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是那樣的長,那麼的黑,窗外的雨,是我心裡的淚,永遠沒有滴完的一天。”
這是三毛在這本書裡寫下的,最沉痛、最無助、最真實的文字。可是你知道嗎,在寫《夢裡花落知多少》這本書之前,三毛是無數讀者心裡“快樂、自由、勇敢”的代名詞。而這一切的變化,都源于她最愛的人——荷西。
三毛生于重慶,5歲時跟随父母遷居台灣,在那裡度過了一個并不快樂的童年。24歲時,三毛一個人去了西班牙留學,在那裡,她認識了荷西,自此,一生的幸福和悲傷依次而來。
“我是遇見你之後才想結婚的”,星星點點的燈光下,這是荷西第一次對三毛表白;
“要留住你在我身邊,隻有跟你結婚,我們夏天結婚好嗎?”說這話的荷西,已經抛下一切,早三毛一步,去了三毛最想去的大沙漠,在那裡等着她的到來;
“你們不僅要帶我走,我滿滿一車東西也要帶走。”當撒哈拉政局動蕩,暴力威脅生命,兩人不得不離開時,晚一步離開的荷西,不僅安全回到了三毛身邊,還用一輛車,固執地帶走了他和三毛在撒哈拉的家……
這些愛情和幸福的筆記,被三毛滿懷熱忱,寫在了《撒哈拉的故事》裡,成為萬千讀者心中“愛情最好的樣子”。可就在全世界都在為這對年輕人祝福時,悲傷來得猝不及防。
1979年9月30日,荷西永遠睡在了拉芭瑪島的深海裡。噩耗傳來,三毛哭了,也瘋了。她守在冰冷的荷西身邊,像往常一樣拉着荷西的手不放開,在他耳邊低語,一遍遍擦拭從荷西的眼睛、嘴巴、鼻子裡流出來的血,三毛的淚摻着荷西的血,總也流不完;葬禮上,她親手将釘子一顆一顆釘在荷西的棺木上,用雙手捧着一抔抔黃土将荷西埋葬,卻又在最後的時刻失去理智,反悔似的刨挖深埋着荷西的黃土,直到十指血肉模糊……
失去,是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正因為它沉重,所以人們無法容忍長時間的悲傷,生活也沒有耐心讓一個人一直流淚,畢竟,生活總要繼續。所以,大多數人總是習慣了假裝堅強、快速走出痛苦,可是,傷痕永遠是傷痕,要讓它好起來,最好的方法不是隐藏,而是直面它。開心可以笑,難過為什麼不可以哭?這本書是三毛痛失愛人之後的生活記錄,記錄了三毛在撕心裂肺的哀恸中一點點堅強起來的過程。
一切都像是結束,但一切又都是剛剛開始。正如三毛在這本書裡想要表達的:流淚,不僅僅是因為失去,也是為了堅強。人隻有徹骨地哭過、痛過,才能更蓬勃地站起來,難道不是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