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寶寶睡覺,一直是讓媽媽頭疼的問題。他們的感覺總是異常靈敏,抱着的時候明明睡着的,可是屁股還沒挨着床,“哇~”的一聲就醒了。相信每個媽媽在把娃放到床上的瞬間,都在祈禱“不要醒,不要醒......”
終于有次放到床上沒有醒來,這邊懸着的心還沒放下來呢,爸爸那邊猛然推門而進,寶寶手腳突然一抖,又醒了,一番努力又白費了。媽媽們就感到很疑惑,為什麼寶寶睡覺時這麼容易一驚一乍的呢?看起來這是個小問題,其實處理不好的話,很多寶寶長大還會變的膽小。
驚跳反射
寶寶這種一驚一乍的情況,其實是種條件反射,有的稱之為“驚跳反射”或者“莫羅反射”,是靈長類動物的一種自然防禦行為,讓他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能夠快速抓到媽媽,獲得保護。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被羊水包圍,溫暖,安靜,狹小的空間讓寶寶感覺很安全。而出生以後,能感覺到光照和聲音,能活動的空間也變大了,他一伸手也碰不到媽媽了,就會讓他對外界保持警覺,有種不安全感,需要重新适應新的環境。
所以,對于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即使睡覺的時候,開門的聲音,甚至一陣風,都能讓他們“吓”一跳,趕緊尋求媽媽的安慰。寶寶四個月左右,這種反射會消失。
長大還會有影響
英國心理學家發現,如果原始反射沒有得到有效抑制,就可能會對以後的生活産生影響。嬰兒時期驚跳反射沒有得到很好抑制的孩子,長大後就可能表現出異常的敏感,容易受環境的影響,還容易焦慮,不自信,缺乏安全感,變的膽小。
安撫寶寶的好方法
首先,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驚跳反射可能很頻繁,影響寶寶的睡眠。媽媽可以使用嬰兒包巾,使用正确的方法把寶寶包起來,讓他能睡得更踏實,或者在寶寶周圍放上枕頭或者玩具,讓他驚醒的時候能夠觸碰到,也會更有安全感。
其次,在照顧寶寶的時候,為了不讓孩子被“吓”到,很多家長就會刻意營造出一個安靜的環境,不敢發出一點聲音,中午睡覺的時候拉起來窗簾,這其實是不正确的。正常的光照刺激和聲音刺激其實對抑制寶寶的驚跳反射是有利的,家長不要太過分保護寶寶。
最後,媽媽可以幫助寶寶活動身體,做些嬰兒操,或者給寶寶做撫觸,都對抑制驚跳反射有利。
你家寶寶睡覺有一驚一乍的現象嗎?你是怎麼做的呢?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喂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松帶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