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要拜谒雨果,最值得 推薦的有兩處地方。一處是先賢 祠,那是法國曆朝曆代國家級名人 英靈安息的地方,雨果以一個作家 的身份,在其身後入居先賢祠,這 是一種莫大的尊貴和榮耀,卻又恰 恰與雨果的地位相符,是讓人心悅 誠服的名至實歸。另一處便是這處 位于孚日廣場6号的雨果故居,雨果 自1832年到1848年6月一直居住于 此,是真正的名副其實的故居。當 然,在巴黎,還有一些地方可以尋 訪到雨果當年的履痕,譬如,那家 位于塞納河左岸的“拉貝魯斯”咖 啡館加餐館,雨果和他鐘愛的小孫 子是那家咖啡店的拉.封丹廳下午茶 餐的常客。再有,就是那條以雨果 名字命名的維克多.雨果林蔭大道, 在那條路上走走,有時也會引得人 無端端地感慨萬千。
當年,雨果在夫人阿黛爾和4個 兒女的陪伴下,在瑪黑老區的孚日 廣場6号二樓安家,一住就是16年。 造物弄人,雨果和阿黛爾的婚姻隻 維持了10年,他們的感情在遷入孚 日廣場6号不久就告破裂,原因是阿 黛爾夫人另結新歡,跟曾是雨果朋 友的一個文學評論家走了。其後入 住孚日廣場6号的是陪伴雨果一生的 情人朱麗葉,雨果的生活重又充滿 陽光和生機,甯靜有序中,又蘊涵 着内心激情的洶湧。那部從1828年 開始構思、1845年動筆創作、1861 年完成、在雨果心頭積壓了30年的 不朽巨著《悲慘世界》,有一大半 的腹稿是在孚日廣場6号形成。作 為與雨果休戚與共50餘年的紅顔知 己,名優朱麗葉功不可沒。雨果的 前妻阿黛爾夫人是位畫家,繪畫是 她和雨果的同好,她也曾為雨果帶 來歡樂、幸福和創作上的靈感,從 故居陳列的雨果親手繪制的阿黛爾 肖像看,她美麗而端莊,矜持而高 傲,我沒有資格評說一位文學巨匠 另一半的感情生活,但我總為人類 感情的見異思遷感到遺憾,無論那 份主動屬于男方還是女方。
位于瑪黑區的孚日廣場是巴黎 最古老的皇家廣場。講英語的人會 把瑪黑(Marais)錯念成瑪萊,瑪黑 (Marais)的法文意思是沼澤,早期塞 納河泥沙漸下,不斷淤積,河道逐 漸變窄,粘稠的沼澤經滄桑變化, 衍變為肥沃的土地,由于緊鄰巴黎市中心和發祥地的西堤島,瑪黑區 的土地自是寸金寸土,十分金貴, 被皇室收入囊中。從查理六世起, 這一帶的建築群就大加翻造,被辟 為行宮,此後曆代國王都曾在此居 住,1605年,那位雄心勃勃的亨利 四世下令改建這座原名叫國王廣場 的方形廣場,最早的的意圖是建設 一個休閑性的商業廣場,後來形成 一個開放型的廣場。當年的廣場上 沒有樹木,也沒有草地,由四面的 建築牆面的數學之美來顯現皇家的 氣勢,啟示人們其中與盧浮宮和凡 爾賽宮一脈相承的美學理念,一位 名叫巴斯蒂特的建築師總攬了廣場 的設計,皇家軍隊的操練和盛典都 在此舉行。
幾乎,廣場上的每一幢 房子都有一段叫人心跳的曆史,譬 如,莫裡哀的成名劇本首次在這裡 以朗誦的形式與世人見面,法國喜 劇的序幕從此揭開;21号是那位權 傾一時的紅衣主教黎塞留從1615到 1627年的住宅;這個廣場還曾接納 過一個名叫巴爾紮克的住戶。1800 年,已是法國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 以後,拿破侖為了向最先向政府上 稅的阿爾薩斯洛林省表示敬意,将 廣場以該省境内的孚日山脈命名, 更名為孚日廣場。廣場的四周是互 相對稱的三層樓房,一共36幢,三 層之上,再加一層閣樓,有點像今 天上海“平改坡”,孚日廣場的建 築一色的紅磚和石頭砌成的牆,斜 坡式的雙層石闆房頂,被建築物環 抱的中間的孚日廣場,其實是一個 公園,有郁郁蔥蔥将廣場合圍的大 樹,有整齊的綠色草坪,有對稱 的4個花壇,有噴泉,也有遊人徘 徊其間,廣場中央則是路易十三的 雕像。也許是亨利四世遇刺早逝, 孚日廣場真正引起人們的注意和重 視,是在路易十三時代,一個人做 的事情,功勞算在另一個人的頭 上,這是古往今來常有的事。 與手握權柄的國王們不同,雨 果為法國赢得了世界性的聲譽,法 國人尊敬他、崇拜他是理所當然的 事情。
1881年2月26日,善于異想天 開的法國人提前為雨果祝壽,這一 天,從政府首腦、内閣要員到普通 的巴黎民衆,人數高達60多萬,浩 浩蕩蕩,從孚日廣場6号雨果寓所的 窗前遊行通過,人們為提前慶賀雨 果80壽辰敬獻的鮮花,在孚日廣場 堆成了一座小山。 1885年5月18日,雨果與世長 辭,全法蘭西下半旗緻哀,舉國上 下,一片悲泣,雨果的葬禮在凱旋 門舉行,民衆從四面八方湧來,痛 哭失聲,來自法國和世界各地的 200萬人排成長列,伴随雨果的靈 柩,走向先賢祠,這是人民發自内 心的隆重國葬,從清晨一直到夜 深,場面的壯觀動人,可以想見。 雨果歸葬的先賢祠門楣上鑲有大 字:“偉人們,祖國感謝你們。” 法國人深埋在心底的愛國熱情,通 常在這種莊嚴的場合,用這樣簡潔 而同樣莊嚴的語言表達出來,言簡 意赅,令觀者動容。為了表示對雨 果的懷念遺迹,巴黎市政府還下達 政令,孚日廣場之内,所有建築物 的外部都不能翻修改造,讓整個廣 場保持原來模樣,不是為紀念亨利 四世和路易十三,而是為了紀念那 位永遠存活在人民心裡的無冕國王 雨果,這也是最讓人揚眉吐氣、最 能體現法蘭西人文精神的地方。
當 年雨果隻是租用孚日廣場6号2樓的 套間,1902年,為紀念雨果百年誕 辰,房子的主人、雨果的老朋友保 羅.莫裡斯将整座建築捐贈給巴黎市 政府,巴黎市政府把各處征集到的 雨果遺物集中到孚日廣場6号的1至4 樓,将這裡正式定名為雨果故居博 物館,對公衆開放。 雨果故居的客廳又名“紅客 廳”,這間寬敞而别緻的客廳,四 周皆飾以紅色,室内陳設精緻,置 身其間,應能想見當年雨果和大 仲馬、巴爾紮克、梅裡美等一代文 豪們在此把酒縱論文學、政治和天 下事的場景,當其時也,室外和風 麗日,藍天白雲,室内飄來縷縷咖 啡芳香,人影綽約,豪氣幹雲,女 主人穿梭其間,粉黛珠光,殷勤喚 客,人生勝場,盡止于此。 三樓的一個展廳又名“中國沙 龍”,紀念館設計者旨在以此體現 雨果和朱麗葉真摯而纏綿的感情生 活。路易.波拿巴政變後,雨果為反 對其獨裁統治,自我放逐到英屬格 尼塞島。
第二年,雨果的忠實女友 朱麗葉也追随而來,并在島上同一 條街上置屋定居,陪伴雨果。後來 中國的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的故事頗 有點與之相像,未知酷愛文學的趙 四是否受朱麗葉精神之感召影響? 為答謝朱麗葉的一片真情,全身滿 溢着藝術細胞的雨果竭盡才思,要 為情侶愛伴打造一個他心中向往已 久的東方的“中國情境”。為此, 他曾制作一系列“中國幻境”草 圖,設計裝飾朱麗葉那個名叫“奧 特維爾.琺裡”的寓所,這組至為珍 貴的草圖現今存放在法國國家圖書 館。在“中國沙龍”裡,人們又重 睹了昔日格尼塞島的情景:朱麗葉 的卧室、客廳和走廊,一路都是雨 果親手繪制的妙趣橫生的中國人物 畫,風格幾可直追明末清初的中國 大畫家陳老蓮輩,卧室裡挂着的是中國式的垂簾和燈籠,中國的工筆 花卉和彩蝶,連椅子也是中國古代 的高背座椅,牆上還挂着一百多隻 中國瓷盤作裝飾。感動之餘,朱麗葉 于1863年8月6日給雨果寫信道:“這 裡充滿你神奇的藝術思想,就像一 座聖潔的殿堂,令我肅然起敬。我 特别欣賞曼妙的卧室裝潢,那簡直 就像一首真正的中國詩歌。”
雨果的偉大還在于他的言行一 緻,雨果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忠貞 不二,對愛情始終如一,雨果本 人,同樣不是書裡寫一套,實際做 一套,他在感情生活上的專一是值 得世人稱道的。這是巴爾紮克們不 能望其項背之處。雨果與阿黛兒 17歲訂婚,20歲成婚,育有三男二 女,雨果對阿黛兒在感情上十分依 戀,這個家庭堪稱幸福美滿。遺憾 的是,一個原該屬于文學家的花花 世界,沒有改變雨果一如既往的情 懷,卻生生地勾去了阿黛兒的魂 魄。1815年後,在著名的岩石城堡 出現了一個文學藝術沙龍,發起人 和東道主是貝爾坦,雨果、柏遼 茲、安格爾和李斯特等都是沙龍中 吸引人們眼球的人物。作為貝爾坦 的多年好友,雨果經常帶着全家來 到岩石城堡,在好客的主人家裡, 他始終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在 城堡裡,他享受着創作的歡樂,又 能經常陪伴夫人和孩子去比埃夫爾 山谷攀岩,去維利埃爾森林散步。
好景不長,樂極生悲,這樣的厄運 居然也降臨到雨果的身上,雨果的 朋友中,有一個叫聖伯夫的文學評 論家,在文學的長河中,這樣籍籍 無名的人物多如牛毛,他曾經圍在 雨果的身邊,獻上一支支贊美的頌 歌,并藉此成為雨果的密友和家中 常客,于是,在雨果家中,也重演 了曆史上屢見不鮮的醜惡的一幕, 這個埃果式的小人垂涎于阿黛兒的 美色并勾引了她,利令智昏的阿 黛兒最後居然舍雨果追随此人而 去,現在想來仍叫人扼腕不已, 忍不住要大聲呼告世人千萬提防 身邊小人!最為感人的還是雨 果,當他知道妻子的不忠和奸情 後,他選擇了寬容,他甚至痛苦 地說道:“我真不知道如何面對我 最愛着的兩個人。”我的天!這就 是雨果,這就是一輩子高揚着人道 主義旗幟的偉大的雨果!這位心碎 的偉大作家還對阿黛兒說:“我對 你的愛比10年前還要強烈,我的阿 黛兒,如果沒有了你,我什麼也不 是,甚至無法活下去。”雖說時隔 160多年,細細回味此話,仍會叫人 心酸欲絕。也許,雨果确實因緻力 于文學創作,一度疏忽了對家庭和 妻兒的顧視,久而久之,導緻阿黛 兒的移情别戀和夫婦關系的危機, 但是有誰聽了那段感人肺腑的愛情 表白後,能不被作家的真摯感情打 動呢?
1831年,是雨果夫婦結婚10 年最後一次歡聚,夏天來了,貝爾 坦向雨果發出了邀請,他們夫婦帶 着孩子們,再一次來到岩石城堡, 這是貝爾坦,也是老天爺為他們創 造的一個機會,阿黛兒似乎暫時擺 脫了夢魇,擺脫了那段該死戀情的 糾纏,在藍天白雲下,在綠樹成茵 的比埃夫爾河畔,她顯得心情特别 舒坦,而雨果就像一個久病初愈的 病人,對眼前的生活十分知足, 他似乎不願多提過去,他提筆寫 道:“這是一個甯靜的山谷,在這 裡,我們過着特别清靜的生活。” 可是,一切都在冥冥中決定,該發 生的注定要發生,第二年,1832 年,阿黛兒終于随聖伯夫而去,那 個連替雨果提鞋都不配的小人,居 然因了這件傷害偉人的醜聞也一舉 成名。上帝畢竟還算公平,第二 年,悲痛之中的雨果與女演員朱麗 葉邂逅,并很快墜入愛河,一顆受 傷的心得到了撫慰,這是雨果之 幸,也是世人之幸。可憐的阿黛兒 不久就嘗到了輕率的苦果,像所有 的好俅之徒一樣,聖伯夫沒有也絕 對不可能給阿黛兒帶來幸福,這對 露水鴛鴦的經濟很快陷入拮據,甚 至到了破帽遮顔,無臉見故人的地 步,阿黛兒挖空心思,制作了一隻 木盒,那木盒唯一的别緻之處,就 是上面刻了4個人的名字,3個是當 時著名的作家:拉馬丁、小仲馬和 喬治.桑,第4個是雨果。
可悲的 是,阿黛兒制作這隻木盒不隻是懷 念,她把木盒拿到街頭去出售,可 歎要價過高,無人問津,一個人, 一個曾經是雨果夫人的女人,到了 這般自輕自賤的地步,她和那位聖 伯夫的境遇已是不言而喻。此事後 來讓宅心仁厚的雨果得知,就請人 代他将木盒買下,這個故事很有點 跟中國馬前潑水的傳說相似,雨果 顯然要比那失意後得意的中國丈夫 仁慈得多。那隻見證雨果真情的木 盒,至今仍陳列在孚日廣場6号。 阿黛兒作繭自縛,無福消受雨 果的厚愛,而雨果在她離去後的50 餘年,隻在朱麗葉身上用情專一, 緻使當年小報的狗仔隊很難在這位 名人身上嗅出诽聞的蹤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