人設害了你”,“千萬别在一堆大排檔中充當菌菇湯小清新”。“導師們”諄諄教誨,“好女孩得到一個好字,壞女孩得到剩下的一切”、“好女孩把渣男慣壞了”、“好女孩比壞女孩更容易被生活辜負”。“好女孩”成了“老實人”的近義詞。
然而,被“導師們”曲解為“溫開水”的“好女孩”并非因為安靜腼腆、端莊可親、善解人意而節節敗退。無論是被塑造還是出于膽怯,拒絕表達内心、缺乏理性邏輯、習慣性逃避才是其中症結。
擺脫“溫開水人設”的關鍵不在于獨特的穿搭、刻意的心理操縱或是“同時跟好幾個男生保持暧昧”這類簡單粗暴的“指南”,而是對自己保持誠實。被定義的“好女孩”算不上是獨立聰明的好姑娘,而被定義的“壞女孩”則是語焉不詳的“僞概念”。
文 / 白鹭
節選于《中國青年》第24期生活專題《2017,那些你信過的安慰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