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老子道德經典故

老子道德經典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8 11:57:31

老子列傳(一):曆史上這樣記載老子,孔子如此評價

讀《道德經》是件很容易讓人迷惑的事,除了文言文比較難理解的因素之外,就是其中的道理往往和很多人的認知不同,比如第四十七章有“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這聽起來好像的确和很多人的認知不一樣,因為“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一直被倡導的,到底哪個更為正确呢?

不妨再回到老子的故事。

1、孔子問禮之後

年輕的孔子向老子問禮,老子給了誠摯的忠告之後,孔子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于是他開始奔波在周遊列國的路上,想要向各諸侯推行自己的主張。

這無疑是一條艱辛難行的路。孔子曆盡磨難,他得到過認可,也受到了诘難:得到認可的時候,他被國君奉為上賓;受到诘難的時候,他就隻能在弟子們的陪同下匆忙逃離。

公元前492年,孔子60歲了,到了他所說的“耳順之年”。到此時,他已經在各諸侯國之間周遊了十餘年時間,但是,他的主張仍然沒有得到實現。

老子道德經典故(老子列傳二)1

這一天,孔子和弟子們到了鄭國,在奔走中他和弟子們走散了,于是他就站在東門那裡等候弟子前來。

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貢一路詢問,終于在别人的指點下找到了孔子。見到老師之後,子貢把别人形容孔子的話如實地告訴了他。

原來,子貢在向别人打聽老師去向的時候,有人對孔子的形容是:

東門有人,其颡似堯,其項類臯陶,其肩類子産,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

别人告訴子貢:東門那兒有個人,可能正是你想找的。那個人啊,他的額頭像堯,脖子像臯陶,肩膀像鄭子産,但是從腰部以下又比禹短了三寸,他狼狽的樣子,又像一隻喪家之狗一樣。

這位路人還真是博學多識,隻是指路的幾句話就提到了好幾位古人:

堯和禹都是以前的賢明君主,臯陶和鄭子産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這人前面說的幾句話說明孔子形象原本很好,頗有偉人之姿,但是最後一句話卻很不好聽,“累累若喪家之狗,”要知道,無論是在什麼時代,這樣來形容人的話,假如遇到暴躁性格的人,那是會跳起來動手的。

但是孔子聽了這句之後,居然很高興地笑着說道:“相貌本來并不是最重要的,他說得不一定準确,但是說我像喪家狗,這句話卻很對!非常對!”

孔子這話顯然并不隻是自我解嘲,在經曆了長期的奔走與失敗之後,他沮喪、不得志的心情大緻如此。

2、書中歲月

不得志的孔子回到魯國,從此專心于自己的教育事業。

老子道德經典故(老子列傳二)2

和周遊列國的孔子形成鮮明對比,老子做了30年的周朝國家圖書館、檔案館館長,過得幾乎就是足不出戶的日子。

雖然足不出戶,但是卻并不是信息隔絕,恰恰相反,老子從館藏圖書典籍中獲得了無窮無盡的信息,正所謂“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在方寸尺牍之間,自有一片無拘無束、無比廣闊的天地。

“書中無甲子,歲月不知年”,恍然不知時間的流轉。

不知不覺間,老子已是白發皓首,仿佛連他自己都忘記了已經活了多少歲,今年高壽幾何。

隻是窗外的争鬥喊殺聲仍然在持續,周景王姬貴在位25年後,他的兒子們手足相殘,最終還要依賴晉國的勢力才得以确定王位。

戰敗的王子逃亡在外,又引起一場又一場諸侯之間的紛争。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老子道德經典故(老子列傳二)3

老子已經不記得自己見過多少次這樣大規模的紛争場面,他對此很是厭倦,但是也無力改變,于是他決定向西而行,由心靈的自由去引領全身心的自由。

3、函谷關遇尹喜

由洛陽向西,函谷關是必經之地,周朝的大散關令尹喜就駐守在這裡。

尹喜是甘肅天水人,他自幼博覽群書,精通天文曆法。在《莊子·天下》中,尹喜和老子并列,被稱為“古之博大真人。”

不過,此時的尹喜還不知道自己以後要被稱為“真人”,此刻他想要做的,同樣是追尋自己心的方向。

《曆世真仙體道通鑒》記載,尹喜曾經結草為樓,仰觀乾象,知道将有聖人向西出關,于是他就向朝廷請求出任函谷關令,以期得到聖人教誨的機會。

從此,尹喜在這裡專心駐守,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老子道德經典故(老子列傳二)4

終于,尹喜等到了準備出關的老子,于是有了《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載的一幕:

關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強為我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尹喜見到老子之後,開門見山:“您要歸隐了嗎?那我一定要請您為我著書!”

老子欣然應邀,他提起筆來,數十年來閱讀過的經典之作仿佛踴躍向前,最終凝聚成為筆下的五千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或許原本隻想談道德,但是他深知,道無所不在,世間萬物皆有道存。況且,他入世多年,身邊的風雲變幻怎能不在心頭留下痕迹?刹那間,耳邊好像又響起持續多年的厮殺聲,于是文字陡然而變:“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或許,他原本也想以道佐人主,可惜卻沒能如願。他雖然沒有像孔子那樣去各地周遊來推行自己的主張,那隻是因為他知道,時未至,空行遠。

老子道德經典故(老子列傳二)5

“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所以,最終,他隻能選擇這條路,然後在這個重要的關卡所在,應尹喜之邀寫下已經在心頭盤旋多年的文字。

五千言已盡,老子飄然起身,向西而行,自此,天下人再不知道他的行蹤。

身後,手捧五千言的尹喜如獲至寶,《道德經》自此由他而傳承推廣。

後記

随着時間的推移,兩千多年以來,研究老子及其著作《道德經》的專家學者越來越多,影響範圍逐漸擴大,老子原本并不清晰的人物生平、思想軌迹反倒更加豐富與鮮明。

很顯然,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化發展史上,老子對後世思想的影響非常大。目前,老子的代表作品《道德經》是世界上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其影響範圍涉及到哲學、軍事、政治以及學術等多個方面。

而函谷關,也被視為道家文化的發祥地,唐太宗、司馬遷、李白、杜甫等名人志士都曾經為它寫詩作賦,時至今日,函谷關已經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

(全文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