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發現有人說話時聲音嘶啞,大多數人認為就是“感冒了”,或者這幾天沒喝水“上火了”,過幾天就會好,但在耳鼻喉科大夫看來,這就是機體某些疾病給我們的提示,這是發聲器官聲帶的特有症狀,有時是某些嚴重疾病的首要表現。
什麼疾病會引起聲音嘶啞呢?
1. 聲帶小結或息肉:是聲嘶常見原因,治療以手術為主。
2. 先天畸形:如喉蹼,一般出生後即有聲嘶表現,需手術治療。
3. 急性炎症:如急性喉炎、白喉。聲嘶、發音無力為其主要症狀,治療以藥物為主。
4. 慢性炎症:如慢性喉炎,發音粗糙音調低下為常見症狀,一般治療療程較長。
5. 良性腫瘤:如乳頭狀瘤、澱粉樣變,治療以手術為主,但易複發。
6. 惡性腫瘤:喉癌的聲嘶為進行性,最後可完全失音,屬于喉部嚴重病變,治療越早越好。
說話“啞嗓子”?不容小視!
聲音嘶啞較為常見的原因為聲帶小結或息肉。聲帶息肉為慢性喉炎的一種類型。多由慢性喉炎發展而來,多有長期用聲不當或用聲過度。一般發生于一側聲帶的前中部的邊緣,呈灰白色,表面光滑,多為一側單發或多發,有蒂或廣基,常呈灰白色半透明樣,或為紅色小突起,有蒂者常随呼吸上下移動,大者可阻塞聲門發生呼吸困難,影響發音。位置多位于聲帶前中三分之一交界處,起病緩慢,聲嘶早期常呈間歇性,繼而多呈持續性。喉内時有粘痰,多無咽喉疼痛。巨大的聲帶息肉可有喉喘鳴和呼吸困難。聲帶息肉的主要症狀是聲音嘶啞,如果息肉組織含小血管比較多的話,還可能有咳嗽帶血的症狀。通常慢性喉炎聲嘶的症狀是反反複複,而到聲帶息肉形成以後,聲音嘶啞就呈現持續性的了。當聲帶息肉體積較大時,可能會出現呼吸受到影響,但是一般不會發展到那種程度。聲帶息肉從形态學上可以分為單發性,多發性的,帶蒂的和基底比較廣的廣基性的。息肉好像是去了皮的葡萄一樣,如果含血管多會呈現紫紅色。一般情況下,在門診做一下間接喉鏡或纖維喉鏡,大部分可以得出診斷,但是,要作最後診斷,必須依靠病理檢查報告結果。
聲帶小結常發生于兩側聲帶前、中1/3交界處的遊離邊緣,呈對稱性的結節樣小突起,色白,質較硬。多因發聲不當或發聲過度引起。發聲時兩側小結接觸,使聲門留有縫隙,而至聲嘶。
總之,如果出現聲音嘶啞,口服藥物治療一段時間仍有症狀,請您一定到正規醫院的耳鼻喉科檢查一下,明确病因,以免耽誤您的身體健康!
作者:紀廣濤
編輯:張妙娴
校對:劉 岩
審核/主編:張海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