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講到五虎上将,那麼便會有人拿五子良将來做對比,那麼我們就來深度了解一下魏國五子良将。大家也都知道這五子良将指的是三國志裡列為同一傳的張遼、樂進、于禁、張颌、徐晃,下面給大家依依介紹此五人。
(一)張遼
張文遠本姓聶,因為逃難改了姓,所以大家可以叫他聶遼,不過真的好難聽,言歸正傳。張遼比呂布侍候的主公還要多,先在丁原手下征兵,後投大将軍何進門下,也是幹征募兵勇的差事,征兵回城的時候何進已經兵敗,又投降了董卓,董卓之後投呂布,呂布之後投曹操;因此我個人覺得此人沒什麼氣節。
不過張遼的戰績還是可圈可點的,随太祖破袁紹,定魯國、随夏侯淵收複東海,破袁譚和袁尚;在曹操攻打劉表的時候,平定江夏,斬名将陳蘭;在北方對少數名族的戰鬥中,斬了匈奴單于蹋頓;最為閃耀的戰績就是幫助曹操駐守合肥,以七千兵力守城,抵擋孫權親率的十萬大軍,還差點活捉孫權,也是從此戰之後,每逢孫權反叛,就會由張遼讨伐,張遼也成為東吳最忌憚的魏國将領。
張遼的晉升之路算是順暢,在呂布帳下任騎都尉,在曹操帳下從中郎将、關内侯到裨将軍,在到中堅将軍、蕩寇将軍、都亭侯,後被拜征東将軍。曹丕在位期間,拜張遼為前将軍。張遼在征讨孫權大破呂範後,病死在江都,被追為剛侯。
(二)樂進
樂文謙在三國志中被描述為容貌短小,膽烈,那我們就叫他小鋼炮吧。小鋼炮也是最早跟随曹操的一批将領,起初征兵有功,封為假軍司馬、陷陳都尉,跟着太祖攻打呂布、張超、張繡、劉備,可以說是早期曹操特别依仗的将領,也很早就被拜為蕩寇校尉。官渡之戰斬了袁紹大将淳于瓊,後來在征伐袁譚和袁尚的時候又斬了大将嚴敬,因為功勞甚高,被拜為遊擊将軍。後來在平定北方的戰鬥中勞苦功高,被太祖拜為折沖将軍。
在曹操中期攻打荊州時,小鋼炮在襄陽大敗關羽、蘇飛,并收複襄南少數民族。後來與張遼、李典屯兵合肥,戰孫權有功,被拜為右将軍,建安二十三年病逝,被追威侯。
(三)于禁
于文則最早是跟随鮑信讨伐黃巾,曹操收複兖州的時候,王朗将于禁推薦給了曹操。先是在曹操帳下做拜軍司馬,攻打徐州有功,拜為陷陳都尉,後跟随曹操攻打呂布、張超、劉辟等屢立戰功,被封平虜校尉;在讨伐張繡曹公陷入危難之際,于禁率百餘人掩護曹操撤離有功,被封為益亭侯。在此之後,于禁得了一大功,就是在下邳活捉了呂布,當然,前提條件是呂布走投無路了。在官渡之戰中,于禁與樂進為一路,燒敵糧草,專打支路援軍散兵,功勞甚高,被封裨将軍、偏将軍;在平東海後被授虎威将軍。在攻打朱靈勝利後被拜為左将軍。
然而,于禁一生最大的恥辱就是在樊城,督七軍全軍覆沒,還投降了關羽,關羽被東吳殺害後又轉投了孫權,造化弄人,劉備東征,孫權無奈向魏國示好,把于禁還給了曹丕,曹丕念及昔日功勞,便拜他為安遠将軍;但在任命之後便使于禁拜谒已故的曹操,并在曹操的墓碑後放下一副巨畫,畫裡的内容是于禁全軍覆沒投降關羽、龐德大義凜然隻求速死的對比。于禁也因此羞愧病發去世,死後被追為厲侯。
(四)張颌
張颌本是袁紹帳下校尉,在官渡之戰時,提議全力救援烏巢的淳于瓊,但郭圖建議袁紹放棄烏巢直攻曹操大營,袁紹聽取郭圖建議,不但烏巢失手,淳于瓊被斬,也未能拿下曹操大營,此時郭圖陷害張颌,怪罪張颌心存不滿,未能全力攻打曹營,因此張颌叛逃投奔曹操。
張颌到了曹營便被拜為偏将軍,都亭侯,命其攻打邺城,城下之後,又大破袁譚,升為平狄将軍。渭南戰役裡,大破馬超、韓遂,收降楊秋。定軍山戰役中,夏侯淵戰死,張颌率散兵抵抗平安撤退,整頓兵馬,屯于陳倉,使得劉備不能再北進。
曹丕即位後,拜張颌為左将軍,進都鄉侯。與大将軍曹真收複屯駞,江陵等羌族地區;在街亭,大敗馬谡,收複南安、天水、安定郡。升為征西車騎将軍。後在略陽,中諸葛亮計策,于木門中箭身亡。被追封為壯侯。
(五)徐晃
徐公明起初跟着楊奉讨賊有功,拜騎都尉,這也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也因護駕天子遷還洛陽有功被封為都亭侯,這可是皇帝親自封的,正兒八經的大漢王侯。也就是這時候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了,徐晃就歸降了曹操。
曹操對于這個漢将,起初是讓他帶兵讨伐山賊,但得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因此重用拜為裨将軍;跟随曹操攻打呂布、劉備,官渡之戰前跟關羽、張遼解白馬之為,又破延津文醜,被拜偏将軍,與曹洪一路斷袁紹兵糧,功勞最大,被封都亭侯(人家本來也就是都亭侯,還封這個)。在平定北方的戰役裡,建議曹操攻心,少動殺戮,果然很多城池不戰而降;在南皮戰勝袁譚,又轉戰北方少數民族,被封橫野将軍。
在荊州戰役裡,屯兵樊城,與滿寵讨伐漢津的關羽,與曹仁一同攻打江陵的周瑜,都獲得勝利。潼關之戰裡,力薦曹操一舉除掉馬超勢力,後又任副帥收複張魯勢力。在陽平,大敗蜀國名将陳式;在關羽圍攻樊城時,徐晃及時救援,大敗關羽,使得關羽不得已退兵。
曹丕即位,封徐晃為右将軍,進碌鄉侯、楊侯。後讨伐劉備于上庸,破之,以晃鎮陽平,封陽平侯。
明帝曹睿即位後,親率三軍在襄陽抵禦諸葛瑾,後病死,追壯侯。
三國志評價此五人為: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将,五子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終。張颌以巧變為稱,樂進一骁果顯名,而鑒其行事,未副所聞。或注記有遺漏,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
看到這裡,大家覺得和五虎上将比起倆怎麼樣呢,可以看看我上期寫的五虎上将,以便對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