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職場,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職位越高,越是話少?哪怕性格開朗的人,一旦走上領導崗位,也會逐漸變得“惜字如金”。
如果有人認為領導這是在“擺譜”,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視角不同,所以眼中看的也完全不同,并非當上領導之後不願意再多說,而是不能多說。
之所以領導不能多說,主要是考慮到以下四點原因,如果了解這些,更容易拉近與領導之間的關系,點到為止,大家心知肚明,領導會覺得你看得懂“眼色”,有“悟性”,對你一定另眼相看。
一、“風向”導緻不能說
俗話說得好,領導動動嘴,夥計跑斷腿。越是大的領導,說話越代表了“風向”,許多職場人都懂得察言觀色,提早為下一步工作做出打算。
比如,領導表揚某位同事,或者是批評某位同事,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這位同事在做事中的情況就會不一樣,尤其你是在競聘前後更是如此。
越是職位高的領導,就越不能輕易說話,本來隻是随意一說,結果就會被下面的人過度解讀,導緻很多事情會向不應該的方向發展。
記得有一次總裁表揚了一位精心做培訓的培訓師,其實大家都很優秀,隻是恰巧看到這位同事而已,當時總裁不經意的表現,後來這位被表揚的培訓師迅速得到了公司的認可,迅速提拔,結果做企業文化的培訓師被提拔成了跑業務的負責人,結果可想而知。
職場人的行為準則是“趨利避害”,所以當領導說的話,總會被“有心人”過度解讀,有時會讓領導陷入被動,尤其是涉及“利益再分配”的時候,很容易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二、語言容易暴露内心
如果說察言觀色隻是初級水平的話,那麼洞察内心則是高級水平,通過一個人說話的内容,或者通過一個人說話的口氣來判斷内心的想法。
古人雲:“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任何人都不願意被窺探到内心,更何況是身居高位的領導。說話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也是暴露内心想法的途徑。
有些人領導總是管不住嘴,很容易被下屬或者競争對手窺探到内心的想法。身在職場不能說是步步危機,但也必須要小心謹慎。
越是職位高的領導,被關注得越多,無論是謀劃崗位的競争對手,還是下屬都在以各種方式來了解領導内心的想法,往往這些人更容易成為領導的“威脅”。
所以,職位越高的領導,看得多,聽得多,說得少。越是話少的領導,越容易讓人敬畏,至少在判斷不清領導内心想法時,不敢貿然行事。
三、“說話的分量”導緻不能多說
領導因為自身的地位原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要比其他人更有分量,因為領導手中握着是權力,能夠支配更多的客觀物質條件。
試想一下自己身邊的人,越是權力大的領導,越是話少,那些一天到晚表态的領導,要麼是手中權力不大,要麼就是基層管理者。
越是職位高的領導,越不能多少,說話的分量決定了執行的強度。如果一個領導唠叨沒完,就失去了重點,讓下屬不知道到底該向哪個方向做。
領導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下屬産生影響,一旦不注意自己的話,很容易産生“權力輻射混亂”,導緻下屬失去方向,甚至會使下屬之間各自以自己的理解做事,導緻無法形成合力。
這就像上學時老師劃重點一樣,如果整本書全部是重點,其實沒劃重點是一樣的,也就是失去了劃重點的意義。
四、“管住嘴”才能“立住威”
人們總是對未知的東西産生“敬畏”,一個藏不住話的領導,很難讓下屬“敬畏”,因為領導的底細已經都被“話多”判斷的十之八九了。
缺少了那份神秘感,“敬畏”也會少很多,職位再高的領導也是人,總是有自己的優缺點,雖說能從說話、做事中判斷出,但最直觀的還是在語言交流中。
尤其是對于新上任的領導,領導觀察下屬的同時,下屬也在觀察領導,有些領導急于做事,急于表達自己,結果導緻的就是“立威”不足,令不能行,禁不能止。
人們對未知總是會小心翼翼,一旦熟悉起來就才會放得開,人與人之間未知的産生就是“管得住嘴”,說多了解得就多,了解得多“敬畏”就少。
有些領導急于表達自己,和下屬打成一片,都成了好哥們兒,遇到急難險重的任務時,這種矛盾就會特别顯眼。所以,作為領導,管得住嘴才是最佳立威的方式。
寫在最後
行走職場,清晰地了解了領導的沉默寡言的原因,就應該知道該如何與領導相處,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不要刨根問底,注意與領導之間的分寸感,領導自然會明白你看得懂“眼色”,有“悟性”,也會對你另眼相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