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取名字的幾個原則

取名字的幾個原則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14:52:58

來源:安徽财經網

取名字的幾個原則(取名不隻是私事兒)1

靈感 王恒/漫畫

近年來,随着社會價值日益多元,父母給子女自創姓氏、取名愈加新奇的現象開始增多。不久前,兩位名叫“春秋戰國”和“長弓莫及”的大學生,就因姓名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更有甚者,還有人因姓名問題引發了官司。典型的如“北雁雲依”案,此案焦點在姓氏。父母以“北雁”為姓、“雲依”為名,為女兒申請姓名登記,但被公安機關拒絕。(12月29日《光明日報》)

近年來,一些家長在給孩子取名時過于“創新”,沒有按照中國傳統的姓氏和取名方式行事,從而鬧出了不少的紛争。姓名雖短,個中卻蘊含着精深的法理。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名不正則言不順”。這雖然與給孩子取名沒有關系,但如果給孩子取名過于“創新”,既不符合法律又不尊重中國的文化傳統。這不僅與傳統文化習俗相關,也牽涉到國家法律規範和姓名登記管理秩序。

僅憑個人喜好和願望在父姓、母姓之外選取其他姓氏或者創設新的姓氏,從法律上來講,不屬于民法通則、婚姻法司法解釋規定的“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也就是說違反了公序良俗,有違中華傳統文化和倫理觀念。另外,姓名要跟随每個人終生,一旦取了不太靠譜的姓名,可能讓人有點莫名其妙,在以後的生活中可能經常被人議論甚至嘲笑,會影響孩子的生活和成長。

姓名既是新生兒人格尊嚴的起點,也是成年人重塑人格的轉折點,更是一位新生公民與國家産生法律關系的出發點。老子在《道德經》中對于“名”有非常精辟的論述,他寫道:“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取名雖然是個人私事,但也不能由着性子來,應遵從中國的文化傳統,從傳統文化設置的語境中去寄寓父母對孩子一生的期許,可能更能傳遞父母之愛,也更容易為社會所接納,畢竟人是社會的人,每個人的姓名不僅僅是給自己使用的,也是給其他人使用的。取名隻有遵循文化傳統,尊重社會,尊重别人的感受,才是一個負責任的家長。

胡建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