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蘇州園林全文段意

蘇州園林全文段意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4 22:19:26

如果稍加留意,人們就會發現,處在小巷深處大大小小的蘇州園林與陶淵明在《桃花源記》的描述有異曲同工之妙:“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這是古城人家的居住特點,而園林似乎更突出幽隐的含義,往往通過狹長的巷道,才可進入石庫門,且門樓每每低矮,與“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極其相似。進入園内:“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如今的《拙政園》東部還依稀可見這一風貌。我們從《拙政園》園名能夠看出這是陶淵明的“守拙歸園田”。園中的主樓《見山樓》仿佛再現了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優美意境。而《留園》幽靜雅緻的《還我讀書齋》直接引用了陶淵明《讀山海經》中的詩句:“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怡園的《鋤月軒》是雙重用典:源自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園主喜植梅,宋代劉翰《種梅》裡的詩句“自鋤明月種梅花”的詩意在此恰如其分。

蘇州園林全文段意(歸去來兮一一蘇州園林)1

歸隐的文人雅士,利用吳中大地得天獨厚的條件,分水裁山,以詩文構築諸景。不僅再現了陶淵明構想的理想家園,豐富了桃花源美境,更以獨特的、多層次、多角度的方式诠釋了傳統文化的精神内涵。使園林這一壺中天地呈現出仙界般超塵的甯靜與美妙。

不出宅園便可獨享“山水間”的詩情畫意一一置身亭台,氣象彙聚,美景交融,遊目騁懷,寵辱皆忘。一個水際的觀魚台,一座曲橋,看上去隻是應景、古雅,卻大有深意,那裡有莊子“濠梁觀魚”的那份悠然、自在和逍遙;也有“寒江獨釣”遺世獨立的背影。天地有大美,山水有清音,“與誰同坐,清風明月我。”拙政園依山面水的《與誰同坐軒》是蘇轼的扣問與回答。看淡得失,遠離是非,與江河湖山,清風明月相擁,與自己的靈魂相逢。坐下來,看風清雲淡,明月别枝,在緩慢的時光裡,從容的心境中感受:“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州園林全文段意(歸去來兮一一蘇州園林)2

園林隻撷取了大自然江河湖海中的一環,但是卻呈現出非凡的高貴和典雅,因為她的每一個景緻都是詩文興情的結果,具有深遠的意蘊。精美的木質建築與山水、草木完成天地人的美妙對話與共生,其品題正是對生命形态的感悟與理想人格的追慕。

這裡的山是傳說中的仙山,形态是瘦、露、透、皺;這裡的水是上善之水,意态是由來己久的太湖漁隐(網師園),是随遇而安的滄浪之水(滄浪亭),是許由洗耳式的“枕波雙隐”(耦園),是曲水流觞的魏晉風流(留園《曲溪》),是“放取眀月多”的“玉鑒池”水(獅子林)……庭院深深,花前月下,唐詩宋詞的風雅觸及心靈!

蘇州園林全文段意(歸去來兮一一蘇州園林)3

歸隐,是回歸于自然,回歸于豐富的内心,是修身養性,是時光靜好,是一段舒心的日子……

蘇州園林之美是幾千年的文化積累和生态智慧,讀懂她不易,這也是蘇州園林常遊常新的魁力所在。四季流轉,光影變幻,不同的心境,構成多重意趣與夢幻詩境,這充滿詩意的栖居,以豐厚的文化底蘊與藝匠天工而絕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