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姚赟 劉楒睿
視頻剪輯 軒逸瑤
中學課文《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中,有這樣一句讓人耳熟能詳的話“故天将降大任于_ _也”。
空白處的答案究竟是“斯人”還是“是人”?
10月27日,由這句古文引發的争論已經持續了三天三夜。
“斯人”還是“是人”?
近日,知乎用戶“采臣老書生”發布了一篇文章,他稱自己一直認為,小時候學習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章中,其記憶中學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卻發現如今的課本中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文章發布後,很快引發網友熱烈讨論。網友們迅速分為兩派,一派表示,自己從小學習的肯定是“斯人”;另一派則稱,自己學習的就是“是人”。
網友們争論不休(圖源:網絡截圖)
80後武漢市民徐先生表示,自己記得小時候學習的也是“斯人”。95後武漢市民姚女士卻有不同意見,“應該是‘是人’吧”。
湖北黃岡50歲的陳老師已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20餘年,她表示,近幾年自己使用的人教版八年級課本中,出現的系“是人”。
“但我記得以前确實有幾年出現過‘斯人’,這幾天我跟同事們也在疑惑這件事。”陳老師稱,同事們也都表示,曾記得自己有幾年教過“斯人”。
到底是“斯人”還是“是人”?
極目新聞記者翻閱了1992年版、2001年版、2016年“人教版”語文課本,發現課文中都是“是人”。
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語文課本(圖源:網絡)包括四庫全書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以及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經》(漢·趙歧 注),其中收錄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均系“是人”。
《四庫全書刻本》中記載的為“是人”(圖源:網絡)但即便大量網友也拿出了上述實例,部分堅稱“斯人”的網友仍不服氣。這場争論持續了三天三夜,直到人教社“進場”解釋,紛争才有了定論。
27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部在接受上遊新聞采訪時表示,該出版社從1961年收錄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課文以來,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從未有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事實上,關于“斯人”和“是人”的讨論,也并非第一次出現。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006年,央廣網便在《“斯人也”,“是人也”?》一文中指出,不少報刊文章在引用這句話時都出現過錯誤;而市面上流行的一些教輔資料,也的确存在錯寫為“斯人”的情況,還有讀者發現冀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現過“斯人”的個例。
一位高中資深語文教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斯”和“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相同,都表示“這”。不論是用哪個字,都不影響語義的表達。對于這兩個字的争論,意義不大。
錯誤記憶系曼德拉效應?
為何大家會出現記憶模糊的情況?大量網友表示,這種情況或許是“曼德拉效應”作祟。
2010年,美國作家菲奧娜(Fiona Broome)首先提出了“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它指的是一大群沒有任何關聯的人,不約而同地對過去發生的某些事情抱有相同的“錯誤記憶”,甚至還能繪聲繪色地回憶起具體細節。
在美國,關于米老鼠穿什麼衣服,很多人回憶是背帶褲,但其實是上半裸的短褲,根本沒有背帶。
而在我國這種情況也有出現,86版《西遊記》中沒有羊力大仙下油鍋炸,但有很多人認為有這個情節。
除此之外,在《愛我中華》這首歌中,有一句歌詞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然而在大部分人的記憶裡卻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
《愛我中華》簡譜(圖源:網絡)将時間拉近,六年前上映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很多人記憶卻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海報(圖源:網絡)一位心理學專家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針對這種情況,判斷其是否屬于曼德拉效應有待商榷,“在心理學界,曼德拉效應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也仍有争論。”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