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考化學常考點易錯點

高考化學常考點易錯點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30 11:27:52

高考化學之所以難,多是因為其知識點太多并且瑣碎,一不留神就容易失分。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高考化學的68個易錯點,一起來看吧!

1.中學常見的鹵族元素與水反應,一定符合:X2+H2O=HX+HXO類型。

不一定:F2與水反應方程式應是:2F2+2H2O=4HF+O2

2.鹵族元素與強堿溶液反應的方程式一定是:X2+2OH-=X-+XO-+H2O,即活潑的非金屬元素與強堿反應生成無氧鹽、低價态的含氧酸鹽和水。

不一定:F2與強堿溶液反應方程式例外。

3.AgF,AgCl,AgBr,AgI見光一定分解,有感光性。

不一定:AgF穩定,見光不分解。

4.鹵化銀一定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HNO3。

不一定:AgF溶于水。

5.鹵族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既能是負價也能顯正價。

不一定,F在化合物中隻能顯負價,不顯正價。

13.無機物間的反應一定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一類, 即化合多變一,分解一變多,置換單對單,複分解兩對換。

不一定: CO2+NaOH=Na2CO3+H2O

該反應就不屬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任何一類反應。

14.一般來說,酸性氧化物之間一定不發生反應。

不一定:如果其中一種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另一種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則可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 SO2+NO2=SO3+NO

15.飽和溶液升高溫度後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不一定:Ca(OH)2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後仍然為飽和溶液。

16.飽和溶液降低溫度後一定還是飽和溶液。

不一定:大部分物質的飽和溶液降低溫度後,一定還是飽和溶液,而個别物質,其溶解度随着溫度的降低而增大者就不是這樣。如,Ca(OH)2的飽和溶液,其降低溫度因溶解度增大而使溶液成為不飽和溶液。

17.酸式鹽的水溶液一定顯酸性。

不一定:NaHCO3是酸式鹽,但它的水溶液顯堿性。

18.一般地說,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氫前面的金屬一定能從酸中置換出氫。

不一定:這是指稀酸和非氧化性的酸,否則不能置換出氫,如Mg與HNO3或濃H2SO4反應都不放出氫氣,因氫很快被氧化成水。另外,冷的濃硫酸或濃HNO3能使鐵、鋁鈍化。

19.強酸一般制弱酸,弱酸一定不能制出強酸。

不一定:在一般情況下,弱酸不能制強酸,但在特别情況下,弱酸可以制出強酸。如: H2S+CuSO4=CuS↓+H2SO4

高考化學常考點易錯點(高考化學的68個易錯點)1

20.酸與酸一定不發生反應。

不一定:強氧化性的酸(如濃H2SO4)與強還原性的酸(如氫硫酸)可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H2S+H2SO4(濃)=SO2↑+S↓+2H2O

21.一切物質都一定是由分子構成。

不一定:食鹽(離子晶體)是由離子構成,金屬是由離子和自由電子構成。

22.堿與堿一定不發生反應。

不一定:具有兩性的Al(OH)3與NaOH溶液可以發生反應。

23.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的物質一定是兩性氧化物或兩性氫氧化物。

不一定:NaHCO3,(NH4)2CO3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但它們既不是兩性氧化物也不是兩性氫氧化物。

24.一般來說,酸性氧化物與酸一定不能發生反應。

不一定:具有氧化性的酸性氧化物與具有還原性的酸則可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2H2S+SO2=3S↓+2H2O

25.酸堿中和反應的離子方程式都一定寫成: H++OH-=H2O

不一定:氫氧化鐵與硫酸的反應離子方程式應為:

Fe(OH)3+3H+=Fe3++3H2O

氫氧化鋇和硫酸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應寫為: Ba2++2OH-+2H++SO42-=BaSO4↓+2H2O ,因此,H++OH-=H2O ,一般隻能表示強酸與強堿溶液反應且生成的鹽可溶于水的一類反應。

26.H++OH-=H2O一定表示強酸與強堿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不一定:比如有的酸式鹽和強堿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也可以寫成:

H++OH-=H2O

例NaHSO4+NaOH=Na2SO4+H2O的反應。

高考化學常考點易錯點(高考化學的68個易錯點)2

27.酸和堿發生中和反應一定生成鹽和水。

不一定:下列反應不完全合乎這條規律:

2H2S+Fe(OH)3=2FeS↓+S↓+6H2O

這是因為Fe3+的強氧化性和S2-的強還原性使這個反應顯示出了特殊性。

28.按金屬活動性順序,排在前面的金屬一定能将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不一定:比如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其反應原理是鈉先跟溶 液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然後氫氧化鈉再和硫酸銅反應,即: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又如:Mg與FeCl3溶液反應,不能将Fe3+還原成Fe,而是:

FeCl3+3H2O=Fe(OH)3+3HCl

Mg+2HCl=MgCl2+H2↑

29.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順序,其陽離子由左到右的氧化能力一定逐漸增強。

不一定:氧化能力逐漸增強的總的趨勢是正确的,但個别情況有例外,如得電子能力即氧化能力:Fe3+>Cu2+。

30.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一定是由質子和中子兩種微粒所構成 。

不一定:氕(11H)的原子核中沒有中子。

31.原子的核外最外層電子數小于或等于2的一定是金屬原子。

不一定:氫原子核外隻有一個電子,氦原子核外隻有兩個電子,但它們全是非金屬原子。

32.一般來說高沸點酸一定可以制低沸點的酸。

不一定:下列反應卻是由低沸點酸制得了高沸點酸:S+2HNO3=H2SO4+2NO↑

由于NO的析出,化學反應向右進行,就形成了特殊的反應。

33.陰離子一定隻具有還原性。

不一定:Na2O2中的過氧根離子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NO3-,MnO4-,ClO4-等陰離子在酸性條件下都具有氧化性。

34.陽離子一定隻具有氧化性。

不一定:Fe2+就具有還原性,其實例反應為:

2Fe2++Cl2=2Fe3++2Cl-

35.鹽與堿一般發生複分解反應,一定生成新鹽和新堿。

不一定:酸式鹽與堿反應一般生成正鹽和水。如:

Ca(HCO3)2+Ca(OH)2=2CaCO3↓+2H2O

36.質子總數相同,核外電子總數也相同的分子一定是同一種分子。

不一定:Ne與HF符合上述要求,但它們并不是同一種分子。

37.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一定發生的是置換反應。

不一定:鐵跟三氯化鐵溶液,銅跟三氯化鐵溶液的反應為:

2FeCl3+Fe=3FeCl2

Cu+2FeCl3=CuCl2+2FeCl2

38.鹽與鹽溶液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一定要全溶。

不一定:一般情況下,鹽與鹽的溶液間的反應都要全溶,但有的情況例外,如反應物是微溶的硫酸鈣可以轉化為難溶的碳酸鈣。

39.兩種鹽溶液間的反應一定生成兩種新鹽。

不一定:在一般情況下,兩種鹽溶液間的反應生成兩種新鹽是對的,但是一定生成兩種新鹽,就不對了。如向硫酸鋁溶液中滴加硫化鈉溶液,實際上硫化鋁發生水解,反應如下:

2Al3++3S2-+6H2O=2Al(OH)3↓+3H2S↑

40.鹽和堿反應一定生成新鹽和新堿。

不一定:在一般情況下,鹽和堿反應生成新鹽新堿是對的,但在個别情況下,就會出現例外,如:

CH3COONa+NaOH=Na2CO3+CH4↑

NaHSO4+NaOH=Na2SO4+H2O

NaHCO3+NaOH=Na2CO3+H2O

高考化學常考點易錯點(高考化學的68個易錯點)3

41.鹽跟酸反應生成新鹽新酸。

不一定:一般情況下可以,但也有例外,如: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42.pH=1和pH=4的兩種酸混合,其混合後溶液的pH一定在1和4之間。

不一定:氫硫酸和亞硫酸為兩種酸混合後的pH可以大于4直到接近于7 。其反應原理為: 2H2S+H2SO3=3S↓+3H2O

43.強電解質在離子方程式中都一定要寫成離子的形式。

不一定:CaCO3,BaSO3為難溶強電解質,但在離子方程式中仍寫成分子的形式: BaSO3+2H+=Ba2++SO2↑+H2O

44.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強。

不一定:AgCl為強電解質,盡管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溶于水中的AgCl則完全電離。醋酸是較弱的酸,在水中是部分電離,1mol的AgCl與1mol的醋酸分别溶于1L水中,氯化鋇的導電性比醋酸差,因其中自由移動的離子少(可以通過計算來驗證)。

45.酸式鹽與堿反應,一般都一定生成鹽和水。

不一定:用石灰軟化暫時硬水時,則發生下列反應:

Mg(HCO3)2+2Ca(OH)2=Mg(OH)2↓+2CaCO3↓+2H2O

46.N2(氣)+3H2(氣)⇌2NH3(氣)為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後向密閉容器中充入稀有氣體(此氣體不參加反應),密閉容器内的壓強必然增大,平衡一定向正反應方向進行。

不一定:增大壓強能使上述反應向右移動的根本原因是增加了反應物的濃度,充入稀有氣體,并不能改變N2,H2的濃度,實際上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都沒有改變,故平衡不移動。

47.單質氣體一定都是由雙原子組成的分子。

不一定:稀有氣體為單原子分子,臭氧(O3)為三原子分子。

48.酸不穩定,一般對應的鹽也就一定不穩定。

不一定:比如,碳酸不穩定,堿金屬的碳酸鹽卻是穩定的。

49.醇類經緩慢氧化一定生成醛。

不一定:醛還可以繼續被氧化成酸。

50.醇在一定條件下氧化成醛。

不一定:如果羟基不在碳鍊一端的醇,則不能氧化成醛。

高考化學常考點易錯點(高考化學的68個易錯點)4

51.化學性質相似的物質一定是同系物。

不一定:乙烯、乙炔都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退色,但不是同系物。

52.凡是叫“酸”的都一定是酸類物質。

不一定:石炭酸叫“酸”,但它不屬于酸類,而屬于酚類。

53.分子組成相差一個或幾個CH2原子團的物質一定是同系物。

不一定:如乙烯與環丙烷相差一個CH2原子團,但它不是同系物。

54.一般弱酸鹽,除它們的鉀、鈉、铵鹽外都一定不溶于水。

不一定:有機物醋酸鹽一般都溶于水。

55.如果烴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相同,則一定是同一種烴。

不一定:乙炔和苯符合上述條件,但不是同一種烴。

56.凡是具有固定組成的有機物都一定是分子晶體、非電解質。

不一定:比如乙酸鈉是離子晶體。

57.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一定含有醛基。

不一定:果糖能發生銀鏡反應,而它是多羟基酮,不含醛基。

58.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一定是醛。

不一定:葡萄糖、甲酸可以發生銀鏡反應,但它們卻不是醛。

59.每種物質分子都一定有固定的組成和分子量。

不一定: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卻沒有固定的組成和分子量。

60.電離時隻能電離出唯一的陽離子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指示劑變色。

不一定:水、苯酚都符合上述要求,但它們都不能使指示劑變色。

高考化學常考點易錯點(高考化學的68個易錯點)5

61.離子的核外都一定有電子。

不一定:H+的核外沒有電子。

62.同周期的主族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一定減弱,非金屬性一定增強。

不一定:第一周期不存在上述變化規律。

63.第五、六、七主族的非金屬元素氣态氫化物的水溶液都一定顯酸性。

不一定:H2O呈中性,NH3的水溶液顯堿性。

64.金屬性強的元素形成相應的堿的堿性一定強。

不一定:比如,鋁的金屬性比鐵強,而Al(OH)3顯兩性,Fe(OH)3顯堿性。

65.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不一定:比如,AlCl3是共價化合物。

66.試劑瓶中藥品取出後,一定不允許放回原試劑瓶。

不一定:取用剩餘的鉀、鈉等應立即放回原瓶。

67.使用膠頭滴管或移液管時,一般滴管一定不應伸入試管内,更不準接觸容器或試管内壁。

不一定:若制Fe(OH)2白色沉澱時,要把滴管伸入試管内,以防被空氣中的O2氧化成Fe(OH)3紅褐色物質。

68.在電化腐蝕時,活動性較強的金屬一定先遭受到腐蝕。

不一定:也有例外,如鋁鐵合金,往往是鐵先遭受腐蝕,這是因為鋁表面有Al2O3簿膜起了保護作用的結果。

高考化學常考點易錯點(高考化學的68個易錯點)6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高考必知的68個易錯點,大家趕快收藏記憶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