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數九寒天”正式開始,各地氣候進入最寒冷階段。諺語有雲:“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不過各地的冬至習俗又各有不同,江蘇各地的冬至習俗,你都知道嗎?
南京冬至:逢九炖隻老母雞
冬天是進補的好時節,按民間說法,在冬至這天喝雞湯,可以補上一年。據南京文史專家薛冰介紹,南京人有“進九吃雞”的習慣,民間有“一‘九’一隻雞”的習俗。所以,每年冬至,南京菜場上的老母雞都不愁銷路,南京人會早早地就會排隊去買上一隻老母雞回家煨湯。另外豆腐也很受南京人歡迎,豆腐諧音“逗富”。從以前的“大蔥笃豆腐”、“大腸燒豆腐”,到現在“青菜豆腐保平安”,它是南京人飯桌上的常客。
蘇州冬至:冬至夜喝冬釀酒,吃鹵菜
常州冬至:冬至隔夜胡蔥笃豆腐
常州人冬至隔夜要吃胡蔥燒豆腐的原因,據說有三:一是胡蔥屬冬令蔬菜,正逢“冬至”前上市,豆腐是老百姓家常小菜,既便宜又實惠;二是胡蔥與豆腐含熱量高,常州有“熱豆腐燙死養媳婦”的俗話,仲冬食用,實在是既可口又暖身;三是“富”與“腐”諧音,“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蔥燒豆腐”這一民間諺語迎合了百姓向往生活富裕的心理。
無錫冬至:吃湯團,燒紙祭祖
有句老話:冬至夜晚飯有的吃麽吃一飽。沒得吃麽凍一夜。據說今晚是比較冷的一夜。冬至前一天是冬至夜,無錫人要設齋、祭祖,到祠堂拜祖宗,其儀式的隆重和除夕相似,隻是供品少一些,一般是三葷三素。還有冬至團、舂糍糕等。冬至團是家家要做的,用糯米粉制成團,包入肉、菜、糖、豆沙、蘿蔔絲等各種餡心。冬至團,個大餡多,是冬至夜祭祖的必備供品。另外還有一種冬至圓子,個小無餡心,為冬至早晨供神用的。舂糍糕用以祀祖、祭竈,也有以黃米制成黍糕,祭祖供食。
南通冬至:吃湯團,燒紙祭祖
冬至是南通民間“八節”之一,有燒香、祭祖、拜節、掃墓、吃圓子等習俗。南通一年中有四個約定俗成要吃米屑圓子的節日,分别是冬至、正月初一、正月十三(上燈)和正月半元霄節。當然冬至吃湯團不僅是南通,江浙一帶都有這個風俗,而北方是吃馄饨、餃子等。這是各地物産不同、食俗不同造成的差異。冬至祭祖,南通人俗稱“燒經”,中午備辦魚、肉、雞蛋、豆腐等四式菜肴,追祭故去的親人。冬至還是“數九”的開始,接下來的小寒、大寒便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恰如南通民諺所說“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鎮江冬至:吃湯圓
“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湯圓,先生不放假,學生不把錢,先生放一天,學生把一千。”舊時,鎮江民間有冬至吃湯圓的食俗。冬至日,鎮江各學校學生争相傳詠這一童謠,以示冬至也是新年的習俗。據《清嘉錄》記載,冬至以糯米粉為面團,内包肉、蔬菜、糖、果、豇豆、赤豆沙、蘿蔔絲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贈送親鄰或待客,是冬至亞歲宴上的必備食品之一。
揚州冬至:吃湯圓,祭祖
揚州人稱為”大冬”,又稱”過小年”。舊時冬至這天,商店、手工作坊、學堂都要放假一天,俗有”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湯圓,先生不放假,學生不把錢”之說。這天,揚州人還有煮食蕃飯(南瓜)之俗,說明大冬吃蕃瓜可以免災。
徐州、連雲港:吃餃子
徐州地區的人,習慣把冬至稱為“立大冬”。徐州地區民諺說“夏至十八天,冬至當日回”,老年人會對孩童說,冬至是一年裡白晝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就一天長似一天了。
淮安冬至:吃餃子,燒紙祭祖
冬至民間有祭祀祖先和上墳掃墓的習俗。冬至這一天,每年都要舉行一個小儀式,在家裡還要擺上先人的照片和牌位,把燒好的青菜豆腐湯、羊肉、老雞湯和米飯放在桌上按位置擺好,然後祭祀祖先,祭祀的時候桌子上還要點上一爐香。
鹽城冬至:吃餃子,吃湯圓,燒紙祭祖
冬至,叫“大冬”,前一天叫“小冬”。冬至開始進入數九寒天。鹽城有句諺語“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除了餃子,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意味着“團圓”“圓滿”。鹽城民間有祭祀祖先和上墳掃墓的習俗。鹽城民間有“大冬大似年”的諺語,說明“冬至”節也是非常隆重的。
泰州冬至:喝雞湯、吃餃子,燒紙祭祖
泰州,有過大冬、過小冬的說法。“冬至”也叫“過冬”;“冬至”這天叫大冬,之前一天叫小冬。各家按照不同的習俗,在大冬或小冬這一天祭祀祖先。也有種說法,冬至前一天叫“鬼冬”,擺供祭祖,當天叫“人冬”,一家團聚。按照泰州民間習俗,冬至要喝雞湯、吃餃子。
宿遷冬至:吃南瓜,燒紙祭祖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 ”,在宿遷,民間流傳着吃南瓜(宿遷人叫方瓜)會轉運,就是第二年會帶來好運氣的說法。所以,過冬至,南瓜一定要吃哦~
内容綜合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