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的個頭雖不大,果肉柔軟,味道酸甜,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水果,有的人甚至一吃能吃上好幾斤。
不過,也有不少人對吃橘子有一些顧慮,覺得吃橘子容易“上火”,而且吃多了橘子還會使皮膚變黃。其實,橘子全身都是寶,關鍵要正确食用。
橘子不宜多吃,容易上火?很多人吃橘子後會有上火的感覺,出現口腔潰瘍、牙龈紅腫的症狀,難道吃橘子真的會上火嗎?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橘子中的糖分含量較高,含糖量能達到10%,如果吃太多橘子就會攝入大量的糖分,從而使嗓子出現發澀發幹的情況。
還有一些人會因為橘子中含有的果酸而出現胃部和牙龈不适的情況,因為吃完橘子後,會有一些糖分和食物殘渣導緻口腔内的細菌滋生而引起炎症,出現牙龈脹痛、紅腫、出血等症狀。
因此,隻要每天不要大量吃橘子,吃完後及時漱口就能避免這種“上火”的情況。
橘子還是一種富含多種營養的水果,比如維生素C的含量很高,柑橘類的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通常能達到20~30mg/100g,比蘋果和梨子的維生素C含量更高。
此外,橘子中還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鉀、橙皮素以及柚皮素等,都是對人體健康有好處的營養元素。
橘子皮别急着扔,這3個好處讓你意想不到有的人在吃完橘子後喜歡将橘子皮曬幹當陳皮用來泡水或煲湯喝,其實,中藥所說的陳皮并不是将橘子皮簡單曬幹就可以的,橘子皮和陳皮是兩種不同的物質。
橘皮需要經過晾曬和炮制之後才能成為陳皮,并不是簡單晾曬就可以的,制作陳皮需要将橘皮在太陽下風幹然後密封存放2~5個月,再用80%濕度的潮濕空氣進行加濕,讓果皮軟化後再風幹,最後在太陽下曬幹後密封存放。
不過,橘子皮的用處倒也不少:
去除異味
橘皮具有清新口氣的作用,因為在新鮮的橘皮中含有豐富的香精油和維生素C,這些物質具有健脾和胃、理氣化痰等功效,将橘皮咀嚼後将殘渣吐掉,可以起到去除口腔異味的作用。
預防暈車
對于暈車的人來說,可以在坐車前一個小時将新鮮的橘子皮往内對折,然後對着鼻孔用手擠捏橘子皮,使橘皮中的橘香油霧噴入鼻孔内,在上車後也可以随時吸入,這樣能夠有效預防暈車。
泡腳潤膚
冬天的氣候幹燥,皮膚也容易變得幹燥,尤其是腳部容易因為幹燥而又癢又痛,而橘子皮中含有精油成分和有機酸,用橘子皮泡腳能夠起到潤澤皮膚的效果,加速血液循環,讓皮膚更水潤。
橘子營養雖豐富,但4種人不宜多吃雖然橘子有豐富的營養,但是并非人人都适合吃橘子,以下幾類人群就不能多吃:
腸胃功能不好的人
對于腸胃功能不好的人來說,如果吃太多的橘子,容易出現胃糞石的情況;此外,橘子含有豐富的果酸,有消化道潰瘍的患者要注意,空腹食用橘子容易刺激消化道黏膜而産生不适。
陰虛陽盛體質的人
橘子性溫,陰虛陽盛體質的人群最好少吃,否則容易出現口幹舌燥、口舌生瘡、大便秘結、咽喉幹痛等症狀。
兒童
兒童的肝髒功能還未發育健全,如果大量吃橘子,會導緻肝髒無法及時将胡蘿蔔素轉化成維生素A,容易導緻胡蘿蔔素血症,患兒會出現皮膚發黃的症狀,甚至會出現煩躁、厭食等症狀。
正在服藥的患者
橘子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果酸,對于正在服用磺胺類藥物、維生素K、補鉀藥物、安體舒通藥物的患者,不應該食用橘子。
此外,在食用橘子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多吃,因為橘子的糖分含量高,根據我國膳食指南中的推薦,成年人每天吃成2~3個大小中等的橘子即可。
吃完後要注意清潔牙齒,及時漱口;不要在飯前或空腹吃橘子,否則橘子中的有機酸可能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
延伸閱讀:橘子吃多了變成“小黃人”是怎麼回事?愛吃橘子的人會發現,橘子吃多了皮膚會變黃,變成藍色“小黃人”,這是真的嗎?
确實吃太多的橘子會使皮膚變黃,因為橘子中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攝入過多胡蘿蔔素的話人體無法正常代謝掉,導緻血液中的胡蘿蔔素含量過高而導緻皮膚發黃,這也叫做高胡蘿蔔素血症或橘黃症,表現為足底、手掌變黃,嚴重的全身皮膚都會變黃。
但是這種情況并不會影響健康,隻要暫停吃橘子1~2周就能恢複正常。
橘子的營養豐富,橘子皮的作用也不少,但是我們要注意食用量,以免過量給身體帶來傷害。#健康明星計劃##健康2022#
參考資料:
[1]《一個橘子等于5味藥!秋季這樣吃橘子不上火》.人民網.2019-10-23
[2]《吃橘子上火 也許隻是你的身體錯覺!》.北京青年報.2021-10-25
[3]《橘子的禁忌知多少》.人民政協報.2021-02-0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