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2:09:52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專訪劉同我在未來等你的)1

作者 / 靈樨

對于劉同來說,成為作家、影視制片人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許是謙虛,劉同在回憶起自己的成長經曆時,提到最多的一個字就是“差”。 他是自我認知的“差生”,毫不掩飾自己曾經的“差”,這很難想象是從一個自卑者的口中說出的,若不是内心非常強大和自信,他很難直面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談起“差”時談笑風生。 劉同坦言,是寫作治愈了他的自卑,“寫作讓我慢慢學會表達自己,會自信一點。 ”

根據劉同的回憶,他是以倒數的成績考入湖南師大中文系的,正因為自己“一無所長”,隻有寫作被老師表揚過,于是他便開始寫日記和投稿。 大學四年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雖然時常被退稿,但臨近畢業之際,他卻成為了同屆學生中發表文章最多的人。

三十一歲,是劉同人生的轉折點。 在這一年,堅持習作的他終于憑借新書《誰的青春不迷茫》一炮而紅,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他先後出版了《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向着光亮那方》、《我在未來等你》、《别做那隻迷途的候鳥》等書,躍升成為當當第五屆影響力作家榜小說作家榜第一名。 2016年,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上映,劉同多了“制片人“的身份。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專訪劉同我在未來等你的)2

2019年9月,他的新劇《我在未來等你》也如約而至,在9月18日骨朵電視劇熱度指數排行榜中榮登榜首之位,主演費啟鳴的熱度也一路攀升。

《我在未來等你》凝聚了劉同三年的心血,在與 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 記者對話的過程中,劉同坦率地表示,若不是熱度攀升到了第一,他會以為自己的心血白費了,以後可能就不想再做劇了,因為這一次他真的很用心。 “人這一生隻能做一件自己不留遺憾卻不被别人認可的事。 ”《我在未來等你》目前的成績是令劉同滿意的,不枉費他“三年磨一劍”的堅持和“破釜沉舟”的勇氣。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專訪劉同我在未來等你的)3

由一本日記引發的靈感萌芽

正如劉同作家的職業生涯一樣,《我在未來等你》的創作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熱愛寫作卻遲遲未有回報的劉同在三十歲那年遇到了自己的伯樂,當時出版社的老師得知劉同具有寫日記的習慣,于是提議将劉同十年來的日記發表出書。 對此,劉同并不自信,甚至看到之前寫過的文字倍感矯情。 “我覺得這些文章放出來一定會有辱師大師門。 ”劉同開玩笑地說。

但出版社的老師卻語重心長: “你當然可以删掉這些文字,但删掉并不代表你不是那樣的人,而是你不想承認過去的你是那樣的人。 ”出版社老師的話點醒了劉同,于是在商議之下,劉同決定在每篇日記的後面寫下現在的自己的感受,通過文字的方式與過去的自己對話。 站在現在的角度看過去的自己,讓劉同有了諸多感觸,也讓劉同産生了寫故事的想法。 “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我真的遇到了以前的我,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空裡,他會聽我的嗎,我會和他聊什麼呢,這就是《我在未來等你》的核心。 ”雖然産生了這個想法,但是具體的實施卻是在2017年,經過了多年的沉澱,劉同終于将這個故事呈現了出來。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專訪劉同我在未來等你的)4

摘自《誰的青春不迷茫》

談及《我在未來等你》的項目創作,劉同表示每一個環節都困難重重。

首先是 立項 。由于光線副總裁的身份,他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如果要做自己的電視劇就無法兼顧公司的其他項目,便無法為公司創造利潤,因此起初光線的老闆是不支持他做這部劇的。“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的劉同于是自己找到了磨鐵和愛奇藝,并且順利地拿下了兩份合約,這才迫使老闆同意劉同去做《我在未來等你》這個項目。

在電視劇立項之時,劉同的小說還沒有開始動筆,因此這也是《我在未來等你》與其他的IP改編劇截然不同之處,因為這個項目的小說和劇集是同步進行的。 “我基本是這樣的,白天帶着編劇寫劇本,晚上我開始寫小說,最後小說寫完,我要去宣傳的時候,電視劇已經在改最後一稿的劇本了。 ”劉同表示,這樣的形式和效率在目前的電視劇市場上是沒有的,而這也是這部劇的挑戰和難點。

對待《我在未來等你》,劉同如養育孩子般用心,他也表示,隻有用心的劇才能真正打動觀衆,達到“共情”的作用。 因此在劇集的很多細節方面,劉同都親力親為,從人物的起名到劇本的細節再到音樂的編制,每一處都需要耗費巨大的心力,這也是該劇孕育三年的主要原因。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專訪劉同我在未來等你的)5

在 劇本 方面,劉同表示每一句台詞都是和編劇們分角色表演之後确定的,如果有奇怪的地方就馬上換一句話來表達,直到找到最合适的,這樣的方法也能快速地糾正台詞的症結。此外,劉同還透露,當劇本改到第二稿的時候,他們曾請劇本醫生來提意見,但是反饋卻非常不好,甚至差點推翻重來。本來都打算放棄了,但是劉同決定破釜沉舟一次,硬着頭皮将這部劇做完,于是找到了導演薛淩。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專訪劉同我在未來等你的)6

“薛淩非常知道我們要怎麼去做這部劇,他能夠用導演的視角非常準确地拿捏和表述,我們的進程在他的推動下變得很快。 ”在劉同看來,《我在未來等你》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與薛淩的加入密不可分,一個優秀的合作夥伴是至關重要的。

再說起劇中的 音樂 ,劉同非常強調青春劇中音樂的重要性。“在我看來,中國的青春劇和日韓相比的差别在于,中國似乎沒有那麼重視音樂。”劉同如是說。他表示,在《我在未來等你》中有12首原創音樂,是他找了12名歌手完成的,劇組還專門針對劇情寫了48個OST(原始聲音軌道),專門邀請愛樂國際首席樂團17名樂手實錄而成,甚至還買了二三十首老歌的版權,每首版權費都在二三十萬左右,也就是說,該劇光在音樂方面就花了将近千萬元的成本,足見劉同的用心與重視。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專訪劉同我在未來等你的)7

音樂無法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但卻可以錦上添花,在《我在未來等你》裡,原創音樂總是能夠恰到好處地渲染劇中人物的情緒,觀衆們紛紛表示,在音樂的帶動下,這部劇也太好“哭”了。 在微博、彈幕等渠道中,觀衆們對音樂的反饋讓劉同倍感欣慰,他還興奮地拿起手機親自給記者翻看網上的評價,隻要觀衆們“懂”他的良苦用心,主創們的努力就沒有白費。

最後, 過審 也是硬核。對于審查意見,劉同表示絕對的認同與接受,他非常贊同廣電總局對于青春劇的嚴格審查,因為這确實對于引導青少年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比如起外号,我們把劇中所有的外号都改了,因為起外号這件事确實影響不好,也容易讓看我們這部劇的小朋友學壞。”另外,劉同還表達了對“穿越”的理解,“現在不讓拍穿越劇是因為大家總想改變曆史,而我們這部劇是遇見以前的自己,與自己進行一次深刻的對話,和穿越沒關系。”所以電視劇中,郝回歸是一場夢境展開的對話,而在小說裡則是通過日記文字的形式展開的對話,因此在審查方面并沒有遇到太多的困難。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專訪劉同我在未來等你的)8

拉康在“鏡像理論”中提出,自我的确立源于鏡子的影像。 《我在未來等你》中,郝回歸通過“對話”的方式與曾經的自己劉大志交流,劉大志就相當于郝回歸的“鏡像”,通過對“鏡像中自己”的觀察來重新确立自我。

與當下市場中的青春劇不同的是,“野心勃勃”的劉同并不甘于書寫一個愛情或青春的小故事,他更想要表現“一代人”的成長。 劉大志、王微笑、丁珰、陳小武都是那個年代某一類人或家庭的縮影,而郝回歸也通過“成年人的視角”來嘗試理解當年的自己,陪伴17歲的自己經曆挫折與成長。 在劉同看來,郝回歸和劉大志是互相影響和改變的,其實“遇見”隻是方式,但重要的是在這兩個相隔二十年的心靈碰撞之中,“我”會漸漸發現,“我”現在的生活過得不好并不是“當年的我”做錯了,而是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丢棄了很多東西,我的初心變了,所以這個過程是找回初心的過程。 而當“我”又回到了現在,“我”的生活沒有發生改變,不同的是,“我”的心态變了,看問題的角度變了。 這是劉同想要向觀衆們傳達的主題和内涵,也是這部青春劇區别于其他青春劇的深度和廣度。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專訪劉同我在未來等你的)3

市場一直呼喚原創青春劇的輸出

雖然劉同的作品都是有其小說基礎的,但他仍然支持原創劇本、支持原創青春劇。 事實上,劉同的小說和其他專注寫青春文學的作家所創作出來的作品有本質的差别,他的作品大多數是以散文和日記的形式呈現,很少有完整的、跌宕起伏的故事。

就像《誰的青春不迷茫》僅僅是采用了“如何找到自我”的内核,與書上的内容關聯不大。 而《我在未來等你》的小說和劇本是同時創作的,更不應該以“改編劇”的眼光來看待它。 因此,劉同的作品與其說是IP劇,不如說是原創劇。 包括劉同如今正在籌備的職場劇,雖然有他曾寫過的職場書做基礎,但職場書上大部分都是幹貨内容,沒有故事情節,因此劇本也需要重新創作。 劉同也坦言,“職場書與職場劇的初心是一樣的,我隻是用了我想要表達的觀點,隻是用不同的題材去表達而已。 ”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專訪劉同我在未來等你的)10

相比作家,劉同對傳媒和影視更感興趣,當年他從大學辭職來到北京,也是因為想要從事影視傳媒相關的行業。 談起目前影視市場中的IP劇,劉同非常客觀地表示,IP改編相比原創劇本來說是簡單的,因為已經有了故事的核心,但絕大多數的IP劇都沒有原著好,這是因為當作者把版權賣給了制片人和投資方以後,他就失去了話語權。 導演、編劇、制片人可以随意地改編,但是每一次改編的過程都是損耗。 但是,作為光線影業的副總裁,他并沒有這個擔心,“因為在光線任職,所以相比其他作者可能更具有話語權,我會參與到每一處的創作,每句台詞、導演的選擇、演員的選擇我都有參與,所以我的改編是沒有損耗的。 ”除此之外,劉同還表示,“我的改編實際上是為了彌補我小說的不足,我覺得我做的電視劇會比小說更好。 ”

對于市場上原創劇集和改編劇集的數量不平衡,劉同也表示非常無奈,“我覺得關鍵在于市場願意給創作者多少時間”。 不管日韓還是歐美還是國産劇,如果創作者沒有足夠的時間打磨作品,那永遠無法制作出來讓觀衆們和自己滿意的成果。 就拿《我在未來等你》舉例,劉同前後耗費了三年的時間,若不是他在光線的工作和地位,很難有人願意等他三年,而且是制作一個市場上似乎已經很成熟并且看起來很難成為爆款的題材。

時間是一個創作者的積澱,靈感的沉澱需要時間,将靈感通過物化的方式進行藝術傳達也需要時間。 但是在這個商業化占據主導地位的時代下,許多投資方更願意花費三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去做一個短平快卻能産生巨大收益的内容,而很難有耐心去等待一個耗時耗力卻結果未知的作品。 在此,劉同雖然總是開玩笑地表示,由于做了《我在未來等你》這部劇,他幾乎每天都會被老闆“罵”,但同時他也非常感激光線給了他時間去實現自己的堅持。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專訪劉同我在未來等你的)11

在談及《我在未來等你》的創意時,劉同并不認為這部劇是以創意取勝的,他更願意觀衆們看到這部劇的制作用心。 一部優秀的電視劇作品必然是内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市場需要高概念,這會吸引觀衆的注意力,但内容也很重要,因為吸引别人的注意和讓别人不放棄你同樣重要,隻是現在很少有人能相信自己可以做出一個走心的東西。 ”

對于成功,不僅是劉同,任何人都沒有一個明确的概念,但在劉同看來,你的走心别人一定會看得到,就像他創作的那本書的名字一樣《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專訪劉同我在未來等你的)3

心思敏感與犀利

直接能有效減 少溝通成本

在職場中,溝通和人際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相信大多數人喜歡劉同也是因為他的高情商。

不過,在《職來職往》中,劉同卻總是以犀利的言辭評價應聘者,這似乎與我們傳統認知的高情商背道而馳。 對于劉同來說,“直接表達”反而是高情商的一種表現。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專訪劉同我在未來等你的)13

從自卑到犀利,這個過程的轉變倒像是一種“自暴自棄”。 劉同回憶稱,自卑是從他參加工作之除開始的,自卑的産生是因為比較,是因為不如别人而産生的心理投射。 當時他在衛視做主編,24歲的他就要承擔着管理團隊的重任,而手下的人都比他年長。 所以在最初的時候,他選擇了壓抑自己的性格,遇到問題也不敢說話,但是他卻發現了更嚴重的問題,因為他的團隊隻是表面和諧,實際上裂痕越來越大。

為了修複這個裂痕,他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将心裡的話全部講出來,有問題擺在明面上去解決。 “反正我知道你不喜歡我,我也不需要你喜歡我,所以我就變得非常直接。 ”這就好比最近非常流行的一句話,“我就喜歡你看不爽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 ”劉同就是在享受這樣的過程。

當然,直接的說話方式并不是不經過大腦的思考而肆意得罪别人,而是讓雙方直面問題以利于溝通和解決問題,這就是劉同所說的“高情商”。

關于劉同追夢的三分鐘演講稿(專訪劉同我在未來等你的)14

舉例來講,就好比在拍攝《我在未來等你》之前,雖然李光潔答應出演這部劇裡的郝回歸一角,但劉同仍然有許多擔憂和顧慮。 畢竟,整部劇的創作團隊裡,隻有李光潔一個人是資曆老咖,其他全都是新人。 他非常擔心李光潔會不信任這個團隊,會不喜歡這個團隊,會在現場“指手畫腳”而篡改劇本和為難其他演員,因為一旦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我在未來等你》便會徹底垮掉。

于是,帶着種種困惑和擔憂的劉同專門在開機前面見李光潔先生,甚至由于害怕的内心而幹了一杯長島冰茶和純威士忌。 随後,借着酒勁兒,劉同開門見山地表達了自己所有的擔心。 這讓早已準備好寒暄開場的李光潔徹底愣住,但是好在,李光潔打消了劉同的顧慮,并且在現場拍攝的過程中非常用心和全心全意地幫助和配合拍攝,這或許也是得益于劉同的真誠與直接。

整整一個小時的聊天,讓記者徹底被劉同身上獨特的魅力所吸引,他做事情的堅持、他永不服輸的個性、他在困難面前絕不屈服的隐忍,這似乎是北漂多年的曆練和沉澱讓他擁有了這些難得的品質。

而他也表示,在光線的工作是他能夠擁有這些成就的起點和動因。 如果沒有光線的工作,這很難支撐他去完成寫作,因為職場的曆練是他的創作源泉。 而與此同時,作家的身份也讓他在職場中獲得了更多的尊重,擁有了更多的機會,還獲得了拍攝影視劇的權利,讓他擁有了制片人的頭銜。 一切都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他不曾預想過成功,也不知如何定義成功,卻始終擁有一顆向往成功并努力成功的内心。

正是這份熱血和堅持,督促着劉同不斷前進、永不停歇,在他的作品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角色的成長,也看到了劉同的成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