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學科網成卷七年級下語文半期試卷

學科網成卷七年級下語文半期試卷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7 01:00:43
初一語文蘇教版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17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120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将自己的姓名、考點名稱、考場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

3.答選擇題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标号塗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幹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寫在答題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題區域内的答案一律無效,不得用其他筆答題;

4.考生答題必須答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和草稿紙上無效。

第一部分

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題。

據說下雨的時候看姑蘇會更接近她的靈魂,春綿、夏暴、秋瑟、冬冷,無論哪種情行下,雨水會洗出水鄉的原色,或濃或淡,或疏或密,都有着姑蘇的線條和yùn( )味。yōu( )然流淌的小河、挂着鳥籠的臨水露台、帶點jīn( )持感的青石闆路、體态大到與小街不成比例的老樹、滿臉褶皺而表情淡然的阿婆,與我們溫暖相遇。一場雨,讓姑蘇退回到時間的更深處。慢下來,人不多,獨白與níng( )望,出神或沉緻,不再是一個夕日的夢。

圖l《厚度決定高度》(上圖中也是這六個字) 如圖《閱讀成就夢想》

【材料三】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下表是某同學搜集到的本校學生閱讀情況:

學科網成卷七年級下語文半期試卷(初一語文蘇教版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1

【材料四】針對數字化閱讀越來越普及的現象,專家們各抒己見:

徐升國(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數字閱讀基本以淺閱讀、碎片化閱讀為主體,閱讀的主要内容并不是電子圖書,而是一些相對輕松娛樂、篇幅較短的文章等。這跟數字閱讀主要載體——手機自身限制有關,屏幕小,相對而言很難進行深度、長篇的閱讀。綜合起來看,紙質書能提供系統的、體系化深度閱讀,目前并沒有好的數字閱讀載體可以實現替代。

嚴鋒(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數字閱讀時代後,所有過去閱讀不能發生的地點和時間,現在都被閱讀搶占過來,所以整體來看,人的閱讀時間是增加的,隻是媒介變了。電于閱讀不僅在量上迅速擴展,在質上同樣是提高的,它走出了過去傳統、封閉的閱讀空間,人更容易接觸到關于書的推薦信息,專家薦書、社交媒體薦書也都開始成為日常。電子閱讀使得人在不同閱讀材料、對象間穿梭跳躍,完全打破了書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10.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項是( )

A. 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期刊的閱讀時長有所增加,紙質媒介的閱讀時間整體較短。

B. 由“某中學學生閱讀調查表”可以看出,近年來這所學校喜歡閱讀的學生人數逐年增長,并且喜歡紙質閱讀和喜歡數字化閱讀的學生人數同步大幅增長。

C. 徐升國認為數字閱讀的主要内容是一些相對輕松娛樂、篇幅較短的文章,很難進行深度、長篇的閱讀。

D. 嚴鋒認為數字閱讀在質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數字閱讀使讀者和書的關系突破了傳統閱讀的限制,是一種創新。

11. 假如你是學生會宣傳委員,請從材料二提供的圖片中選擇一幅作為學校“讀書日”活動的宣傳畫并說明理由。

12. 請根據上述材料内容,談談你對未來數字化閱讀與紙質閱讀發展趨勢的看法。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空屋

唐池子

①老家花灣的祖屋空了,成了花灣最後一幢空屋。

②我家祖屋是爺爺買下來的。木結構的老宅子,古老寬闊。宅子後面是茂盛的竹山林。當年爺爺憑精湛的木匠手藝,賺了一筆錢,渡過河買下宅子安家花灣。

③等我們出生長大,宅子已至暮年。記得我上初中那會,外面落大雨,屋裡落小雨。下雨天第一件事是四姊妹拔腿飛奔找盆接漏雨,媽媽則冷靜自若地指揮。

④好多次媽媽和父親商量蓋新房,父親不響;媽媽找父親吵,父親還是不響。

⑤最後父親攤了自己的底牌:“造屋不如育人,唐家的每分積蓄都得花在孩子的教育上,任何人不能動一分。生活再艱難,咬咬牙就過去了,孩子的教育絕不許吃虧。”父親說話時眼光一一掠過我們,“記住爸爸的話,隻要你們有志氣讀,我就有能力供你們讀,就是讀到外國去,爸爸也認。”

⑥爺爺留下的老宅子雖然老舊,但給童年留下許多珍貴的記憶。兩條家蛇曾與我們共居一宅多年,我的小說《花灣傳奇》就是寫這段記憶。木結構的房子與自然契合,我在老宅子的幽深神秘裡,聽見天地萬物呼吸的聲音:結蜂窩長綠藓開野花的牆壁,擺嘎吱嘎吱紡紗機的黑閣樓,蹲在青石闆、老用那雙黃寶石眼睛仰着沒脖子的頭呆呆望我的老蟾蜍,春天從黧黑瓦上冒出來、撐把帶仙氣小傘的潔白菌類……老屋中很多很多細節,像撈刀河的水,滔滔流動在我的血脈裡。

⑦我上高中時父母實在是無奈生計艱難,把一片房出租給釀酒夫婦。到我上大學時,房子不再出租,基本恢複到原先的樣子,隻是老屋已經千瘡百孔。

⑧我上大三那年,發生了大改變。從深圳打工的弟弟,回來提出要起新屋,而且要起那種兩層的洋樓。在爸爸反時前,弟弟掏出了他的設計圖紙,還有五萬現金。那是弟弟挖到的第一捅金。精幹的弟弟,首先讓全家人實現了多年的夢想,住上了新洋房。

⑨這幢房子完全改變了爺爺老宅子的結構,煥然一新。那時鄉村還很少套間洋房,房子建好後,成了花灣最漂亮的房子,人人羨慕不已。父親很有些得意,下雨時,把左鄰右舍喊攏到院子裡坐,幾排木靠背椅,一張大圓桌,邊飲新茶嗑瓜子邊看雨花落,那場面好像他們正喜洋洋欣賞一場雨幕電影。

⑩可惜辛勞了一輩子的父親,沒在新樓裡住上多久,就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突然離世。父親雖然走了,一家人的心卻貼得更緊了。這些年弟弟挑起大梁,承襲父親精益求精的精神繼續修整老屋的環境。節假日,大家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盡享鄉情親情。

⑪然而花灣已經不再是花灣。去年以來,鄉路變得越來越窄,鋼鐵機器不分晝夜在附近挖掘施工,稻田和房屋已尋不着蹤影,花灣變得面目全非了。

⑫媽媽再不舍,也終是同意搬離。“你是花灣最後一幢空屋,是花灣人對故鄉最後一點念想,能多留一天就多留一天哦。”搬家時媽媽眼淚汪汪轉頭低聲囑咐空屋。

⑬我這次回老家,就是為了去看花灣的空屋。

⑭即便是站在隔着院子的大門邊,我感覺自己依然聽見了空屋的心跳,噗咚,噗咚,噗咚。雖然祖屋空了,感覺卻是滿滿的。這裡盛着我們一家四代人多少幸福的記憶和愛!

(選自《文彙報》2019年5月27,有删改)

13. 說說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14. 母親要蓋新房,和父親商量,甚至找他吵,父親都不響。可是新屋落成後,“父親很有些得意”,請分析父親前後的行為是否矛盾。

15. 文中兩處畫線句都是寫下雨時家人在祖屋中的活動,有何作用?

16. 文章題為“空屋”,卻用了大量筆墨寫老屋及新屋,試探究這樣寫的意圖。

第三部分

17.作文。

生命中常會面臨告别,告别親友,告别家鄉,告别幼稚,告别一段生活……你曾經告别什麼?

請以“那一次,我告别 ”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題目補充完整,然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②除詩歌、劇本以外文體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現(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