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累了
休息時間希望親近自然
逛街逛太久
隻想跟朋友坐坐聊天
周末想參加社區戶外活動
又不想走大老遠
但是
環顧四周全都是高樓
感覺自己被“城市沙漠”包圍
在苦苦地尋求綠洲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
不要難過
“pocket garden”
來拯救我們啦!!!
“pocket garden”
直譯就是口袋公園
看名字可以知道這是規模很小的綠色開放空間。
在西方國家,又把口袋公園稱作迷你公園、小型公園、綠畝公園。我們中國還會給它諸如“邊角料綠地”等形象生動的稱謂。而日本将它稱為貼身公園,因為它實在是太貼身,太窩心了。
讓我想起來哆啦A夢的口袋
簡直就是
沙漠裡的綠洲
黑暗中的曙光
冬日裡的豔陽
看了這麼多稱呼,大家應該對口袋公園有所了解了。口袋公園指規模很小的城市開放空間,常呈斑塊狀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結構中,為當地居民服務。
其具有:占地面積小、分布随機、功能簡單、使用頻率高的特征。可謂“見縫插綠”,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區,給人們提供伸手可及的休憩空間,提供與人們切身相關的綠化。
占地面積小 口袋公園與一般公園相比較,面積是最小的。普遍的口袋公園面積在400-1000平方米。
△Greenacre Park,其占地面積也僅有590平方米
分布随機 正正是因為面積小,才足以布置在城市的角落。分布随機也是口袋花園的重要特征,不用過分考慮周邊環境,可以做到選址靈活,充分發揮城市的邊角用地,可以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畢竟
要跟朋友聊聊天
懶惰的我不想跑去大老遠的公園
△某街道給居民提供的休憩場所
功能簡單 由于面積小的限制,口袋公園與大型公園相比較,功能少了,沒有了明确的分區,也不需要多級道路。功能簡單這一個特征顯而易見。但是,服務内容就更具針對性,可以根據口袋公園所處位置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服務内容。
從平面圖中
我們可以看到
口袋公園并沒有進行功能分區
△口袋公園Greenacre Park的平面圖
使用頻率高 據不完全統計,著名的紐約中央公園每平方米每年接待遊客4人。口袋公園更受人們青睐,更多原因是在于其地理優勢,并且貼近人們生活。
貼身、親民的口袋公園
深受市民喜愛
使用頻率高
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呀!
1967年5月23日,由美國第二代現代景觀設計師羅伯特·澤恩設計,位于美國紐約53号大街的佩雷公園(Paley Park)正式開園。
佩雷花園坐落在高樓間的一小塊空地
馬路上車水馬龍
人來人往
入口的四級樓梯
起到擡升公園的作用
使公園與街道有所區分
公園的主體是樹陣廣場
每棵皂莢樹相距3.7米
樹蔭下
給遊人提供足夠的休憩空間
桌椅的放置
滿足三五知己
相約閑聊
忙裡偷閑
園中最引人注目的
就是跌水的設計
一幕水簾落下
水聲掩蓋了城市的喧嚣
沖洗人們一天的壓力
佩雷公園的設計師羅伯特·宰恩提出 “作為一個紐約人,我一直确信,我們應該在建築物中間特别留出一些露天場所,當我們的居民在白天休息時,能夠有地方坐下來獲得快樂。”
Garden for people
中國的城市發展越來越快,但是人居環境不斷惡化。城市密度過大,同時綠地利用不夠靈活。有許多本可以給居民提供活動的地方,卻成為了裝飾工程。希望口袋花園可以成為一個解決發展矛盾的切入點,緩解人地矛盾,給我們生活再多一點綠意。
多一絲惬意
多一些快樂
THE END
棕榈教育邀你加入園林景觀學習群
棕榈教育(Q群:21171438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