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關于地震,人們除了關注主震,還會在意餘震的相關知識。最近小編有些朋友想來咨詢一下,餘震一般在第一次地震後多久?餘震大小有規律嗎?
餘震一般在第一次地震後多久
餘震一般在第一次地震後一小時、一周甚至一個月都有可能發生。一般主震發生或餘震發生不久,往往在幾分鐘之内。越靠近主震,餘震越多,平均強度越強。随着時間的推移,餘震越來越少,平均震級逐漸降低。一般主震過後,最快幾分鐘内就會出現餘震。
餘震是主震後接連發生的小地震。餘震通常發生在地球内部主震發生的同一個地方。通常一次主震之後會有一系列餘震,餘震的強度一般比主震小。餘震會持續幾天甚至幾個月。
餘震大小有規律嗎
通常的情況是一次主震發生以後,緊跟着有一系列餘震,其強度一般都比主震小,餘震一般在集中在與主震相同的同一發震斷層上。
餘震是在主震之後接連發生的小地震,餘震一般在地球内部發生主震的同一地方發生,通常的情況是一次主震發生以後,緊跟着有一系列餘震,其強度一般都比主震小,餘震的持續時間可達數月,甚至上百年。
美國地球物理學家發現,“餘震”的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動态”地震波的沖擊,而不是原先認為的緣于地震引發的斷層附近的地殼重整。
地震最容易造成什麼傷害?怎麼救護?
全世界每年發生的 5 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大約 1000 次,而其中真正能導緻大面積房倒屋塌的特大地震平均不到 1 次。近些年修建的樓房,都是嚴格遵照當地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設計的,基本能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但是即便房屋不倒,在 5 級以上的各種破壞性地震中,各種墜落的廣告牌、電線杆、樹木、磚瓦、外牆裝飾、玻璃碎片、室内吊頂燈等,仍然會導緻大量的人員受傷。傷害中各種骨折占第一位,軟組織損傷占第二位,擠壓綜合症是第三位。采用正确的救護方法,可以減輕傷害,挽救生命。
1、妥善處理傷口擠壓傷時,應設法盡快解除重壓。
遇到大面積創傷者,要保持創面清潔,用幹淨紗布包紮創面,懷疑有破傷風和産氣杆菌感染時,應立即與醫院聯系,及時診斷和治療。
對大面積創傷和嚴重創傷者,可口服糖鹽水,預防休克發生。
極度衰弱及低血容量的患者要補充能量及擴充血容量,休克傷員取卧位,對伴有胸腹外傷者要迅速護送轉至醫療單位。
2、止血、固定砸傷和擠壓傷是地震中常見的傷害。
開放性創傷,外出血應首先止血擡高患肢,同時呼救。對開放性骨折,不應作現場複位,以防止組織再度受傷,一般用清潔紗布覆蓋創面,作簡單固定後再進行運轉。
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進行固定。并參照不同傷勢、傷情進行分類、分級,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3、呼吸心跳停止者,在現場立即進行心肺複蘇,重傷者如呼吸、心跳停止及大出血、頭痛、内髒受傷者應優先搶救。
4、同時要預防破傷風和氣性壞疽,并且要盡早深埋屍體,注意飲食飲水衛生,防止大災後的大疫。
傷口裡甚至卡在身體裡 (尤其是穿入軀幹的大型異物),千萬别取出來,拔出來可能會讓出血更嚴重。保持制動,盡可能以原樣轉運到附近醫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