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中必修二内容的思維導圖

高中必修二内容的思維導圖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6 17:24:29

高中生物的學習需要有一個知識點框架圖來對整體的思路進行梳理,一個好的思維導圖框架對于生物的學習也是非常幫助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框架圖

高中必修二内容的思維導圖(高中生物必修二)1

高中必修二内容的思維導圖(高中生物必修二)2

高中必修二内容的思維導圖(高中生物必修二)3

高中必修二内容的思維導圖(高中生物必修二)4

高中必修二内容的思維導圖(高中生物必修二)5

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大全

第一章 遺傳因子的發現

第1、2節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

一、相對性狀

性狀:生物體所表現出來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為方式等。

相對性狀:同一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

1、顯性性狀與隐性性狀

顯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1表現出來的性狀。

隐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1沒有表現出來的性狀。

【附】性狀分離:在雜種後代中出現不同于親本性狀的現象。

2、顯性基因與隐性基因

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狀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DNA分子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

等位基因:決定1對相對性狀的兩個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相同位置上)。

3、純合子與雜合子

純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能穩定地遺傳,不發生性狀分離)

顯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

隐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

雜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不能穩定地遺傳,後代會發生性狀分離)

4、表現型與基因型

表現型:指生物個體實際表現出來的性狀。

基因型:與表現型有關的基因組成。

關系:基因型+環境 → 表現型

5、 雜交與自交

雜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體間相互交配的過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體間相互交配的過程。(指植物體中自花傳粉和雌雄異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測交:讓F1與隐性純合子雜交(可用來測定F1的基因型,屬于雜交)。

二、孟德爾實驗成功的原因:

(1)正确選用實驗材料:①豌豆是嚴格自花傳粉植物(閉花授粉),自然狀态下一般是純種;②具有易于區分的性狀

(2)由一對相對性狀到多對相對性狀的研究 (從簡單到複雜)

(3)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

(4)嚴謹的科學設計實驗程序:假說—演繹法,即觀察分析—提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第1節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減數分裂的概念

減數分裂: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細胞過程中所特有的細胞分裂方式。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隻複制一次,而細胞連續分裂兩次,新産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體細胞減少一半。

【注】體細胞主要通過有絲分裂産生,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複制一次,細胞分裂一次,新産生的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

二、減數分裂的過程

1、有性生殖細胞的形成部位:動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藥、胚珠

五、受精作用的特點和意義

特點: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細胞相互識别、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細胞核就和卵細胞的細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體的數目又恢複到體細胞的數目,其中有一半來自精子,另一半來自卵細胞。

意義: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生物前後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圖像辨析步驟:

1、細胞質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減數分裂中的卵細胞的形成

2、細胞中染色體數目:

若為奇數——減數第二次分裂(次級精母細胞、次級卵母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看一極);

若為偶數——有絲分裂、減數第一次分裂。

3、細胞中染色體的行為:

有同源染色體——有絲分裂、減數第一次分裂;

聯會、四分體現象、同源染色體的分離——減數第一次分裂;

無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

一極無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

一極有同源染色體——有絲分裂後期。

【注】若細胞質為不均等分裂,則為卵原細胞的減Ⅰ或減Ⅱ的後期。

第2節 基因在染色體上

薩頓假說:基因由染色體攜帶從親代傳遞給下一代,即基因就在染色體上。研究方法:類比推理。

第3節 伴性遺傳

一、概念:遺傳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因而總是與性别相關聯。

二、XY型性别決定方式:

1、染色體組成(n對):

雄性:n-1對常染色體 XY

雌性:n-1對常染色體 XX

2、性比:一般 1 : 1

3、常見生物:全部哺乳動物、大多雌雄異體的植物,多數昆蟲、一些魚類和兩栖類。

三、三種伴性遺傳的特點:

(1)伴X隐性遺傳的特點:

① 男 > 女

② 隔代遺傳(交叉遺傳)

③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2)伴X顯性遺傳的特點:

① 女>男

② 連續發病

③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3)伴Y遺傳的特點:

①男病女不病

②父→子→孫

【附】常見遺傳病類型(要記住):

伴X隐:色盲、血友病

伴X顯:抗維生素D佝偻病

常隐:先天性聾啞、白化病

常顯:多(并)指

第2節 DNA 分子的結構

1、DNA的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糖核苷酸(4種)

3、DNA的結構:

①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鍊盤旋成雙螺旋結構。

②外側: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基本骨架。

内側:由氫鍵相連的堿基對組成。

③堿基配對有一定規律:A = T;G ≡ C。(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4、特點:

①穩定性:DNA分子中脫氧核糖與磷酸交替排列的順序穩定不變

②多樣性:DNA分子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多種多樣(主要的)、堿基的數目和堿基的比例不同

③特異性:DNA分子中每個DNA都有自己特定的堿基對排列順序

第3節 DNA的複制

一、實驗證據——半保留複制

1、材料:大腸杆菌

2、方法:同位素示蹤法

二、DNA的複制

1、場所:細胞核

2、時間:細胞分裂間期。(即有絲分裂的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間期)

3、基本條件:

① 模闆:開始解旋的DNA分子的兩條單鍊(即親代DNA的兩條鍊);

② 原料:是遊離在細胞中的4種脫氧核苷酸;

③ 能量:由ATP提供;

④ 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4、過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鍊;③形成子代DNA

5、特點:①邊解旋邊複制;②半保留複制

6、原則: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7、精确複制的原因:

①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複制提供了精确的模闆;

②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複制能夠準确進行。

8、意義:将遺傳信息從親代傳給子代,從而保持遺傳信息的連續性

簡記:一所、二期、三步、四條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