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多年前,我上學之前,一直把毛巾稱為“手拂子”。村裡的女孩兒出嫁時,親朋好友都會送臉盆毛巾之類的東西作為禮物,為主人家寫禮簿的老人,會把毛巾寫成“手拂子”、“手幅子”或“手服子”,至于哪個字準确,也沒人知道,反正這幾個字在咱們鎮雄方言中的讀音都差不多,随便寫一個代替就是了。後來上學了,才知道原來咱們所說的“手拂子”,書面語應該叫毛巾。
實際上,把毛巾稱為“手拂子”的地方并不少,比如雲南曲靖、貴州畢節、四川泸州的一些地方,甚至遠在中原的安徽淮北地區和江蘇徐州地區也有,如安徽靈璧、泗縣、江蘇新沂、睢甯、邳縣等地,都把毛巾稱為“手拂子”,淮河兩岸可能有不少地區也應該如此。
雲南據淮北幾千裡地,為什麼都把毛巾稱為手拂子呢?一個準确的答案就是,雲南人的祖上大多是明朝洪武年十四年征讨雲南梁王的明軍将士,這些明軍将士大多來自江淮地區和中原地區的淮河兩岸,于是,這種屬于江淮官話或中原官話的方言,也就帶到了雲貴高原。
實際上,我們村裡的老人将毛巾寫作手拂子、手服子或手幅子,中間這個字寫得都不對,應該寫作“手敷子”,就是敷衍這個敷,因為這是一個古漢語詞彙。
《說文解字》中敷也寫做尃、旉。尃的解釋為:“尃,布也。從寸甫聲。芳無切。”就是說,尃就是布,讀音為“芳無切,就是芳的聲母和無的韻母組合拼出來就是敷的讀音。“史記布作尃。”就是說,史記中的布就寫做尃。“徐廣曰。尃古布字。”徐廣說,尃是古代的布字。《漢書·陳湯傳》,師古曰:“傅,讀曰敷。敷,布也。”就是說,史記.陳湯傳中,師古說:傅讀敷,敷就是布。也就是說,在古代布也寫作敷、尃、傅。
因此,雲貴方言和淮北方言中,人們把毛巾稱為“手fu子”,應該寫作“手敷子”,也就是拿在手上的一塊布。這就說明,在古代,是沒有毛巾這個東西的,人們洗臉用的隻是一塊布,因為古代根本就沒有織造毛巾的技術,毛巾隻是一種現代産品,毛巾這個名詞也是一個現代漢語名詞。手敷子,則是古代中原人對洗臉布的統稱。隻是這個稱呼随着漢語的發展變化,大多數地區都被毛巾替代了,隻有少部分地區保留了這個古老的稱呼。
由于受到普通話的影響,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再把毛巾稱為手敷衍子了。或許再過十年二十年,人們再也聽不到手敷子這個方言詞彙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