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寶寶的同事,幾乎人人都訂了巧虎,每個月都會固定收到一些畫冊和玩具、光碟。寶寶跟着巧虎學刷牙、學玩各種遊戲,懂禮貌,守秩序。
我家也訂了兩年,效果真不錯。
凡是巧虎教的,寶寶都會認真學習并遵守。
關于分享、關懷、做家務這些所有的好習慣,大人都會教,但效果都比不上巧虎教的。
然而巧虎的教育理念也很受争議。
有人不喜歡巧虎,指責巧虎的奴性教育實在是太明顯了,而寶寶又愛模仿,極其容易受影響。
有個說法:巧虎因為是源自日本的,将日本文化中的“講究服從、注重統一、忽視個性發展”融入到了巧虎讀物中。被巧引導很容易變成極其乖巧、聽話又順從的孩子。如果長期這樣,是非常可怕的。
在巧虎的動畫片中,始終貫穿“重複與模仿”,通過讓寶寶的不斷模仿産生強化效果,從而培養成固定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看完這個說法,細思恐極。
每個孩子不論性格、成長環境,都按照統一的模闆開始學習。在巧虎中,每個故事體現的性格都是順從的、聽話的、行為舉止符合标準的。
如果不符合标準,經過巧虎的潛移默化,都必須變成符合标準的。
然後一起拉手唱歌,為大家都成為“乖”孩子而高興。這樣的孩子不去挑戰權威,順從懂事,仿佛永遠不會出錯。
這,真的是教育的目的嗎?
巧虎也有過人之處。
比如有家長思考過說:已經訂過一年,本來不打算續訂,寶寶說了一句“我最好的朋友是巧虎”,就又續訂了。
平時平時除了陪寶寶玩巧虎,還念其他繪本,那麼寶寶主動拿書時巧虎和繪本一半一半。
巧虎的書,寶寶自己能看個大概,不懂會問。繪本主要靠大人講了。
巧虎送的玩具有的玩兩下就丢掉了,有的很喜歡。玩具的質量還好,但性價比一般。
巧虎對寶寶的心理把握的非常好。
事實上,太過焦慮了也沒有意義。
寶寶天生具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寶寶會在各種環境中探索學習,從而會形成自己的問題解決模式。
這個過程必須由寶寶自己完成,别人都無法替代。
父母要做的,需要很多時間陪伴。
如果沒有陪伴孩子去學習,效果就大大打折。巧虎充其量是定期的、系列的玩具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