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博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
癰證
癰疽,發生于體表、四肢、内髒的急性化膿性疾患,是一種毒瘡。癰發于肌肉,紅腫高大,多屬于陽症,疽發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屬于陰症。癰疽證見局部腫脹、焮熱、疼痛及成膿等。現代醫學解釋其為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細菌感染所緻的化膿性炎,病原菌為葡萄球菌。
内癰疽生于髒腑(如胃脘癰、心癰、肺癰、腸癰等),雖同屬癰證,但在辨證論治上與外癰多有不同。
外癰疽系指發于體表的癰疽。如頸癰、背癰,乳癰。初起無頭,局部紅腫熱痛,界限分明,易腫、易膿、易潰、易斂。。重者可有身熱、口渴、脈數等。
頸癰
頸癰指發于頸的兩側,包括颔下、耳下、颏下等部位的癰證。多見于小兒。其症初起發熱惡寒,頸項強痛,逐漸紅腫高起,四、五天後皮色漸紅,腫痛加劇,即欲成膿,潰後膿盡而愈。頸癰相當于西醫的頸部急性化膿性淋巴結炎。
本病多由風熱,流毒或風濕挾痰等壅結少陽、陽明經絡,或因乳蛾,口疳,齲牙,頭面瘡結而誘發。
頸癰與方劑
清暑疏風散《瘡瘍經驗全書》卷二
組成服法:羌活、防風、荊芥、升麻、甘草、幹葛、蒼術、厚樸、川芎、當歸、白芍、獨活、白芷、桔梗、紫蘇、柴胡、薄荷、薄桂、枳殼、蔓荊子、木香、藁本。上以水2鐘,加生姜7片,蔥白3根,濃煎熱服。随飲好酒,以助藥力,以衣複患上出汗為要,次用圍藥,并服千金托裡散。
功能 主治:風毒頸癰。
鹽花散《聖濟總錄》卷一二三
組成服法:鹽花1兩,白礬(燒令汁盡)1兩。上為細末,以箸頭點在癰上。
功能主治:喉癰,及懸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