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京都,下一站是奈良,它是日本曆史上的第一個國都。曆史上著名的鑒真東渡,來的就是這裡,法師創建的寺院,至今保存完好。此外,在奈良還能欣賞到世界最大的木結構建築。

京都到奈良42公裡,隻有普通火車,運行53分鐘。這段旅途中,我曾2次下車,參觀天皇陵,下面會單獨講到。在火車站等待發車時,上網預定了奈良的住宿。這次日本之行的所有住宿,我都選擇靠近車站的旅館,下火車後走不了多遠,就能入住,特别方便。

在奈良下榻的,是幾乎與車站聯為一體的JR奈良站超級酒店,從火車車廂門走到客房房間門,隻需1分30秒(日本火車站和地鐵站均無安檢),每晚收費6250日元,約合人民币340元,包括早餐和泡溫泉。旅館服務周到自不必說,房間設備也很棒,甚至還有加濕器和空氣淨化器。

既然房費裡包括溫泉,入住後先去享受了一下。日本溫泉數量極多,人們普遍喜愛。電影《非誠勿擾》裡有好幾個鏡頭,對此進行了展示。環境一流的溫泉旅館,一家三口,包含住宿、晚餐、早餐等需要5.5萬日元(也有便宜的),約合2300元人民币,以服務、環境、設施而論,這個價格其實不算貴。在國内,我們一家人去過數個溫泉酒店,通常花費1500元左右,但基本上都是設施一流、環境二流、服務三流。
剛才說到,奈良是日本的發祥地,這一帶古迹特别多——市區東側有座若草山,山腳下是興福寺,然後是東大寺和春日大社。城市西側,是平城京遺址,附近還有唐招提寺,以及數座天皇的陵寝。一東一西兩處古迹群,一天時間剛好夠用。
泡完溫泉,我首先去的是平城京遺址。這座城是模仿我國唐朝宮廷建的。看它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日本曆史——第一個是繩紋時代,第二個是彌生時代,此時咱們是漢朝。在這階段,“倭奴”來我國朝賀,皇帝還賜了個印。但是,在這兩個時代,日本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
首次出現國家,是彌生時代之後的邪馬台國,國都就在今天的奈良。緊接着,公元3世紀,又出現大和國,國都開始也在奈良,後來搬到大阪(當時叫難波),再後來又搬到橿原,大和國用了兩三百年,将日本統一起來。在這個過程中,還出現了一位女天皇,她将國都從橿原搬回奈良,并按照我國的長安,修建了奈良城,當時叫平城京——後人将這段曆史叫奈良時代。曆史上有名的鑒真東渡,就發生在這個時期。
不過,奈良時代的壽命不長,總共隻有84年,之後,首都搬到京都,當時叫平安京。所以,奈良時代之後的一段曆史,叫平安時代。平安時代曆經将近400年,最終被武士篡權,日本由此進入将軍掌權的幕府時期。第一個幕府,就是源賴朝的鐮倉幕府,曆時100多年。之後是室町時代,曆時240年,前半截是南北朝,後半截是戰國。再次統一日本的,是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這個時期叫安土桃山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卻隻存在了30年,就被德川家康改朝換代了。德川創造的是江戶幕府,這個時期叫德川時代,曆時260多年,由于與西方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被國人推下曆史舞台,将權利還給天皇——明治天皇,明治維新開始後,日本逐漸強大。您看,日本曆史簡單吧,三言兩語就說完了。
平城京遺址大都已經變成農田,城内北部是平城宮遺址,宮殿遺址的大門,是複建的朱雀門,南大街叫朱雀大街,附近還有個展覽館。

當我走到朱雀門時,一位保安跑過來,送上一份韓文介紹手冊,我用中文說了聲謝謝,他趕緊一溜小跑,不一會兒又拿來一份中文介紹手冊。

進門後,一片開闊,1000多年前,這裡曾有一座皇宮,皇宮的大殿叫大極殿,現在看到的建築是仿建的。

朱雀門東北方向,據說是平成天皇陵,墳冢的封土很大,據說是日本最大的,但裡面是不是安葬着平成天皇,還有争議。繼續往東北方向走,還有3座陵,但看不懂是哪位天皇的。與之對應的西側,有座成務天皇陵,他是日本第13代天皇。

看過平城京展覽館,沿大道往西走,過本照寺往南,再往西,穿過幾個村落後,在一片田野中,是垂仁天皇陵,他是日本第11代天皇。不過,早期日本天皇的記載都非常含糊,猶如我國的三皇五帝,史實與傳說摻雜,半真半假。

與我國各路人馬輪流當皇帝不同,日本的天皇号稱“萬世一系”,這句話已經寫進了日本憲法。第一位天皇是神武天皇,大概是公元前六七百年的事兒,當時咱們是春秋時期。從春秋到清朝,咱們出現了幾十個王朝,可日本始終延續着天皇,一代一代傳到現在,已經傳了125代,是世界上最長的君主制度。剛才說到,将首都搬回奈良的,是個女天皇,事實上,日本一共出現了8位女天皇,搬遷國都的那位叫元明天皇,在天皇排序裡是第43位,在女天皇中排名第4,她和自己女兒都是天皇,母女倆政績都很好,她們開創的400年平安時代,堪稱古代日本的盛世。這對兒母女天皇之前的幾位女天皇也挺牛,日本曆史上的第1位女天皇叫推古天皇,在位期間派使團來到隋朝,而且不稱臣,将原本的屬國地位改成了與中國平等的外交關系。當時圍着中國轉一圈兒,幾十個國家都是咱的屬國,唯獨日本例外。推古天皇的政績很棒,猶如我國的武則天。第2個女天皇叫皇極天皇,此女居然打算率軍親征,試圖征服朝鮮半島,可惜還沒出發就死了,如此魄力,有點兒像遼國的蕭太後。
當我第一次知道這段曆史時,很有些驚訝,想不到日本女子這麼厲害——英國的女國王在世界上很出名,但總共有5位,政績很牛的隻有伊麗莎白一世和維多利亞兩個人。輸給了日本。在我的概念中,日本女子以溫柔、賢惠著稱,能娶個日本媳婦,是世界上最幸福男人的4個标準之一。
既然有125位天皇,陵寝自然也少不了,大阪、京都、奈良,這3個城市之間的許多地方,都能看見天皇陵寝。 比如,京都東面沒多遠,在一個山科的小鎮,是天智天皇陵,他是日本第38代天皇,其母就是那個想親征朝鮮的皇極天皇。
從京都到奈良之間,有個車站叫桃山,經過此地時,我曾下車,跑了1.5公裡,看了看明治天皇的陵寝。這座陵的構造有點兒像明清帝王的陵寝:背靠山巒,面對平原,前部是祭祀場所,後部是圓形墳冢。

天皇陵由宮内廳管理,外人不能入内,最多隻能走到門前。據說,天皇陵的地下部分,是石制的墓穴,裡面有棺木及随葬品。前幾年曾有報道說宮内廳開放了2個陵,但隻面向學術單位,且隻能走到墳前。

在奈良的第二天,我曾在一大早坐火車往南,參觀了幾座古墓。其中有個叫櫻井的地方,路東是連綿的山,山腳下有條古老的路,叫山邊小道。喜歡徒步的話,這一帶非常值得多玩幾天。這段路上,寺院、神社、皇陵、古墳,數不勝數。比如,在柳本站的東側,有座黑冢古墳,這裡出土了一些來自中國的銅鏡,這是日本最早的國家的物證。
櫻井往西是橿原,那裡有橿原神宮和神武天皇的陵寝,據說他是第一位日本天皇。


好了,剛才說到天皇陵,多說了幾句。現在回到眼下,接着說——看過垂仁天皇陵,繼續往南,是唐招提寺。這是我國的高僧鑒真法師創建的寺院,已有1200多年曆史。鑒真原本是揚州大明寺住持,應邀來到日本傳播佛法,最終在奈良圓寂。

寺内主殿叫金堂,建築與裡面的佛像,都被列入日本國寶。
第二座建築是個講堂,是鑒真法師當年講經的地方。

唐招提寺地處郊外,周圍以農田和樹木為主,村落很少,顯得一片寂靜。從寺院前往市區的路上,全程是一片非常大的平原,視野特别開闊,偶爾才能看到一些房屋。東部則是連綿的群山,景色很漂亮。

回到市區,穿過去,随後是一連串的寺院與神社,這裡統稱奈良公園,第一個寺院叫興福寺。

第二座寺院是東大寺。與唐招提寺的幽靜感不同,在這兒有種震撼感。事實上,鑒真法師剛到奈良時,也曾在這兒舉行過法事活動,直到唐招提寺建成,才搬家離開,因為,鑒真法師屬于律宗,而東大寺是華嚴宗的寺院,

東大寺已有上千年的曆史,最為宏偉的,是10多米高的銅質大佛,以及供奉大佛的殿堂,據說,這座殿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

從東大寺往東走,上坡,是二月堂和三月堂,此處視野開闊,觀看奈良市區景色,真是不錯,尤其是黃昏時。


離開三月堂,沿着山坡繞到春日山,便是春日大社。日本春日大社似乎有很多,但奈良的這座算總部。據說春日山在日本屬于神山,猶如西藏的岡仁波齊。

從春日大社一路下山,時不時地看見鹿。據說,日本曆史上有個神話人物,乘鹿來到奈良,從此這裡将鹿視為神物。

這一天走路實在太多,腳磨起水泡,必須挑破,把膿水擠出,明兒才能繼續走。挑水泡需要一根針,于是來到一家小型超市,找了半天,沒找到,店員是個很帥的小男生,彬彬有禮地問我是否需要幫助,我不會說日語,雞同鴨講地比劃了半天,才讓他明白我的需求。小帥哥差點把貨架子折騰個底兒朝天,終于在一個角落裡找到。有太多到日本旅遊過的人,都對日本服務業的熱情與周到,贊不絕口。我想我就别說車轱辘話了,隻想寫下這麼一句:日本的服務,遠遠超過了一般人的想象。

坐公交車回到JR奈良站,隻見車站下面的超市燈火輝煌,大概是快打烊了,海鮮櫃台正在打折,買了一盤,再加一瓶清酒,折合人民币25元,回到房間,一遍泡腳,一邊吃喝,順便把照片發到微信裡。朋友們驚訝:25元?美金吧??我隻好一遍一遍地回複:人民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