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的熱度太高了。
全網都在嗑劉亦菲的顔,感歎趙盼兒的清醒自持,又敬佩孫三娘的善解人意。
唯獨對林允飾演的宋引章,好像很難産生好感。
有人鄙夷她的戀愛腦,對她在15天内認識對方,就以身相許的沖動無法理解;
有人讨厭她極易對一個男人動心的輕浮;也有人被她的時而擰巴和不自信給氣到。
這個人身上,似乎沒有太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屏幕上呈現的,也更多是她的單純無知。
她缺乏足夠的生活與人際交往的常識,事事都需要姐姐趙盼兒和三娘來替她操心善後。似乎宋引章這個角色除了彈得一手好琵琶,就沒有其他過人之處了。
大概是趙盼兒的主角光環過于耀眼,而且她又成熟聰明,還能遊刃有餘地處理生意場上的複雜問題,才讓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宋引章這個角色。
我反而覺得,她一路上所經曆的,以及她最後的結局,和獨身的選擇,倒更像是一個女子的真實成長道路,也像極了現代女性主義的角色代表。
1.向往愛。
十七歲的宋引章,正是花季少女對情愛充滿幻想的年齡,耳根子軟,也沒聽過太多的甜言蜜語,很容易就陷入到盲目的熱戀裡,做出一些沖動的抉擇。
她一出場,就面臨着被渣男禍害得下場:騙婚、騙色、騙财,還差點兒搭上了性命。
沒人料到自己竟會如此倒黴,第一次戀愛就碰到這樣的糟心事兒。
因為被趙盼兒保護得太好,閱曆太淺,宋引章輕而易舉地就陷入周舍所布施的陷阱裡。
認識15天,在對方家境、背景、經濟情況都還未被證實的情況下,宋引章就将自己的一顆心交付出去,直接帶他去見了家長。
甚至在姐姐趙盼兒不同意後,她依然斷定自己遇到了真愛,義無反顧地和周舍遠走他鄉。
從她身上,我看到那些年輕女子懷揣着初次對情愛的信仰,相信自己會幸運地在第一次就遇到如意郎君的天真。
也看到一個孩子對長輩甚至是外界一切聲音的反抗,和她想要憑借這件事情,證明自己是正确的倔強。
這種擇偶的盲目勁兒,是大多數女孩子在第一次戀愛時才會有的。尤其是對于宋引章這樣從小沒有父母照顧,無人庇佑又缺愛的人,稍微有點兒甜頭,就不清醒了。
想騙她們,實在太容易了。
向往愛,堅信愛,又沒有基本辨别能力的人,一不小心就會掉入别人設下的愛情圈套裡,任旁人如何勸解阻攔都無濟于事。
《陰謀與愛情》裡說,“強迫經常使熱戀的人更加鐵心,而從來不能叫他們回心轉意。”
不管趙盼兒如何給她分析,宋引章都始終堅信,自己的周郎會像他說得那般,讓她順利脫離樂籍,給她幸福的後半生。
沒有其他過多的閱曆,也必須要成長的宋引章,非經曆這樣一段感情不可。
隻有徹徹底底地被傷害,才會吸取教訓,不再輕易因為對方一些沒有成本的付出,就把自己的一顆心袒露出來。
當宋引章從周舍這段失敗的婚姻裡上岸,剛脫離苦海時,她不得已又對顧千帆動了心。
不管是小說還是其他類似的影視作品裡,都會有英雄救美這樣的戲碼。而被救者也很難不對對方動心,更何況對方的身份地位,行事作風,以及外表氣質都很出挑。
倘若換做是我,或許在那樣的情境下,也很難不喜歡顧千帆吧。
這樣的心情很容易被人理解,隻是剛吃完大虧,此時此地對愛情的幻想已經被磨滅了大半,不敢有什麼非分之想。
那麼一丁點兒喜歡的念頭,也被她的自卑給壓了下去。
2.認清愛。
周舍不過是宋引章在愛情道路上的啟蒙者,是她鑒别渣男的第一關,也是讓她謹慎對待感情和終身大事的一個标記。
沈如琢的出現,才讓宋引章徹底對愛情死了心。
意外碰到沈如琢時,宋引章根本沒有戀愛的心情,也時刻銘記周舍的教訓,對那些有身份地位的男人敬而遠之。
第一次相見,沈如琢就示好,主動靠近,騎馬相送,告知住處,邀請前往。
後來他們陰差陽錯再見,沈如琢的言行舉止裡,都表現出對宋引章産生了極大的興趣。
而她當時也清楚,對方不過是看中了她的美貌,所以始終對沈如琢沒有什麼好臉色,也總是刻意保持距離,有着本能的抗拒和排斥。
當她想用自己有過一段失敗婚姻的經曆吓退他時,沈如琢非但沒有因此看不起她,反而說自己對宋引章心生憐愛,想要了解她更多一些。
他又久經情場,了解女孩子的心思,說出的甜言蜜語讓宋引章又穩不住了。
她無法在愛情裡始終保持清醒,一時之間很難分辨好壞,又招架不住别人的熱情。更何況對方絲毫沒有嫌棄她的出身,也不在乎那段不堪一提的婚姻。
她大概也曾想過,自己總不會一直倒黴,老是遇人不淑吧,萬一他就是那個對的人呢?
不試試又怎麼知道,像她這樣的經曆和身份,遇到一個對自己好的,還願意接受她的人,不容易。
她也不是沒有衡量,和周舍相比,沈如琢沒有騙财騙色,也沒有騙婚,對她更是溫柔體貼百般照顧。
最新的預告裡,宋引章住到了沈如琢家裡,她又給了自己一次相信愛的機會,也給了别人傷害自己的機會。
應該責怪她嗎?好像也不。
相信愛,迎接愛,并沒有做錯什麼。
隻是她沒有那麼幸運,而沈如琢又僞裝得那麼好。
比起趙盼兒,宋引章太像千千萬萬個生活裡的女孩子,遇到渣男,被愛欺騙。被傷害後不再相信男人,後來再次遇到對自己好的人時,還是會因為一時無法辨認,再次重蹈覆轍。
沈如琢這一次給宋引章的背叛和傷害,遠遠比周舍那次來得更為徹底,更讓她銘記在心。
3.不再愛。
林允在直播裡提到,宋引章這個角色并沒有黑化,也沒有和姐姐搶男人。
我相信,按照宋引章的人設,她做不出這樣的事來。
宋引章膽小,怕惹事,也時常因為自己的身份而自卑,她總是比任何人都輕看自己。對于再嫁,或者遇到一個好兒郎,她是不敢奢求的。
她的确對顧千帆産生過好感,但我相信,感恩之心大于喜歡。
她這樣的性子,不會主動去追求男人,又很容易被欺騙,所以被動等來的,可能大都是渣男。
不管是三十三歲的孫三娘,還是二十四歲的趙盼兒,和宋引章相比,她們都經曆得足夠多。
趙盼兒的價值觀,也早就在她從樂伎走到茶坊掌櫃這一路上形成了。
她們都見識過足夠多的人,也有一定的閱曆,對愛情沒有那麼多的美好想象,也從未将自己下半生的命運寄托在“嫁給一個男人”上。
而宋引章,不過十七歲左右。心智既不夠成熟,也很難一時之間透過皮囊識得人心。
她更沒有趙盼兒和孫三娘那麼幸運。
她們都在離開上一段失敗的感情之後,又重新遇到了值得交付一生的良人。
她們能感受到真情在生命裡流走,又體驗到能夠拿捏對方的快樂。她們後來遇到的人,對待情感的真心都天地可鑒,日月可昭。
可唯獨宋引章,一次次地遇到渣男。
如果說和周舍的第一次婚姻,是宋引章作為情窦初開的少女,對初嘗戀愛滋味敞開真情的毫不設防。
那麼第二次遇到的沈如琢,就是她放下對愛情的懷疑,再次将信任交付出去的孤注一擲。
可是這個人,再一次給了她在情愛這條道路上一記響亮的耳光,也摧毀了她對男人僅存的一點信任。
趙盼兒和孫三娘其實早就醒悟了,隻是她們依然給自己再去接納愛的機會,她們也足夠幸運。
可宋引章不一樣。
從懵懂無知,天真單純,到後來的智力增長,穩重大方,她的成長空間其實更大。她的經曆,也更像是沒有過多好運加持的普通人。
連趙盼兒,也會在遇到顧千帆的表白時,因為心存顧忌而一再地求證對方的真意,更何況經曆兩段失敗感情的宋引章。
她認清自己不會那麼幸運,也知道并非每個人都是顧千帆。而膽小如她,也不再敢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賭了。
張好好說的話再次在耳邊響起,靠自己的本事立足,就不怕别人瞧不起。
于是,如同現代社會裡成百上千的女性一樣,宋引章開始覺醒。
她不再給愛情機會,而是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事業上。
一心彈好她的琵琶,練習新的曲目,不放過任何一次能夠給達官貴人演奏的機會,一步步地,終于給自己打下了一番天地。
而宋引章的這片天地裡,沒有男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