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黑得越來越早,也越來越涼爽,這其實也在提醒大家,秋天已經悄悄來了……
随着秋天的到來,它的氣候特點就是一個大寫加粗體的——燥!
“秋燥”傷人出現
口幹、唇幹、鼻幹、咽幹等症狀,再加上溫差将逐漸加大,從而步入深秋人體很容易遭受各種疾病侵襲!
進入秋天當心5種疾病高發:
1
關節炎
進入秋季,一方面暑濕蒸騰,另一方面又寒意襲人,極易發生外寒内濕的關節痛症。
因此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後不宜立即接觸冷水或用冷水洗澡。
2
皮膚感染
秋季皮膚易被病源寄生蟲和蚊蟲叮咬,出現紅腫且奇癢,搔抓後可繼發細菌感染,出現膿疱瘡(疹)等。
所以被蚊蟲叮咬之後切不可抓搔,可塗抹風油精、清涼油消腫止癢。
3
過敏性疾病
秋季氣候幹燥,空氣中過敏物較多,這也是誘發過敏性鼻炎、過敏咳嗽的病因之一,應避免與過敏原接觸。
另外良好情緒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還要注意改善居室環境,空氣要流通,沒有煙塵污染。
4
肺炎、秋燥
入秋時節,因濕度降低而出現秋燥,而秋燥對人體危害最大的部位是肺部,表現為咽幹口燥、鼻炎鼻癢、便秘等。
飲食方面應少吃辛辣食物,多吃養陰潤肺的食物,如梨、蘿蔔等。
5
感冒
秋季氣候忽熱忽涼,是傷風感冒的多發季節。
因此,要遵循“耐寒鍛煉從初秋開始”的規律,注意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運動鍛煉對增強體質、減少感冒也很有幫助。
6
胃腸道疾病
秋天氣候轉涼,人們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腸功能的負擔加重,導緻胃病的複發。
此類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應當進行體育鍛煉,少吃多餐,定時定量,戒煙禁酒,以增強胃腸的适應力。
秋天養生有五怕
快看看你中了幾個:
1
怕睡的少
暑後入秋,燥熱耗氣傷陰,容易讓人因氣虛而出現四肢無力、神疲懶言。
因此,處暑就該改變晚睡的習慣,盡量争取每天多睡一個小時,提前進入防秋乏的“備戰”狀态。
2
怕腹部受寒
大家都知道寒從腳下生、養生先養腳的道理,卻較少注意到肚臍也很容易受寒。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寒氣最容易穿透彌散。
初秋雖然不冷,但晝夜溫差開始變大,所以夜寝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注意胃部保暖,保護身體陽氣。
3
怕開窗少
初秋氣溫已經轉涼,這時候應該确保室内通風,白天隻要室内溫度不高就不宜開空調,盡量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風滌蕩暑期熱潮留在房内的濕濁之氣。
4
怕貼秋膘
進入初秋,夏天裡比較差的食欲逐漸好轉,人們開始主動或被動地貼秋膘(增肥),以便為應對秋冬的寒冷儲存能量。
但是,剛剛入秋的這段時間,由于經曆夏天的炎熱,此時人的胃腸功能較弱,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加重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
5
怕過量運動
初秋後天氣轉涼,空調房宅了一個夏天,忍不住跑出去運動。适量運動本是好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
但如果過量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是傷身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本該收斂陽氣了,過量運動卻會消耗陽氣。
秋天潤燥止咳食療方
1
貝母秋梨湯:化痰止咳
材料:川貝母粉3克,鴨梨1個,冰糖10克。
做法:将鴨梨洗淨從上三分之一處切開,挖去梨核,使梨呈内空的小碗型,放入蒸碗;
把川貝母粉倒入梨中;把梨上部蓋好,用牙簽固定,在蒸碗中加入少許水和冰糖,隔水蒸約40分鐘即可。
用法:吃梨喝湯,每日1次。
功效:潤燥化痰、清肺止咳。
宜:适合反複咳嗽、久咳不止、肺燥咳嗽有痰或痰少黏滞、氣喘者。
忌:陽虛、脾胃虛寒、有寒痰、濕痰者慎用。
2
五汁飲:潤肺生津
原料:梨1000g,鮮藕500g,鮮麥冬500g,荸荠500g,鮮蘆根100g
做法:
①把原料洗淨,梨和鮮藕切成塊;
②梨、荸荠和藕先榨成汁,然後取麥冬和鮮蘆根煮水;
③将鮮蘆根和麥冬煮好的約50毫升左右的水和水果的鮮榨汁混合在一起,甘美的五汁飲就做好了。
用法:每日一杯,連用一周
功效:甘寒救液,潤肺生津,緩解口渴咽幹症狀。
禁忌:五汁飲中梨的含糖量很高,如果有糖尿病的病人,就要把梨去掉,變成四汁飲。
3
杏梨湯:潤肺止咳
材料:苦杏仁10克,大鴨梨1個,冰糖20克。
做法:
①鴨梨洗淨,不去皮,隻去核,切塊。
②苦杏仁、梨塊一起放入鍋中,加适量水,煮30分鐘,放入冰糖,續煮10分鐘即成。
用法:每日1劑,可分數次飲服。
功效:潤肺止咳。
宜:适合肺燥、肺熱所緻的咳嗽痰少而黏、咳痰不爽、口鼻咽喉幹燥、口渴者。
忌:寒咳、虛咳者及脾胃虛寒、洩瀉者不宜。(注,苦杏仁有小毒,一次用量不宜超過10粒,務必煮熟後食用。)
内容來源:岐黃學社學友會微信公衆号
整理編輯:中西醫結合護理雜志社
通訊員:李玉欣 秦沙沙 孫磊 李金環 王晶晶 董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