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職場晉升101》這本書,第一感覺是:好卷好雞湯。為了職場升職加薪,要耍出十八般武藝,101種方法?
讀完這本書,我才發現這竟是一本從技巧角度教人如何有愛地去過職場生活,順道獲得收益的書。
職場,是血雨腥風的利益争奪場,這裡最不該相信的就是感情。但這本書的作者竟然說職場問題解決的底層邏輯是:學會愛。
提出這樣想法的本書作者,叫崔璀。
崔璀畢業後,進入了以财經類出版見長的藍獅子公司。短短3年,在23歲時,她就成為了公司總編輯。
随後,她進入自媒體領域的投資,成為頭頭是道基金公司的合夥人,投出像十點讀書這類十分優質的項目。
現在,她又自己創業,創立了優勢星球等關注自我成長的平台。
這樣的職場履曆,雖然比不上萬衆矚目的成功人士,但崔璀從打工人,到投資者再到創業者,她的職場經驗,更接近于大多數普通人能夠努力達到的程度。
那她為什麼會說職場是一個需要理解愛、學會愛的地方呢?
在崔璀看來,我們現代人一生中與同事相處的時間,遠遠大于與親人朋友相處的時間,能夠處理好職場的關系能夠極大的提升一個人的幸福程度。
另外,在如今社會,我們想要做出職場成績,就必須分工合作,把後背交給他人,形成一個正向的團隊氛圍。
因此在職場中,情緒價值十分重要,用時下流行的一句話來說,當我們被愛着的時候,我們就會變得更好。
作者所謂職場的愛,是在團隊裡了解自我、接納自我,并且深刻地關注對方,理解和承認我們是不一樣的人,從而共同協作完成目标,彼此成就。
比如談到這樣一個問題:在外向者更吃香的社會裡,内向者靠什麼?
崔璀說自己其實也是偏内向的性格。但因為小時候,一直被家長灌輸“你這樣内向,恐怕在社會上會吃虧”的,她也一度十分恐慌自己的性格會不讨喜,于是不斷參加聚會、跟人聊天,裝得十分外向。
但這樣的結果,除了不斷消耗自己,職場上也絲毫沒見起色。
後來,崔璀發現内向的性格并不是一無是處,最大的優勢是内向的人懂得傾聽,思考審慎,擅長謀定而後動。
就像周星馳,他絕對是個内向者。即使在娛樂圈裡幾十年,他說自己面對采訪鏡頭仍然緊張得要死。正因為他的害羞和“社恐”,常常被人誤會為耍大牌。
可就是因為内向,他在拍攝電影時能夠想得足夠深入,也足夠投入,才創作出一部部經典。
性格沒有好壞之分,我們需要的不是改掉它,而是找到适合發揮的方向。
這就是職場中的自愛——認同自己的特點,而不是花精力去模仿别人、自我懷疑,在最适合自己發展的空間裡發揮所長。
在崔璀看來,職場中的愛他人,本質是去欣賞不同、接納不同。
比如,和你平級的同事,老是上班摸魚,而你在一旁都要忙瘋了。對此,你是會默默忍下來隻在心中罵,還是打他小報告,給他上眼藥水?
在崔璀看來,她會選擇不多嘴,所謂“鹹魚自有天收”。因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你心中不忿的,不是同事渾水摸魚,而是自己累死累活,卻和他拿一樣的工資。
就算同事被領導大罵一頓,除了招他恨你,絲毫解決不了你漲工資的問題。所以,最後還得是我們關注自己的工作、創造績效,讓“鹹魚”跟不上我們發展的速度。
再者,職場中最容易發生的,還是雞同鴨講。
書中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兩個同事在争執:
一個說: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要我講那麼多遍?你有沒有動腦子呀?”
另一個人說: “你能不能别再講道理了,我已經很難過了。”
這兩個人,一個在講道理,一個在講感受,就算說到天荒地老,也不可能說清楚。
此時,要解開這一局,就需要我們長出一雙看到别人優勢的眼睛。一個人雖然冷漠無情,但他有很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輕易抓到本質。
另一個人雖然感性,但他更會洞察人心,體會别人的感受,跟人打交道。
崔璀說想要修煉成職場頂尖高手,就需要擁有一種特質,那是面對不同“人”的理解和應變能力。這種特質的核心,就是理解人。
從管理自己到管理團隊,最後到管理老闆,這本書一共提出了101個問題,應該說都是職場的棘手問題。
通篇來看,這似乎是在解決“術”的問題,但作者其實是在傳遞這樣一種理念。如今的職場是創造價值的地方,是彼此成功,而不是互相踩踏。
就像書中說的那樣:
這是一個協作的世界,我們想要實現心中最重要的那件事,從來都離不開團隊的協助。
這個世界,沒有超級英雄,隻有我們站在一起,才能成為一個英雄的團隊。
——END——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點贊、留言和轉發,這是對泥金姚最大的鼓勵,感謝!
我相信文字的緣分,也是一場美麗的遇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