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段子

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段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2:00:59

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段子(瞞天過海一一三十六計白話解讀)1

老祖宗幾千年來的智慧結晶

瞞天過海

瞞天過海的計語及典故出自唐代唐太宗征服高麗的故事。

傳說唐大宗駕親征,統兵30萬,欲取高麗,及至海邊,隻見大水漫漫,遠望高麗,隔海幹裡,唐太宗心生悔意,不想渡海征伐,這時,他身邊的謀士們為鼓動唐太宗繼續親征,便悄悄讓人用樹幹搭成了一座城池,在坡池中建起樓閣,讓唐太宗進“城”後,可以高高興興地忘卻大海的存在,又不會受風浪搖曳船隻的颠簸之苦,這樣,終于騙皇帝,使其安全渡海。

瞞天過海用在軍事上,是指巧妙利用錯覺掩蓋軍事行動的計謀。其核心内容是: 利用示之于衆的假象掩蓋目的,為巧用信号計; 寓密謀于最不引起嫌疑的公開行動當中,為公開計,陽“正”陰“負”計

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段子(瞞天過海一一三十六計白話解讀)2

三國時,孔融守衛的城池被敵人包圍,太史慈策劃突圍去搬救兵,但敵軍包圍甚嚴,難以沖破包圍圈。在不能硬闖的情況下,太史慈心生一計。

一天,太史慈騎馬并帶了三名随從,從被圍城池的大門裡走出來,在附近駐紮的敵兵警地注視着這一舉動。太史慈下馬後,在城牆邊豎起一塊箭靶,就同手下人佯裝練習射箭,箭射光後,四人就回城去了。

第二天,他們又重複進行這種射箭練習。在敵軍營地上,一些士兵坐起來,觀看他們射箭,其他人則躺在那兒,看也不看一眼。第三天一切照舊,敵兵們都覺得這種射箭練習沒有什麼可值得注意的了。

第四天,在射箭練習中,太史慈突然飛身上馬,猛抽馬鞭,英勇直沖敵陣。當敵軍發覺時,他已經沖出了包圍圈,達到了突圍搬教兵的目的。

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段子(瞞天過海一一三十六計白話解讀)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