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穿越回到三國時代,你給他們說是貂蟬誅殺董卓,他們可能會認同。但是你給他們說貂蟬長得有多漂亮呢?讓我見見吧,他們肯定會一臉茫然,指着一群剛下朝的官員說他們都是貂蟬啊。
你說的是一個美女,他說的可能是一群文臣。
因為在漢朝貂蟬是一種帽子,有蟬紋和貂尾做裝飾,所以叫貂蟬冠。
貂蟬冠
據說這種帽子最早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時候跟胡人學的,後來趙惠文王特别喜歡戴這種帽子,還加了一些改進,秦始皇滅趙國的時候,就吸收了這項文化,并進行了改制,作為近臣戴着的一種帽子。西漢和東漢因襲這種服制,戴這種帽子的都是皇帝的近臣,非富即貴,所以當時的讀書人估計都夢想戴上貂蟬冠。
後來西晉的時候,因為賞賜泛濫,導緻帽子後面的貂尾不夠用,就用狗尾來頂替,因此發明了一個成語叫狗尾續貂。
誅殺董卓的王允官居司徒,自然也屬于頭戴貂蟬之輩,宋朝有個詩人說“力斬亂臣憑呂布,舌誅逆賊是貂蟬”,我們看多了《三國演義》的人,看到這兩句詩肯定第一反應是:哇!原來真的有貂蟬。實際上這個貂蟬指的就是頭戴貂蟬冠的王允們,跟四大美女不沾邊。
狗尾續貂
那貂蟬跑哪兒去了?實際上漢朝并沒有貂蟬,隻有貂蟬冠,美女貂蟬是創作者們腦洞裡開發出來的美女。
這個腦洞最初的動力,可能來自《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裡面的一個小事,呂布與董卓的一個婢女私通,而董卓是個小心眼,曾經因為一件小事就拔戟扔呂布,如果私通這個事被發覺了,估計會掉腦袋,呂布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和王允聯手,幹掉了董卓。
清朝的梁章钜在《浪迹叢談》說《漢書通志》記載曹操曾經給董卓送過一個叫刁蟬的美女,企圖迷惑董卓。
《漢書通志》已經不可見,是不是記載了這麼一個事不得而知(魯迅先生還進行過查證,也沒發現),如果真有,美人計、刁蟬、私通領導的婢女、擲戟、刺殺董卓……《三國演義》連環計的因素已經具備了,隻要重新加以組合就可以了。隻不過,在組合的過程中,貂蟬取代了刁蟬,讓人們忘記了帽子,隻記住了這個美女。金代的時候已經出現了貂蟬為主角的《貂蟬婦女》、《刺董卓》等故事。
貂蟬
毛宗崗讀《三國演義》對貂蟬尤為喜歡,他說:“十八路諸侯不能殺董卓,而一貂蟬足以殺之;劉、關、張三人不能勝呂布,而貂蟬一女子能勝之。以衽席為戰場,以脂粉為甲冑,以盻睐為戈矛,以颦笑為弓矢,以甘言卑詞為運奇設伏,女将軍真可畏哉!”
将貂蟬的功勞放在十八路諸侯和劉關張之上。他還将貂蟬和西施進行比較,因為這倆人的作用都相當于間諜,毛宗崗認為:“為西施易,為貂蟬難。西施隻要哄得一個吳王;貂蟬一面要哄董卓,一面又要哄呂布,使出兩副心腸,妝出兩副面孔,大是不易。我謂貂蟬之功,可書竹帛……則漢室自此複安;而貂蟬一女子,豈不與麟閣、雲台并垂不朽哉?”
毛宗崗的意思是說如果不是王允把一手好牌打爛了,漢室複興,貂蟬應該圖畫麟閣,名登雲台,跻身功臣行列。
後來呂布在濮陽出城作戰,回頭來,卻見守城人已經投降,逃命而去,陳宮保着他的家小跟随,毛宗崗還關心的問了一句“不知貂蟬可在其中。”
後來在下邳呂布被曹操所圍,陳宮勸呂布去截曹操糧草,呂布老婆嚴氏反對,理由是太危險,咱倆老是分離,你這一出又在亂軍中分開,我萬一落入他人之手怎麼辦?呂布一聽有道理,不去了,進屋又和貂蟬商量,毛宗崗看見這個名字,高興的在下面批了一筆"貂蟬别來無恙?",仿佛貂蟬是他的老朋友了。
隻不過這裡的貂蟬已經完全沒有連環計時的智商,他不勸呂布聽陳宮的計謀,反倒說了一句:“将軍與妾作主,勿輕身自出。”和呂布大老婆說的話如出一轍,仿佛真的如賈寶玉所說,嫁了人美女,好好的一顆寶珠成了死魚眼。
有人就指責羅貫中寫得前後不一,實際上羅貫中在這一段已經對貂蟬進行最大程度的美化,在最早《三國志平話》,直接勸呂布不要聽陳宮話的不是嚴氏,就是貂蟬,貂蟬說“奉先不記丁建陽臨洮造反,馬騰軍來,咱家兩口兒失散,前後三年不能相見。 為殺了董卓,無所可歸。走于關東,徐州失離。曹操兵困下邳,倘分軍兩路,兵力來續,若又失散,何日再睹其面?”貂蟬又言:“生 則同居,死則同穴,至死不分離。”
這番話說得這二人簡直是唐明皇和楊貴妃,在這本書裡,貂蟬就是呂布經曆坎坷的正妻,貂蟬還有姓氏,姓任,(《錦雲堂暗定連環計》裡還給她取了個名字,叫任紅昌,之所以叫貂蟬是因為在漢靈帝的皇宮裡掌管貂蟬冠,所以就被稱為貂蟬,後來靈帝将她賜給丁建陽,丁建陽将她送給自己的養子呂布,就這樣二人走到了一起——這算是前傳了),夫妻二人感情深厚,奈何遭逢戰亂,夫妻分離,貂蟬到了王允府上當了侍女,當王允正為殺董卓鬧心的時候,得知了貂蟬這一層關系,毅然将她送給董卓,讓董卓無意之中給呂布戴上一頂綠帽子,呂布一怒殺了董卓。
這麼說來,貂蟬勸呂布不要出戰,呂布作為一個暖男聽媳婦的話,也就合情合理了。倒是羅貫中剝奪了人家正妻的名分,雖然連環計寫得好看,在下邳這番話就讓人物有點前後不一了。
《三國志平話》裡,貂蟬既然說了“生則同居,死則同穴”想必呂布死後,貂蟬殉情了。
但是在《三國演義》貂蟬沒說這個話,所以他也沒必要死,呂布遭白門樓之厄,曹操将呂布家小送到許都,毛宗崗又批了一句”未識貂蟬亦在其中否?”關切之情溢于言表,貂蟬的戲份在《三國演義》到這裡就結束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