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邵文
世界上公開的第一台百億億級超級計算機出現——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超級計算機Frontier,其打敗霸榜兩年的日本富嶽(Fugaku)成為新任榜首。
當地時間5月30日,在ISC 2022國際超級計算大會公布的第59屆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顯示,美國“Frontier”以明顯優勢問鼎第一,日本RIKEN計算科學中心的“富嶽”跌落第二,第三為芬蘭CSC數據中心的“LUMI”。
不熟悉的人可以将Top500榜單粗略理解為“世界上最快的500台超級計算機列表”(對于那些提交結果進行排名的超級計算機來說)。此次的榜首Frontier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這是第一個在HPL基準測試中獲得1.102 Exaflop/s 分數的超級計算機,真正超過了1 exaflop(E級)的門檻。
“雖然考慮到富嶽的理論峰值事實上高于一個exaflop,也有理由将該系統稱為‘exascale機器’。但是,Frontier是唯一能夠在HPL基準測試中證明這一點的系統。”Top500榜單組織者寫道。
對于1.102 Exaflop的分數,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主任Thomas Zacharia媒體預先簡報會上說,“0.1也不能被打折,每個0.1代表100 PFlops,很容易四舍五入而不去想它,但每個小數點都代表着巨大的能力。”
有史以來的最強超算意味着什麼呢?即把排在其後的7個超級計算機算力相加,也還是不如一個Frontier(8730112個内核)。第二名富嶽以7630848個内核獲得442 PFlops的HPL基準分數,不超過Frontier的一半;第三名LUMI則用1110144個内核實現151.9 Pflop/s。
第一名的Frontier、第三名LUMI及第十名Adastra都基于HPE的全AMD Cray EX平台,使用第三代Epyc CPU和Instinct GPU,似乎顯現出某種技術趨勢。
雖然Frontier打敗富嶽在HPL基準分數達到exascale狀态,但原本還有許多人預計效率導向的富嶽能保持其在環保程度上的排名。但是Frontier不僅成為了已知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也是最環保的。在每瓦52.23 gigaflops的情況下,該系統的測試機Crusher 的性能也超過了日本的Preferred Networks MN-3系統,在Green500上領先。
ORNL實驗室主任Thomas Zacharia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世界上最快的機器也是最節能的,這一事實簡直令人驚歎。”
近年來,多有人認為美國在超級計算方面的能力逐漸走弱,但在此次的Top500榜單中,美國在前十名中占據了第一、第四、第五、第七和第八名。
進入前十的兩個中國超級計算機為:神威·太湖之光(93 Pflop/s)排名第六,天河二号則以61.4Pflop/s位列第九。
總的來說,在上榜超算數量上,中國仍為173台占比34.6%,繼續位列榜首。美國則從上期的150台下降到127台位列其下,占比25.4%。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占了TOP 500榜單總數的60%。日本、德國、法國分别以34、31、22台位列前五。
而在總性能排行榜上,美國占總算力的47.3%,以較大的優勢占據首位。日本以14.3%的占比位列第二,中國則以12%位列第三。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丁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