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書法各種書體源流淺談

書法各種書體源流淺談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2 01:22:45

王晨鑒/文

摘 要:借助武學,對書法中的“意在筆先”進行全新闡釋,以還原其本來面目,即一種用意念來實時引領筆畫運動的運筆方法,是“意”“氣”“力”三者合一。其中的“力”即衛夫人所說的“一身之力”,亦即傳統武術中的“勁力”。而這種以心意引領動作的運動方式在武術中又可稱之為“内動”方式,“内動”方式同時也體現出了書法作為一門“修身養性”藝術所具有的功用。

關鍵詞:傳統武術;書法;意在筆先;“意”“氣”“力”合一

一、“用意”

目前,學界對于“意在筆先”的理解,多如劉小晴先生所說的:“創作前的藝術構思,古人稱之謂‘意在筆前’。即在寫一幅作品前,先要對書寫的内容熟讀幾遍,如其中有難寫之字可于空中演畫,并選擇與内容相符的書體,另對紙張的大小、大約寫幾行,每行寫多少字,以及落款的位置等做到心中有數。……‘意在筆先’又指創作前的一種動機,即賦予作品的一種精神境界。意高則高,意遠則遠,意深則深,意靜則靜。一個善書者,必不拘泥于一種筆調,相反,他能運用多種手法表現不同意境的美,從而形成一種立體的風格”[1]。這樣解釋當然也頗有道理,但卻不是衛、王二人的本來意思了。那麼,“意在筆先”的本意究竟是指什麼呢?簡單的說,所謂“意在筆先”,即一種通過意念來實時引領筆畫運動的運筆方法。唐太宗李世民在《論書》中說:“今吾臨古人書,殊不學其形勢,唯在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吾之所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2]120這裡的“皆先作意”即是指“意在筆先”。清代楊賓則對“作意”進行了詳細闡述。在楊賓那裡,“作意”換成了“用意”。其文如下:

學書必先清心,将欲臨池,先掃心地,使之一念不雜,靜如止水。……加以意在每筆之先,而盡一身之力以送之,則思過半矣。[3]561-562

學書有二訣:一曰執筆,二曰用意。……用意之訣,必先凝神定慮,萬念俱空,然後下筆,務使意在畫中,不令心籠字外,而以頓挫出之。[3]562

用意者何?每筆将落之先作一頓,使意到筆尖,既到筆尖,勿更凝滞,務盡一筆之緻而又頓之。一筆如是,筆筆如是,萬勿胸中預作間架打算、分間布白。蓋一作間架,則胸中眼中俱有全字,才寫第一筆便心馳第二三筆,現寫之第一筆意反不在,直至寫完,終無一筆用意。[3]562

楊賓認為,在寫作之前,心無其它雜念,隻存一念,這一念隻專注于筆端當下的這一點畫中,即“使意在畫中,不令心籠字外”。所謂“使意到筆尖”,即心中的這一意想和筆畫動作是同步進行的,意想這一筆畫在紙上作怎樣的劃動,手中的筆便在這一意想的引領下作同樣的劃動。一筆如是,筆筆如是。此時心與手合,手于心合,心不知手,手不知心,仿佛是心直接跳過臂、腕、手、筆來操控紙上的筆畫作“随意”運動。其狀态正如王僧虔在《筆意贊》中所描繪的:“必使心忘于筆,手忘于書,心手達情,書不忘想。”[2]62

而如果不采用意念用筆方法來書寫時,則心和手是相互分離的。在書寫時,手部動作通常是機械的自動化反應,心中的念想和手部動作不發生關聯作用或者不是同步的關聯作用,即所謂的“心手不齊”“心手不相應”。所以,楊賓才強調寫字的當下“萬勿胸中預作間架打算、分間布白”,因為一作間架、布白的意想,先前專注于筆端的那一念便斷了,心手便不再相合。如傅山所說的:“先存不得一結構配合之意,有意結構配合,心手離而字真遁矣。”[4]

因此,“用意”的關鍵處就在于兩點:一是要以意念來引領筆畫運動。二是意念與筆畫運動在當下同一,即所謂的“心迹合一”。

如此,我們從學理上了解了何為“用意”,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會發現,想要達到“手随意運”的狀态很難。誠如楊賓所言:“餘所得筆法,人皆畏其難。不知世人皆為俗學所染,驟然改手,未免費力,苟非深信笃好,鮮有近功。”[3]564事實上,困難的原因在于掌握意念用筆法需要做到“意”“氣”“力”合一,三者缺一不可。

書法各種書體源流淺談(意氣)1

二、“意”“氣”“力”合一

為了更深入闡釋“意”“氣”“力”及其之間的關系,本文将借助中國傳統武術中的一些理論及應用來進行論述。龔鵬程先生在其著作《書藝叢談》中說道:“書法是藝術中與武學關系最緊密的。”[5]他在該書中分别從以搏擊殺伐論筆勢、以入陣斬斫論筆法、以拳棒武技論執筆、以兵學戰陣論書道等方面論述了書法與武學的關系。本文則從“用意”的角度來看二者的關系(見表1)。

表1 從“用意”角度看書法與武學的關系

書法各種書體源流淺談(意氣)2

由表1可知,武術與書法一樣,皆是先通過“意”來發起動作,所謂的“意存動之先”“捶自心發,拳随意發”等等。而另一方面,“意”又與動作在當下同一,如意拳創始人王芗齋先生說道:“習拳入手之法,非隻一端,而其結晶之妙,則全在于神、形、意、力之運用互為一緻”[6]47。他的弟子齊執度先生則說的更簡潔:“意識和動作的一緻,就是形意合一。”[6]295

由此可知,書法與武學在“用意”上也是具有相同内涵的。可見書法與武學雖形式、功用不同,但其内在之理卻同出一源。

林散之先生的弟子卞雪松先生在《林散之書法指要》中說道:

散老以太極拳之要領,行之用筆,挺頸斂颔,正其身骨,沉肩垂肘,拔背含胸,自然放松,氣沉丹田。各部位協調是為了便於行意、行氣、行力,達到“點劃細如絲發,皆須全身力到之境”。……太極之力不在指腕肘臂,而是以意領氣,以氣禦力。散老深明其理,常自雲,作書時連足跟之力也都用上,實則是以意領氣,以氣禦筆。[8]

卞雪松先生在這裡提出了“以意領氣,以氣禦筆”,這也許是借鑒了拳論中的說法,如《太極拳譜》雲:“以心行氣,務令沉着,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7]94。又如:“氣宜鼓蕩,神宜内斂,兩手支撐,一氣貫串,以意運氣,以氣運身。”[7]347如此,所謂意念運筆,實際上可拆分為“以意念領氣,以氣來運筆”。當然在實際過程中,“以意領氣,以氣運筆”是一氣呵成,并無時間先後之分。而分開則可說明:毛筆或肢體之所以能在意念活動的引領下産生運動,是因為“氣”的幫助,“氣”在這裡充當了媒介作用,通過“氣”實現了意念運筆。

《管子·心術下》中說:“氣者,身之充也。”《管子·樞言》中則說:“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者以其氣。”可知,氣充于人體内,且為人之根本。中醫裡對氣的分類及論述頗為詳細,如:氣有正、邪之分,有陰、陽之分,有榮、衛之分,有宗、元之分,有五運六氣之說等等。目前,醫學界尚不能說清楚氣為何物,但是氣卻可以被個體所經驗到。現代人通過練習傳統武術、靜坐等方式往往便可感受到身體内氣機的流動(俗稱氣感),這是練功者們自可體會和言明的。如一代武師李仲軒老人就曾說:“在練劈拳的階段,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覺得身上皮膚增厚,像大象皮似的,而且覺得手指粗得像胡蘿蔔,兩個手心像兩個小漩渦……這都是錯覺,因為身上的氣充足了……”[9]

那麼,何謂“以意領氣”?唐太宗在《指意》中說道:“夫心合于氣,氣合于心。”[2]121拳論中則要求練拳行功時應做到“心與意合,意于氣合,氣與力合”[10]。而心意可與氣相合表現在“意到氣至”,一如晚清楊氏太極拳傳人楊澄浦先生所說:“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11]。而早在先秦時期的孟子就曾說:“志至焉,氣次焉。”(《孟子·公孫醜上》)毛奇齡在《逸講箋》中解釋道:“志之所至,氣即随之而止。”由此可知,人的意識對氣具有控制能力,所以林散之先生也曾說:“我是把全身的氣,運向筆端,捺入紙内”[12]。

那麼,氣又是如何幫助實現意念運筆(身)?實際上這就涉及到“氣與力合”的問題了。

自從衛夫人在《筆陣圖》裡提出:“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2]22之後“盡一身之力”便成為曆代書家作書時的一個準則。而關于“一身之力”的闡述,拳論中說的最為詳細:

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發勁要有根源:勁起于腳跟,主于腰間,形于手指,發于脊骨。[7]66

夫太極拳者,千變萬化,無往非勁,勢雖不侔,而勁歸於一,夫所謂一者,自頂至足,内有髒俯筋骨,外有肌膚皮肉,四肢百骸相聯而為一者也。[7]245

由此我們可以明白,所謂“一身之力”,即是一種整體力,這種力由腳而腰到臂腕手指,是全身筋骨、肌肉、氣血、髒腑以及呼吸之間相互協調、配合一緻,然後集中于一點發出。在武術界這種力又稱作勁力,勁力是中國傳統武術技術中根本要素之一,需要習練者通過某些特殊的方法進行有效的訓練才能獲得。且這種勁力的獲得需要經曆時間的積累,不可一蹴而就,所謂“勁以積日而有益,功以久練而後成”[7]246。随着功夫漸深,人身體的機體組織會發生變化,筋骨堅固、關節松活,上下開始伸縮自如、協調一緻,便可逐漸做到“一肢動百骸皆随”的整體發力。而當人體具備了這種“一身之力”,再配合體内的真氣,便可做到“以意領氣,以氣禦筆”。此時心手相合,心手相忘,一點一畫,全在心運。

書法各種書體源流淺談(意氣)3

三、“内動”

這種以心意引領動作的運動方式在武術中又可稱之為“内動”方式,反之不以心意引領動作的運動方式則稱之為“外動”方式。“内動”方式大概可追溯至遠古時期的人類,如《黃帝内經》中說道:“餘聞上古有真人者……獨立守神、肌肉若一”[13]。此時的人類與獸同居,思想單一、意識純淨,自然意走即可身随,動手心想即至。随着人類生産方式的轉變,用力的習慣和方式也随之改變;社會意識趨于複雜,個體意識與動作也開始分離。但在當時,仍有部分人通過養氣、煉神等修身方法,棄僵從柔、離形去智,回歸到這種“内動”的本然狀态。如《莊子》一書中所提到的“庖丁解牛”“梓慶削木”等便是典型的“内動”方式。

而到了魏晉時期,養生之士王羲之則把“内動”方式應用到了書法上,名曰:“意在筆先”。當然,王羲之此舉也并非首創,早在他之前的成公綏便已經提出了“應心隐手,必由意曉”[2]9。事實上,由于當時文人、士大夫們熱衷于養身、修道,體悟到“内動”并無難事,而書法恰在此時逐漸成為一項時髦活動在士大夫階層中流傳開。所以,此兩者的結合便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了。

這種以心意引領動作的所謂“内動”方式,同時也體現出了書法作為一門“修身養性”藝術所具有的功用。香港佛學研究協會會長魏承思先生關于禅修中的定力練習有如下一段話:

剛開始時,為了要讓意念平靜下來,做一種專注的訓練,把意念集中在一個外在對象上,如一尊佛像;或者集中在一個内在對象上,如慈悲的概念。這就叫“一念帶萬念”。後來你會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态,即透明清晰的覺性狀态,客體和主體二元對立不再存在了,這一念也空掉了。[14]

我們知道,“靜”是修身養性的前提和根本,如《道德經》雲:“萬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複命”。而在生活經驗中可知,做到心靜、沒有念頭是很難的,所以就有了漸進的辦法,先使心念專注于一處,控制心意不亂。而作書時則把心系于筆端,意随筆運,如此便能屏除其它雜念,此即所謂的“一念帶萬念”。

劉熙載在《書概》中說道:“學書通于學仙,煉神最上,煉氣次之,煉形又次之。”[3]715“意在筆先”要求做到“以意領氣,以氣運筆”,當屬于煉氣層次。随着行功日久,以至于運筆的“這一念也空掉了”,或許就進入煉神的階段了。此時,六根止歇,神識起用。“意與靈通,筆與冥運,神将化合,變出無方”[3]155,學書至此,或如虞世南所說:“學者心悟于至道,則書契于無為,苟涉浮華,終懵于斯理也”[3]113。

參考文獻:

[1]劉小晴.書法創作十講[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3:147-148.

[2]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曆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4.

[3]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曆代書法論文選續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

[4]潘運告.清前期書論[M].桂第子,譯注.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3:92-93.

[5]龔鵬程.書藝叢談[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5:280.

[6]王芗齋.“意”無止境[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4.

[7]王宗嶽,等.太極拳譜(修訂本)[M].沈壽,點校考譯. 2版.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

[8]陳吉安.筆法正源[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52-53.

[9]李仲軒.逝去的武林:一代形意拳大師口述[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9:26.

[10]孫祿堂.孫祿堂武學錄[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140.

[11]郭福厚.太極拳秘訣精注精譯[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5:217.

[12]莊希祖.林散之講授書法[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3:95.

[13]田代華.黃帝内經素問[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

[14]魏承思.現生說法看佛教[M].北京:東方美術出版社,2010:90.

(孟雲飛轉自《安康學院學報》 2016年第6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