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了,這是我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在小編的家鄉麥子已收割完畢,人們滿懷豐收的喜悅迎接端午節的到來。端午節被人們稱作是“惡月”“惡日”,因此,在咱們農村門口挂艾草就成了重要的習俗之一。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門口挂艾草的一些講究。
艾草又名“家艾”,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香油。所産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
艾草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艾草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等功效。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在古代,因為醫療水平有限,各方面條件很差,鑒于五月初五端午節正處于越來越熱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受濕氣侵蝕影響而感染疾病。而艾草是可以治病的藥草,因此,在端午節這天門口都要挂艾草以阻止疾病的發生。随着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門前挂艾草雖然作用不太明顯,但也成了家家戶祛病驅疫的一種習俗。
在采割艾草時,農村人也有講究,就是要在早上去采割帶有露水的艾草,艾草經過一夜的生長,通過露水的滋潤,精華已經凝聚到了艾葉上,如果這時候太陽出來,把艾草晾曬,那麼艾草就失去了淨化。據說古時候的人們為了治病還有早上采收這葉片上的露水來做藥引子的。可見露水也很重要,當然了,采割帶露水的艾草挂在門口肯定不會短時間内被太陽光曬幹而發黃,這也寓意着福氣能夠常在。
一般采割後還要挑選一下,把短小的艾草清除不用,因為沒有長成的幼苗沒有什麼藥力不能起到驅蟲的效果,再則說挂在門口也不美觀。
把艾草整理好,要用紅繩紮起來,在古時候人們認為紅繩可以辟邪,而且紅色代表着紅紅火火,日子有朝氣,所以在挂艾草的時候一定要用紅繩來挂。
門口挂艾草時要像春節貼“福”字一樣來倒挂,古人們認為艾草倒挂可以招福,有“招财納福”的寓意,艾草如果正着挂,福氣就會随着端午的風吹走,所以要倒着挂,端午節的福氣才會留下來,因此也就有了端午倒挂艾草的說法。
至于什麼時間取下來,這也沒有時間規定,因為本身這就是不約而同的習俗,挂多少天也都無所謂,有的艾草挂的都已風幹甚至沒有了味道才取下扔掉,因為畢竟這東西也是一種驅蟲的藥草,多挂幾天也沒有壞處。
另外,端午節這天還有洗藥浴,避五毒,打午時水,灑雄黃酒等等說法的講究。總之,端午節作為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門口挂艾草是傳統習俗,這些講究也是讓我們不忘記老傳統,不丢掉傳統文化!劉哥文化驿站最後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