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深冬的雲端之城周甯,撲面而來的是高山生态獨特魅力和湧動着的蓬勃脈動——
在李墩,周甯不鏽鋼深加工産業園内焊花四濺,熱火朝天;在泗橋,天藍藍花卉基地内,杜鵑花靜谧地吸取能量,等待來年開春的綻放。一動一靜之間盡展周甯産業科學布局呈現出的高質量發展新态勢。
在浦源,豐富的紅色旅遊文化資源吸引八方來客,文旅融合增加了群衆綠色增收的新渠道;在七步,全市首個抽水蓄能電站周甯抽蓄電站500千伏系統倒送電圓滿完成,綠色發展為紅色老區注入新動能。這一紅一綠之間,聽到了周甯争當“山區綠色經濟走廊”主力軍的铿锵步履。
周甯抽水蓄能電站500千伏系統倒送電圓滿完成
近年來,周甯始終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對甯德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紮實做好“六穩”“六保”,統籌推進“五促一保一防一控”,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甯德篇章貢獻周甯力量。
綜合實力逆勢攀升
作為山城小縣,周甯縣科學定位、精準發力,實現了綜合實力的逆勢攀升,一組五年來的變化數據最有說服力:
地區生産總值由52.87億元增至90億元,增長了69.2%;縣級财政績效管理綜合評價連年進位,從全國第1084名、全省第51名躍居全國第17名、全省第1名……
逆勢攀升的動力來自于産業的高質量發展。周甯始終牢記“多上幾個大項目,多抱幾個‘金娃娃’”囑托,深度對接甯德迅猛發展的四大主導産業,引進了周甯不鏽鋼深加工産業園項目,開啟了築夢百億工業産值的高光時刻。該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産。
“目前不鏽鋼(新型材料)深加工産業園一期共有35家企業動工建設,其中14家企業建成投産預計全年産值實現6億多元。下一步,将加快青山鋼管總部經濟、浙江銀海萬向醫療器械、盟信物流園等産業鍊延伸項目動工建設。”周甯縣甯福工貿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林峰說。
周甯不鏽鋼(新型材料)深加工産業園
俗話說,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周甯還搶抓衢甯鐵路通車的曆史機遇,對接新能源汽車産業,站前工貿科技園應時而動,拔地而起。項目一期項目安征遷任務全面完成,土石方工程等基礎設施啟動建設。
不僅如此,山海協作産業集中區加快推進,立源棉紡首條生産線實現投産,花卉組培樓主體工程建設完成;梨坪鑄造小微園完成12個标準廠房建設,10家傳統鑄造企業實現“退城入園”、轉型升級……一個個項目彙聚起山區小縣大跨步的強勁動能。
山城引來金鳳凰,背後凝聚的是周甯幹群渴望跨越發展的幹勁和闖勁。近年來,周甯強化“一把手”招商、“小分隊”招商,制定招商引資獎勵辦法,推行每季度“集中簽約 集中開工”,全年簽約項目15個,協議總投資38.8億元。項目建設掀起熱潮,成立項目“前期辦”,建立三級審批服務會商機制,新增“五個一批”項目122個,總投資93.8億元。
今年以來,更是紮實開展“三比三賽”“百日攻堅”等活動,19個省、市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6.3億元,占年度計劃101%。總投資67億元的抽水蓄能電站首台機組即将并網發電,為華東電網增添了巨型“充電寶”。
逆勢攀升的有底氣,營商優化有成效。“周甯為我們營造了良好投資環境,從前期到後期,一直積極協調解決各類問題,幫助我們盡快建成投産。”盟信集團副總孫朝晖說。
近年來,周甯改革活力加速釋放,“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一趟不用跑”事項占比提升到89.2%,行政審批服務事項提前辦結率達90.4%。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穩步實施,試點推進國企薪酬制度改革和“一企一策”經營業績考核。還通過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百日攻堅行動,企業開辦、政務服務、獲得用水、繳納稅費等指标達到先進水平。
生态優勢日益彰顯
衡量經濟發展是否高質量,是否堅持綠色底色是核心标準。走進周甯不鏽鋼深加工産業園,處于最南端的工業廢水處理站正穩定運行,實現工業廢水零排放。該項目不僅個頭大、顔值高,氣質佳,成色更是好。
作為國家重點生态功能區,“天藍、地綠、水清”是周甯最大财富、最大優勢、最大潛力。30多年來,全縣上下牢記“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的殷殷囑托,堅定不移走“生态優先、綠色發展”道路,紮實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國家生态文明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生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水青山正加速轉化為“金山銀山”。
鯉魚溪安全生态水系
周甯加大力度推進造林綠化、森林撫育、封山育林工作以及“綠盈鄉村”建設。五年以來,累計治理水土流失4.5萬畝、植樹造林2.6萬畝、森林撫育9.4萬畝。
治山也要理水。該縣累計投入水治理專項經費5.37億元,逐步推進全流域水系治理,在全省率先采用EPC O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在全市率先提出并實施“民間河長”做法,完成改廁6331戶、改水132個建制村,新建及改造污水管網40.28公裡……一系列舉措落地見效,全縣54條河流水質綜合合格率達100%,河湖長制工作考核連續四年居全市前列。
如今,周甯綠色家底逐年厚實,生态名片愈發耀眼。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2.96%,獲稱“福建省森林縣城”“福建省園林縣城”;全年空氣質量優良比例達100%,空氣狀況指數連續三年全市第一,五年來穩居全省前五;成功創建3個國家級生态鄉鎮、5個省級生态鄉鎮、26個省級生态村、100個市級生态村。
工人們對多肉種苗進行篩選
好生态帶來好生活。走進七步鎮後洋村黃振芳家庭林場,7000多畝林場綠樹成蔭下,壟壟土地種滿了芍藥、黃精等中藥材。
30多年前,年逾半百的後洋村村民黃振芳開墾荒山植樹造林,帶領全村人掀起了造林熱,讓後洋村座座“荒山”變成“青山”。30年多後,後洋村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積極探索林旅融合的産業化發展模式,和諧牧業、三杉花卉、林下中草藥種植等“綠色”産業紛紛“湧入”後洋,推動村民增收緻富,“青山”變成了“金山”。2020年,後洋村村民人均收入達2萬元。
陳峭曬秋
如今的周甯,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成效顯著,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生态環境類指标全面達标,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水質綜合指數、空氣質量位居全省前列。
逐綠奮進後勁足。冬日暖陽下,周甯縣“三庫”生态文明學習實踐基地——黃振芳家庭林場格外迷人,周甯縣七步鎮20位新任村主幹齊聚一堂,深入鄉間、林裡,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了解“三庫”綠色生态理念,上好“履新第一課”。
今年以來,“三庫”生态文明學習實踐基地建成投用,全省首個“林業生态文明實踐基地”落戶周甯,成功創建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生态影響力不斷擴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智慧建管典型案例在全國數字峰會上展播,全省現場會在該縣舉辦。周甯國有林場完成全市首筆碳彙排放交易,走出了一條“不砍樹、也能緻富”的新路子,周甯的生态優勢日益彰顯。
鄉村振興深入實施
2020年4月份,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發布公告,同意周甯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标志周甯正式脫貧“摘帽”了。
年過九旬的黃振芳激動地說:“30多年前,造林緻富造就了一段‘山雞飛上鳳凰台’的佳話,整個周甯縣都脫貧了就是‘山窩裡要飛出金鳳凰’,真是讓人高興。”
通過高質量打好打赢脫貧攻堅戰,周甯3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497戶519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順利脫貧,将貧困縣的“帽子”永遠存入了“曆史博物館”,也掀開了周甯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快馬加鞭未下鞍。周甯縣積極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統籌推進各專項重點任務落實,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寒冬時節,周甯卻花香正濃。在甯德向山蘭園萌源基地内,工人正忙着打包、裝箱大花蕙蘭盆栽。而另一邊大花蕙蘭直播間内,主播正為網友們介紹着一株株品種多樣、花姿豔麗的大花蕙蘭盆栽。
主播為網友介紹大花蕙蘭盆栽
2019年該公司落戶周甯,3年來共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在浦源鎮、七步鎮、李墩鎮建設大棚,種植面積近200畝。同時,該公司組培樓正與山海協作産業園同步推進,建成後,該公司将在周甯實現花卉培育、種植和銷售一體的産業鍊。
“花卉産業是一個朝陽的産業,希望通過我們在幾個鄉鎮的試點運作,把周邊的農民帶動起來,實現‘公司 基地 農戶’的模式發展,進一步帶動周甯花卉産業的發展壯大。”甯德向山蘭園植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尤紅瑩說,該公司作為鄉村振興示範基地及人才驿站,一直緻力于培養職業蘭農,基地現有員工35人,帶動員工每年人均增收4.5萬元。
周甯縣立足豐富的資源優勢,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圍繞“8 1 電商”特色産業,按照“五化”要求,全力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農業農村改革、農業人才培育等各項工作,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周甯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截至目前,周甯縣擁有蔬菜種植面積約3.4萬畝,産量4.4萬噸,産值1.4億元;茶園面積10.77萬畝,茶産業綜合産值達11億元;水果種植面積1.5萬畝,産量1.1萬噸,産值約1.5億元……一個個農業産業風生水起,富了老鄉、美了村莊。
遊客正在采摘火龍果
鄉村振興,不僅要實現“産業興旺”,還要實現“生态宜居”。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周甯謀定而動,把好全域整治“方向盤”,壓緊壓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一把手”責任,構建了主要領導親自抓、部門聯動、上下聯動、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後補等方式,先行抓好“兩高”沿線村、人口聚集村、特色亮點村整治,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以點帶面、全域推進。
坂坑村實施治水改廁、房屋外立面改造、主街道改造提升等項目,在全縣範圍内先行先試探索開展垃圾幹濕分類、廚餘垃圾治肥等工作,村莊面貌煥然一新;紫雲村通過興建荷花池,做好村容“加減法”,依托優越自然條件發展旅遊,做響紫雲土豆品牌;龍住院村紮實開展廁所無害化改造、河道整治、裸房危房整治等,從“髒亂差”轉變成美麗“花村”……衆多村莊舊貌換新顔,為綠水青山添“色彩”。
民生福祉普遍提升
嶄新亮麗的校園外景、功能齊全的活動空間、孩子們在老師的引領下,興高采烈做着各種遊戲……12月10日,走進周甯縣李墩鎮中心幼兒園(新園),歡聲笑語不斷。
該園區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面積2701平方米,總投資900多萬元,多媒體室、廣播室、綜合活動室、保健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相對舊園,新園空間布局更合理,為孩子們提供了多樣化的活動空間,孩子在這裡上學我很放心。”李墩中心幼兒園家長何女士高興地說。
學生在李墩中心幼兒園(新園)開心玩耍
民生連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周甯縣抓好事關城鄉民生福祉的重點領域、重點人群、重點環節工作,不斷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使周甯城鄉更加宜居宜業、更加富有魅力。
就業是民生之本。周甯縣通過建立制度、政策宣傳、開展活動等方式多舉措全力保障企業用工需求。
周甯縣充分統籌推進線上線下公共就業服務,結合縣内企業及甯德市四大主導産業用工需求,積極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月”等專項行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今年來,新增城鎮就業人數80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99%。
同時,周甯縣圍繞“千方百計拓展就業渠道、全方位促進就業創業”這一目标,先後制定出台租房購房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一系列政策,不斷優化就業創業環境。今年來,落實各類惠企政策100多萬元,為企業開展2021年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普惠性)享受返還企業54家604人,返還金額15.79萬元,為4家面臨暫時性生産經營困難且恢複有望的企業發放補貼16.8萬元。
小縣大民生,在财政相比其他縣份體量并不大的情況下,周甯縣民生投入始終保持高比例。近年來,民生領域累計投入資金81.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的84.2%,完成為民辦實事項目145件和77個民生補短闆項目。
實施23個教育補短闆項目,新增學位6930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15.8%。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内防反彈”各項措施,全力推進疫苗接種工作,疫情防控網進一步織密築牢。縣醫院門急診綜合大樓、縣精神康複醫院投入使用,100所村衛生所标準化完成一體化建設。開設39所“長者食堂”,縣社會福利中心、福樂家園等陸續建成。平安建設連續4年位列全市優秀行列,安全穩定形勢持續向好,獲評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省級農産品質量安全縣……一項項民生新政、一樁樁民生實事落地生根,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新畫卷在周甯徐徐展開。
未來五年,是周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時期。市委賦予周甯建設“山區綠色經濟走廊”和“環三都澳—周甯發展軸”等重大使命,周甯迎來了承接産業轉移、發展通道經濟、深化區域合作、升級基礎設施等發展黃金期和重要窗口期。
芹山湖 葉先設 攝
跨越趕超正得其勢,綠色崛起恰逢其時。今後五年,周甯經濟社會發展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圍繞“生态、産業、城鄉”三位一體,實施“西拓南承、呼應灣區”戰略,着力逐綠前行,夯實生态基底;着力綠色賦能,調優産業結構;着力與綠共生,提升城鄉品質,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争當全市“山區綠色經濟走廊”主力軍和“五軸聯動”排頭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周甯新征程。(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鄭文敏 湯文娟 葉曉晖 文/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