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是“平”:指運筆平緩,力度均勻, 持重而行,氣韻貫通,無跳躍,不漂浮。黃賓虹認為,用筆要如錐畫沙,起訖分明,筆筆送到,不許有柔弱處。
2、二是“圓”:指線條圓渾沉厚,富有彈性,樹無寸直,石也多圓筆畫法。賓翁認為,要指将書法用筆方法的圓轉應用于繪畫。畫筆勾勒,如字橫直,起筆用鋒,收筆回轉,篆法起迄,首尾銜接。要如“折钗股”、“莼菜條”,連綿盤旋,純任自然,筆法線條婀娜中保持剛勁,圓渾潤麗而不能流于柔媚。并進一步指出,董、巨披麻皴用筆圓筆中鋒,圓融無礙而絕去圭角。
3、三是“留”:就是用筆要控制得力,收得住,如“屋漏痕”,積點而成線,不疾不徐,筆有回顧,上下映帶,起止無痕,線條沉着而質厚,力能扛鼎。并指出,南唐李後主“金錯刀法”與元鮮于樞悟筆法于車行泥淖,皆為“留”法解。
4、四是“重”:用筆要有力透紙背的力量感和厚重感,如“高山墜石”。并具體說到,筆在紙上運行要沙沙有聲,入木三分。
5、五是“變”:是在平、圓、留、重基礎之上的綜合變化和相互混用,得古法而超古法,如輕重、提按、頓挫、方圓、緩急等等,在變化中表達自己的情感。
6、淡墨法:墨中摻水較多,色度較淺,用以表現物體的向光面、凸出處和遠景。有濕淡、幹淡兩種,濕淡是筆上先蘸清水,然後蘸少量濃墨,略加調和後速畫。淡墨容易産生軟弱無神之弊,所以用淡墨要明淨無渣,要“淡不浮薄”。賓翁舉例,李成、董北苑是善用淡墨的高手,用以表現峰巒出沒,雲霧顯晦,岚色郁蒼,鹹由生意,溪橋漁浦,洲渚掩映,等。
7、破墨法:即以不同水量、墨色,先後重疊而産生一種新的墨色效果的表現手法。通常有濃淡互破、枯潤互破、水墨互破、墨色互破等。在墨色将幹未幹時進行,以利用水分的自然滲化。用筆的方向也要注意變化,直筆以橫筆滲破之,橫筆以直筆滲破之。破墨法的特點是滲化處筆痕時隐時現,相互滲透,純為自然流動而無雕琢之氣,有一種豐富、華滋、自然的美感。
8、積墨法:一種由淡到濃,反複交錯,層層相疊的方法。積墨法的特點是必須等前一遍墨色幹後,再畫第二遍,才能使畫面墨色層次分明、元氣淋漓、渾厚華滋。用積墨法,行筆要靈活,無論用中鋒還是側鋒,筆線都應參差交錯,聚散得宜,切忌堆疊死闆。要注意第一次墨色與第二次墨色之間的差别,以看得出筆痕,既要渾然一體,又要有筆迹墨痕可尋。用得好的積墨法始終保持墨的光澤,積墨愈多,光彩愈足;如果幹後出現灰色的死墨,積墨法就失敗了。賓翁認為,積墨法以米元章為最備,渾點叢樹,自淡增濃,墨氣爽朗。勾雲,以積墨輔其雲氣。作水墨畫,墨不礙墨;作沒骨法,色不礙色;自然色中有色,墨中有墨”。在所有墨法中,積墨法是黃賓虹最常用的,也是其作品之最大特點。
9、潑墨法:指大墨量、大面積、大筆頭的繪制方法。這種方法墨足筆飽,水色淹潤,雖幹猶濕,有一種自然感和力度,但卻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容易出現既在情理之中又有意料之外的效果。潑法有二種,一種是墨水直接潑灑在紙上,根據自然滲暈的墨迹,用筆再加适當點畫。另一種是用筆潑墨。這種潑法,便于控制。
10、焦墨法:用筆枯幹滞澀凝重,極富表現力。焦墨用法關鍵在于筆根仍需有一定水分,在運筆擠壓中,使水分從焦墨中滲出,達到焦中蘊含滋潤的效果。要速度緩慢,故而老辣蒼茫。但焦墨不宜多用,與濕筆對比使用方顯焦墨的意韻,使畫作幹裂秋風,潤含春雨。
11、宿墨法:即隔一日或數日的墨汁,蘸清水在宣紙上所呈現出的一種脫膠墨韻用墨方法。宿墨在宣紙上的滲化比新墨滲化多了一種筆墨意味,具有空靈、簡淡的美感。宿墨常用于最後一道墨,用得好能起“畫龍點睛”作用。但因宿墨中有渣滓析出,用不好極易枯硬污濁,故用宿墨要求具有較高的筆墨功夫。黃賓虹最善宿墨,每于畫面濃墨之處點之以宿墨,使墨中更黑,黑中見亮,從而加強黑白對比,使畫面更加神彩煥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