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簡短抑郁句子

簡短抑郁句子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8-14 18:08:53

  

  “空心病”一詞,最早出自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之口,是用來描述大學生中存在的“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現象。事實上,随着高校大學生自殺事件的日漸增多,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更多的重視。在4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年—2025年)》中,關于“青年健康”一項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強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務”。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我們從廣受關注的“空心病”現象着手,邀請心理學專家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分析。

  大學生“空心病”一說自去年被北京大學副教授徐凱文提出來後,引起廣泛關注。徐凱文表示,“空心病”所描述的是一種消極心理現象:“像是抑郁症,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醫院的話,往往會被診斷為抑郁症,但問題是所有的藥物都無效。”在這種心理狀态下,個體存在強烈的孤獨感、無意義感,不知道為什麼活着,為什麼要去學習和工作。

  

  “空心病”其實就是一種

  “習得性無助”現象

  事實上,這種心理現象其實就是一種“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現象并不是當今社會才有,也不僅僅存在于大學生中。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Seligman就在動物中發現了類似的心理現象。在有關動物實驗中,他把狗關在籠子裡,隻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盡管在給電擊前籠門已打開,但是狗并沒有逃走,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上開始呻吟和顫抖。狗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Seligman将這種現象稱為習得性無助,指的是通過學習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态。

  在上世紀70~80年代,Seligman将“習得性無助”概念引入人類心理研究中,并對學生中存在的“習得性無助”現象進行了廣泛研究。對于學生而言,“習得性無助”是一種适應不良狀态,如果一個學生努力奮鬥或苦苦掙紮之後總是不能獲得理想的結果,他就會出現“心理失控狀态”,其中既包含對個人能力的否定,也包含對環境控制感的喪失。

  所謂的大學生“空心病”其實就是一種“習得性無助”現象。大學生,特别是學業優異的大學生,往往憑借他們在高中階段驕人的成績獨占鳌頭,他們對自己和對世界的認識,他們的自尊和自信,他們的目标和動力往往建立在這種“傲裡獨尊”的感覺基礎上。然而,進入大學尤其是進入重點大學之後,學霸如林,強中更有強中手,如果這些天之驕子不及時調整目标定向和動機狀态,依舊将“名列前茅”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就很容易産生“怎麼努力也無濟于事”的心理失控狀态,最終産生“能力不足”的歸因偏差,進而放棄對世間事物的牽挂和對未來的期待,陷入“習得性無助”境地。

  綜觀動物和人類的“習得性無助”,其産生的關鍵在于屢次失敗之後所形成的個體對外部世界的虛幻的知覺定勢。人類與動物的不同在于,很多時候那個無法逃離的“籠子”存在于人類的頭腦當中。

  當人處于“無動力狀态”時

  就會陷入迷茫、空虛

  

  按照動機心理學中的自我決定理論,“空心病”現象還可以解釋為“無動力狀态(Amotivation)”。處在這種狀态下的人會毫無目的地做着别人分配給自己的任務,他們沒有興趣去追求現實世界中普羅大衆所追求的目标,整個人呈現出了無生機、無所在乎的狀态。

  自我決定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Deci和Ryan創立的動機理論。30多年來,該理論已深入到教育、醫療、管理、運動和臨床多個領域。自我決定理論認為人的動機可分為3種形态:内部動機、外部動機和無動機。内部動機是一種專注于所從事活動的動機狀态,快樂和滿足來自于學習、探索本身;外部動機關注的是學習和行為之後的獎賞、等級評定、他人評價和外在标準;無動機就是類似于“空心病”的“無動力狀态”。

  個體的動機狀态取決于其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狀況。自主、勝任和歸屬是人類的3種基本心理需要,當外在環境滿足人的這3種基本心理需要時,個體會表現出内部動機狀态,相反,當這3種基本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人就會表現出無動力狀态。在自我決定理論看來,人對自主、勝任和歸屬的需要就好像人對于陽光、水和空氣的需要一樣,缺失了人就會枯萎甚至死亡。

  基本心理需要與抑郁的關系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常報告較高的社會壓力和受控制感,缺少自主感;他們的勝任需求若得不到滿足,個體自我效能感缺失,就容易引發習得性無助,進而導緻抑郁水平的提高;歸屬需要得不到滿足,人際關系不良,就會降低個體的社會适應功能,導緻個體日常生活的紊亂,進而誘發個體的抑郁情緒。

  “心病”需要自我調節

  更需要環境的良性支撐

  

  “空心病”并不是什麼頑固的疾病,它隻是大學生在人生轉折時期表現出的一種适應性問題。雖然藥物治療都無效,但并不意味着它無藥可醫。常言道,“心病還須心藥醫”。在“習得性無助”和自我決定理論框架下理解“空心病”,能有助于我們設計預防和幹預“空心病”的有效方案。

  首先,打破參照他人來評判自己成功與失敗的思維慣性,不與他人争高下。

  我們務必清楚,由于高中階段的教育環境過度追求名次,學生進入大學後很自然地會沿襲以往競争性的學習目标模式,所以大學生在“學霸如林”的環境中受挫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因此,大學生需要将學習目标盡快調整到對知識和現實世界的探索、理解、發現和掌握上,做到“格物緻知”,便能夠避免“空心病”來襲。當目标轉向于此的時候,學習和生活就會進入到一種内部動機激勵狀态,而内部動機則是通向快樂、幸福、創造和健康的正确路徑。

  其次,多參與社會活動和專業實踐,在真實的世界中尋找人生的航向标。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大學生參與實踐需要學校有制度性的保障。近年來,天津醫科大學在臨床醫學專業開設了一門早期接觸課程,從第一個學期到第五學期,學生有專門的時間到醫院實踐。這對醫學生學習動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比如,“陪患者就醫”,讓醫學生消除了對“醫患關系緊張”的恐懼,并看到了患者對未來醫生的期待;“觀摩護士的工作”、“跟随醫生出診”讓醫學生了解了認真負責、專注、勤快與合作的意義,讓他們看到了新技術的力量,也體驗到了面對患者求助,自己卻無能為力的感受。醫學院校給學生創造參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保持與真實世界的接觸,不僅能啟發他們的“知與行”,還會讓他們的内心變得充盈。

  第三,摒棄華而不實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真正的人格自信。

  拼人氣指數、收集微信點贊、攀附“大牛”導師、拉來媒體報道等等,經常出現在學生活動之中,殊不知,這些華而不實的評價捧出的可能隻是虛假的個人幻影。尊重辛勤勞動的價值,認可真實成果的價值,彰顯誠懇态度的價值,将有助于學生建立起真正的人格自信。

  第四,改善微觀社會生态,提升學生的自主感、勝任感、意義感和歸屬感。

  家長要意識到大學生已經成年,要将生活與學業的決策權交還給他們自己。老師要意識到,灌輸式的教學會損毀學生的動力,而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在參與中分享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智慧、發揮自己的力量,他們的意義感才能得到極大提升。帶動學生參與到團體活動中,他們會獲得友情,并産生被需要的體驗,這有利于他們增強歸屬感、減少孤獨感。

  總之,大學生“空心病”是學生發展中的适應性問題,其預防和幹預既需要學生自我調節,更需要教育環境乃至整個社會環境的良性互動。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年—2025年)》,把“加強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務”單列出來,明确提出“注重加強對青年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青年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培養良好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重點抓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學和職業學校普遍設置心理健康輔導咨詢室,有條件的學校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加強源頭預防,注重對青年心理健康問題成因的研究分析,及時識别青年心理問題高危人群”。這些對于我們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素養無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文/天津醫科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劉惠軍

  圖/源自網絡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