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羅永浩在朋友圈發文:請記住董宇輝這個名字。
董宇輝,這個來自陝西農村的“打工人”徹底火了,火到了羅永浩也忍不住點贊的程度。
他不僅讓新東方直播業務出圈,直播間粉絲翻十倍破千萬,更以一己之力帶動公司股票暴漲100%。
出于好奇,我鑽進董宇輝的直播間看了幾天,發現他的直播間彙集了衆生相。
有畢業找不到工作的研究生;有在疫情下經曆團隊解散的企業家;也有一邊給孩子換尿布,一邊搶券的中年人……
每個深夜,他用自己的經曆激勵大家:熬一熬,黑夜就過去了,黎明總會到來。
聽他唠嗑的人,或多或少都從他的直播中得到了共鳴,看到了希望。
當你不想工作了,就去看看董宇輝的直播間吧,或許你會從中獲取一些前行的力量。
01
永遠不要去抱怨工作:熬下去,就能帶來好運。
董宇輝“雙語直播”火了後,有媒體采訪他:“是最近才開始這麼做的嗎?做了多久?”
結果,董宇輝耿直反問:“我都這麼播半年了,你之前沒看我的直播嗎?”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董宇輝他早在半年前就一直用這種方式直播。
但直播間的網友完全不買賬:
“不好好賣貨說什麼英語。”
“我是來買東西的,不是來學英語的。”
“你說這些有什麼用,我隻在意價格。”
他一度覺得自己可能真的不适合搞直播:“以後要是做不下去了,我可能會選擇去支教。”
對于忽然走紅,董宇輝說都是偶然:
“對自己而言,本質原因是厄運來的時候沒有躲,或者沒有躲得過,有一天,好運就會撞個滿懷。”
中國有這樣一句老話:“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如果董宇輝在艱難的時候選擇了放棄,還會有今天的一夜爆紅嗎?
所有的“好運”,其實都是“努力工作,認真生活”的另一個名字。
所以,不要總是埋怨自己運氣不好,隻能做一份沒有意義的工作。
這世上沒有所謂的無價值的工作,讓工作變得無意義的是你日複一日混日子的态度。
也請不要反複内耗,懷疑自己是否适合做某個行業。
行業的天選之子少有,所有的行業專家,都不過是遵循了一萬小時定律。
永遠記住:做好手上的事,笨笨地熬,時間會為你寫出最好的結局。
02
沒有一份工作不委屈,培養“滾刀肉”精神。
看過一句話,你的工資裡,本來就有一部分是支付給你的委屈費。
每個試圖努力生活的人,都受過工作的委屈,都挨過生活的耳光。
在董宇輝還沒火前,有人一直盯着他的長相和口音羞辱他,刷屏的都是:
“在說什麼鳥語,找個帥的來直播。”
“新東方難道幾萬員工裡,找不出一個長得好看一點的嗎?”
一開始,他心裡很難受得很抑郁:“像我這樣的臉出現在鏡頭前,對大家都是一種傷害,甚至是一種物理傷害,甚至想走。”
但罵着罵着,他就習慣了:“罵一次你難受,連罵100次,就皮實了。”
到最後,他甚至坦然地用自己的長相編起了段子:
“很難相信大家在6月的清晨進入直播間,來挑戰自己的生理極限。
看着主播兵馬俑一樣的臉型,感受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不公。”
甚至還教人如何學習高情商說話。
他說你眼睛小,你說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他說你長得方,你說陝西人都是這種,貴族的兵馬俑臉型;
他說你長得真難看,你照鏡子你發現,他說得對。我看你怎麼罵我?
調侃完自己的長相,他順勢推銷“和臉型一樣的這口鍋”。
聽過一個詞,叫“滾刀肉”精神,指一個人能耐得住折騰的意志,打不倒,折不斷。
生活不可能一馬平川,工作也不會平坦順利。
我們都需要一顆皮實的心,去對抗生活的難。
就像作家黛西說,當你想做成一件事時,一定要學會:不要臉,頻繁不要臉,堅持不要臉。
隻有讓内心強大起來,屏蔽無用的聲音,專注于工作本身,你才能百毒不侵。
03
沒有一份工作不焦頭爛額,常自省的人才有可能成事。
過去半年裡,東方甄選直播間一直冷冷清清,直播間的人數隻有兩三百人,要是哪天過三千了,就是值得慶祝了。
隻有俞敏洪偶爾空降的時候,直播間才會聚集一萬多人。
董宇輝很感到挫敗和沮喪,時常想放棄:
“為什麼俞敏洪老師來,觀衆人數就能到一萬多,而我在屏幕前就隻有一千人、兩千人?”
但是一覺睡醒,他又會反問自己:“你對這個事情拼盡全力地做到最好了嗎,沒有遺憾了嗎?”
于是他開始反省自己:“不是這個事情做不成,是你不行,是你能力不夠,你得修煉自己的本領。”
開始在自己身上找茬:“是不是用詞不太準确?是不是沒有講清楚産品信息?是不是在鏡頭前沒有控制好表情?”
比爾·蓋茨說,要學會接受不可避免的現實,學着去應付缺陷帶來的問題,并且不為此而抱怨。
這世上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若不及時反省,可能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而時常反省的人,每一步都是向前。
04
沒有一份工作是穩定的,進化自己。
大家都知道,去年關于“雙減”的文件發布之後,教培行業一片哀嚎。
新東方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自然是受沖擊最狠的那個。
股價直接蒸發了90%,關停了自己核心的K12業務,退租了1500個教學點,連桌椅都捐給了學校。
神話隕落。
命運的重錘也向新東方的員工砸下來,6萬人被辭退。董宇輝每天都在送别同事,和他們抱頭痛哭。
這不僅讓我想起王潇的一句話:
“當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時,再也沒有人會笑眯眯地對你說:慢慢來。
你發現你必須得快,還得好,還得從容,你希望一切都能順利完成,你都能勝任,你簡直必須成為一個萬能的人。”
在浪潮裡生存,沒有一份工作是穩定的。
昨天新東方培訓爆火,今天新東方直播帶貨爆火,但培訓行業可以團滅,直播帶貨也可能消失。
再欣欣向榮的行業,也可能一夜之間歸零。
普通人面對時代的潮流,最好的破局之道就是進化自己。
央視主持人王小骞曾公開真正的離職原因:“為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從央視辭職後,她去了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上課,還考了婚姻與家庭心理指導師的認證。
如今的王小骞,出了書、搭建了自己的親子專欄、還在短視頻平台收獲了300多萬粉絲,事業發展得順風順水。
想起達爾文說的:“在叢林裡,最終能存活下來的,往往不是最高大、最強壯的,而是對變化能做出最快反應的物種。”
一個人若找到一份“鐵飯碗”,就隻想吃老本,不再學習,停止奔跑,被抛下不過是早晚的事。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寫:“工作場所是修煉精神的最佳場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就像董宇輝在直播間說的那樣:“人沒有辦法預見未來,人隻能拼盡你所有的努力去創造未來。
工作,是謀生的手段,也是通往未來最好的路。
(文章轉自作者洞見Allerg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