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河山大觀小區外景。
中海河山大觀項目樓闆保溫工藝分層圖。
中海河山大觀項目新風一體機管路構成圖。
9月中旬,一場秋雨過後,内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氣溫驟然下降。随着天氣轉涼,供暖期臨近,呼和浩特市熱力公司在各居民樓張貼注水通知,将陸續開啟供暖前的調試工作。
内蒙古自治區大部分區域冬季嚴寒且漫長,供暖期多在半年以上,因此會消耗大量能源,由此引發的環境問題也十分突出。中海地産積極響應内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倡議,在呼和浩特市落地全區首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以下簡稱被動房)項目,充分利用被動式建築設計手段,輔以高效的能源系統、采用可再生能源技術措施,實現項目整體能耗的大幅度降低,與普通新建住宅相比,供暖節能率達90%以上。
“發展綠色建築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被動房能夠實現節能90%以上,是推動我國建築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中海河山大觀作為國内首個在嚴寒地區開建的被動房項目,施工難度大,建設标準高,各方面都存在不小挑戰,起初質疑的聲音也不少。”中海地産内蒙古公司負責人曲斌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經過近兩年的樣闆房運行監測,相關數據證明該項目在居住經濟性和舒适性方面均達到了預期水平。
低耗能打造高品質居住空間
“被動房簡單講就是不需要主動加熱,它基本上是依靠被動收集來的熱量使房屋保持一個舒适的溫度。熱能主要來自太陽、人體、家電及熱回收,不需要主動熱源的供給。”在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的中海河山大觀項目現場,中海地産内蒙古公司工程負責人張建軍向中國城市報記者介紹了項目的特别之處。
“被動房要想實現恒溫,建築物采用的保溫設施是關鍵。”在外牆保溫施工樣闆區,張建軍指着厚達250毫米—260毫米石墨聚苯闆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它的厚度是傳統住宅保溫材料厚度的2.5倍以上,等于給建築穿上厚厚的‘羽絨服’。”
“窗戶是室内外熱量交換最頻繁的地方,被動房的窗戶型材厚度是普通住宅的2倍,采用三玻兩腔雙Low-E充氩氣,窗框内外側采用防水隔汽膜和透氣膜進行氣密性處理,外側配置耐久性良好的金屬窗台闆,等于給建築戴上了一副高精密度的‘眼鏡’。”張建軍介紹,這些被動窗的氣密性達8級、保溫性達10級、水密性達6級、抗風壓性達9級、隔聲性達3級,均屬于現有規範内的最高級。
保溫問題解決了,如何才能實現“恒溫、恒濕、恒氧、恒淨、恒靜”的高品質居住體驗呢?核心奧秘就在一台具備制熱、制冷、新風、除濕、熱回收等功能的新風一體機上。
“樣闆房的運行監測數據表明,室内溫度常年維持在20—26攝氏度,相對濕度保持30%—60%,可有效過濾室外92%以上的PM2.5。”張建軍指着一塊小小的電子屏告訴記者,房間裡的每一項數據都會顯示在上面,還能實現自動調節,業主還可以通過手機APP實現遠程操控。
“我們在地闆下提前鋪設了能夠輔助加熱的電熱膜,萬一遭遇極端天氣,業主可以開啟電熱膜進行輔助加熱。”中海地産内蒙古公司設計總監金陽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長期監測數據證明,被動房不僅具備優良的居住品質,能耗也低于傳統建築。
未來被動房将成市場新寵
“在内蒙古自治區大部分地區,采暖是頭等大事。聽說我們的被動房項目不需要市政供暖,很多客戶都是帶着疑問來看房。”中海河山大觀項目營銷經理郭彥啟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最初的購買者,多為住建系統和建築行業的客戶。這些客戶普遍對被動房比較了解,也相信中海地産的品牌和實力。”
在樣闆房參觀時,中國城市報記者見到了已經購房的客戶王先生。他告訴記者,自己在住建系統工作多年,也曾去多地參觀過被動房項目,對相關情況比較了解,因此在項目推出第一時間就決定購房了。另一位較為年輕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他更看重的是被動房的居住品質。
據了解,呼和浩特市屬于蒿類花粉過敏的重災區,每年一到夏秋季節,許多人都會出現嚴重的過敏症狀。“新風一體機的過濾系統恰好可以優化室内空氣。”郭彥啟向中國城市報記者講起了他前兩天遇到的一件趣事,一位患有嚴重過敏性鼻炎客戶,每天都要帶過濾器睡覺,申請在被動樣闆房試住一個晚上後,過敏症狀大大緩解。此後,這個客戶就成了中海河山大觀的義務宣傳員,不僅自己買了房,還推薦了不少朋友來買。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2020年第七屆全國近零耗能建築大會上,中海河山大觀項目通過各項測評,獲得中國建築節能協會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分會頒發的“超低能耗建築”認證證書;今年,中海河山大觀項目順利通過健康建築設計标識項目評定,獲得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頒發的“二星級健康建築設計标識”證書。
“國内嚴寒地區超低能耗樣闆項目陸續獲得權威機構的認證,讓我們堅定了項目後續運行的信心。”曲斌說。
“市場對被動房的接受肯定有一個過程,随着項目的持續推進和消費者認知水平的提升,被動房會成為未來住宅市場的新寵。”中海地産内蒙古公司營銷總監陳玲說。
可減輕碳排放壓力
從世界範圍看,被動房在歐盟等發達國家已經較為普及,超低能耗建築正成為發展趨勢。就我國而言,南部地區、東部地區都已建設了很多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示範工程,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我國從1986年建築節能為30%,到2014年提出建築節能為75%,再到現在提出超低能耗建築、近零能耗建築,節能減耗是建築行業永恒的發展趨勢。”在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超低能耗建築技術專家高彩鳳博士看來,中海河山大觀項目實現節能90%以上,将極大改善廣大地處燕山以北地區的能源消耗現狀,減輕我國碳排放方面的壓力。
“我們在嚴格執行國家超低能耗設計規範的同時,采用大量創新技術手段,使該建築節能效率達到92%。據初步估算,被動房項目運行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約為72.89kg/㎡,與常規住宅建築年減排量約為73kg/㎡相比,以中海河山大觀項目為例,使用被動房每年可減排約9600噸二氧化碳。”金陽曾做過一個測算,如果将呼和浩特市2020年住宅銷售面積413萬平方米全部都建設成被動房項目,每年可以減排約24萬噸二氧化碳,節省标準煤約8.7萬噸。
今年4月,河北省石家莊市發布了《關于支持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産業發展的若幹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2021年實現新開工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到2023年累計實現開工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面積250萬平方米,到2025年累計實現開工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面積300萬平方米。
中國城市報記者在《措施》中看到,除了明确規定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辦公、學校等公共建築和集中建設的公租房、專家公寓、人才公寓等居住建築按照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進行設計外,還鼓勵既有建築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開展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化改造,并在土地供應、資金支持、市場運作等多方面給出明确的支持政策。
“河北省的被動房建設開始的比較早,做的也比較好,政府推動功不可沒。”一位建築行業相關人士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石家莊市此次出台的《措施》,将會極大地推動當地被動房産業的發展。河北省的做法,值得其他省市區借鑒學習。”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時代背景下,被動房項目肯定會迎來發展的春天。特别是在城市更新大規模開展的當下,讓被動房的建設理念廣為應用顯得尤為重要。”中國城市更新領域專家、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于今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有了政府的引導和企業的積極參與,被動房将逐漸成為未來建築業發展的主流。
記者:宋 浩 文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