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隐居于何處?介子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人,生于聞喜縣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介子推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素有“華夏忠孝第一人”之稱介子推去世後,晉文公封綿山為“介山”,并下令此處鄉民每年清明節三天不生明火、隻吃冷食,“寒食節”由此而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介子推隐居于何處?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介子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人,生于聞喜縣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介子推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素有“華夏忠孝第一人”之稱。介子推去世後,晉文公封綿山為“介山”,并下令此處鄉民每年清明節三天不生明火、隻吃冷食,“寒食節”由此而來。
追随重耳。春秋時期,晉國發生内亂。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緻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懼逃亡。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風餐露宿,饑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成為晉君,介子推盡了犬馬之勞。
割股充饑。重耳在外逃亡時,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據《韓詩外傳》記載,重耳有一年逃到衛國,一個叫頭須的随從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重耳無糧,饑餓難忍,向田夫乞讨,不但沒要來飯,反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谑了一番。為了讓快餓暈過去的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溝裡,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塊,與采摘來的野菜一同煮成湯給重耳。重耳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
隐居“不言祿”。19年的逃亡生涯結束後,重耳成為晉文公,“是以賞從亡者未至隐者介子推”。對此,介子推也沒有主動請賞。他認為,忠君的行為發乎自然,沒必要得到獎賞,并以接受獎賞為恥辱。因此,介子推絲毫沒有對晉文公的怨恨,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豔羨,有的卻是對狐偃等人追逐榮華富貴的鄙夷,以及對那些并未跟随晉文公逃亡的人為了貪小便宜也來請賞的氣憤,進而隐居綿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祿的隐士。
抱樹而死。介子推不肯受賞,曾賦詩一首:“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鄰居解張為此不平,夜裡寫了封書信挂到城門上。晉文公看到後,後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綿山,便親帶人馬前往綿山尋訪。綿山蜿蜒數十裡,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處可尋。晉文公求人心切,聽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燒山。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沒見。後來,有人在一棵枯柳樹下發現介子推與其母的屍骨。晉文公悲痛萬分,在介子推的屍體前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這時,他發現介子推脊梁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複清明。”晉文公将一段燒焦的柳木帶回宮中做了一雙木屐,每天望着它歎道:“悲哉足下。”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隻見那棵老柳樹死而複活,綠枝千條,随風飄舞。祭掃後,晉文公把複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帶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右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晉國百姓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百姓禁煙火來表示紀念,這就是著名的“寒食節”的由來。
介子推忠君赴義、鄙棄功名利祿的氣節,流芳百世,感人至深。後人不僅用“寒食節”來紀念他,還修建了祠堂廟宇來祭奠他,文人雅士登臨題詠、寓興抒懷的更是不勝枚舉。古往今來,不為名利所動、堅守清廉淨土的大有人在,他們不為利祿所誘,不為名望所擾,值得每名黨員幹部學習借鑒。
記者 南 遼 整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