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金魚博物館」
GUO CHAO JIN YU BO WU GUAN
2021/02/4
小年納福,北廿三,南廿四
何以祭竈神,唯有竈糖甜
吃下第一顆竈糖,年味就來了
整個2月,國潮金魚博物館不定期派發糖果哦
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
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竈
北方人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稱“掃房”
南方人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稱“撣塵”
這一天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
其實小年具體是哪一天,自古有不同的說法
清朝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傳統
無論何時,祭竈都是小年的頭等大事
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那個時候小年是不分兩天的。所以臘月二十四的小年習俗曆史是更悠久的。到了清朝,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甯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竈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随之效仿,于臘月二十三祭竈,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民俗專家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對于福州長大的孩子們來說,祭竈那天外公外婆會給小朋友們分竈糖竈餅,甜甜的糕餅,單純的幸福,可能就是福州人記憶中的“年味”了吧?
小時候,在小年除舊布新之餘,家裡大人們總會在家中擺個招财魚缸,在新年之初來個「紅魚開運」。「風水缸」是中國古老的風水學說,将帶有吉祥兆頭的魚類,放進精心計算過方位的魚缸,達到财源生生不息、消災解厄、和樂家庭的效果。
小年已至,大年不遠
一年辛勞,一年風雨
隻為歲末的團圓喜樂
新春在路上
團圓也在路上
就讓我們靜靜期盼
那段一年中最溫暖的日子
編輯:紫薇
國潮金魚博物館 - 福州金魚
金魚是福州的城市名片
讓金魚成為國潮新IP
/ 國潮金魚博物館 /
地點:三坊七巷 塔巷79号
時間:9:00-21:00(20:30停止售票)
商務合作:金魚快閃(展覽)、周邊文創
異業合作、夢幻聯動、金魚管家服務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