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幾百次?叮,周六早晨07:31,收到一條信息“參加活動嗎” “今天”,是好哥們發來的,邀請我跟他一起去參加相親活動,原因很簡單:兩個人同行可以打折,便宜;兩個人去,如果參加活動當天沒有“收獲”,好歹跟好朋友出來見了一面,感覺沒“白走一遭”,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相親幾百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叮,周六早晨07:31,收到一條信息。
“參加活動嗎” “今天”,是好哥們發來的,邀請我跟他一起去參加相親活動,原因很簡單:兩個人同行可以打折,便宜;兩個人去,如果參加活動當天沒有“收獲”,好歹跟好朋友出來見了一面,感覺沒“白走一遭”。
而這個好哥們,其實是在相親活動上認識的,認識後發現處不成情侶,于是處成了哥們。
“不去” “累”,沒有太多猶豫,我打出了這3個字,是的,最近工作壓力大,周末隻想好好在家躺着。
“累啥,馬上過年了”,看到這裡,我發出一陣苦笑。是的,馬上就要過年了,想起老媽下的最後通牒,“過年還是一個人,就不要回來了”“你都快30歲了,不要太挑了”“女人過了30,可能影響生育”,對于大齡單身青年來說,相親就好像在跟時間賽跑。
在過去的2年裡,線上和線下,已經記不清參加過多少次這種相親活動了,根據不同的主辦方情況,可以一次性認識20-50位異性不等,仔細算下來,真的可以說“閱人無數”。
教訓一:不要過度焦慮 ,合理參加活動
剛過完28歲生日的時候,對找對象的事情特别焦慮,想想馬上就奔30了,好像30歲還沒結婚就是個人生loser,也很擔心再往後女生年齡越來越沒有優勢,特别希望自己30歲前能結婚,于是乎在網上搜羅了各大相親平台的活動,幾乎每周去參加一次相親活動。
相親局上,大家互相打量着對方,查看對方的資料,感興趣的就聊幾句,有的人也會加微信,也有一些人加了微信後一直不說話,成為僵屍粉;或者微信聊幾句後,一方反饋不夠及時,就不會再聯系;
畢竟在大城市,大家時間都太寶貴了,從前車滿慢,一生隻夠愛一個人的日子已然不複存在,特别是在相親局上;
之前在網上看到個段子“如果我愛你非要加個期限,我希望是兩分鐘,如果沒回複,我就撤回,再去發給别人”,可見現在的相親節奏是多麼的快。
相親這件事最讓人沮喪的地方在于,努力了不一定有結果,“天道酬勤”在這個領域完全失效,還不如把時間放在學業和事業上,于是就進入了另一個極端,有一段時間我特别抗拒此類活動,隻想專心工作,正所謂物極必反。
教訓2:保持合理預期,遇到是驚喜,遇不到才正常
剛開始參加活動的時候,滿心的期待,期待能在活動中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畢竟身邊也有去一次就找到老公的真實案例;
參加一段時間後,偶然能遇到願意繼續接觸的人,但是再接觸幾次後,還是覺得不合适,于是放棄,不再聯系或轉化成好朋友;慢慢感到身心俱疲,懷疑人生,我努力了,為什麼還是沒有結果?難道我命裡無姻緣嗎?緣分沒到嗎?
随着希望的一次次落空,最後已經形成了防禦機制,也可以說心态逐漸成熟,不再向原先有過高預期,可以去碰碰運氣,就當認識新朋友了,遇不到才是正常的情況,如果遇到,那是驚喜。
教訓3:思考自己單身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
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在很久沒去的相親局上,會遇到很多“老面孔”;當這種現象逐漸增多的時候,不禁讓人疑惑,這些人為什麼一直沒有脫單,為什麼一直來參加活動?
除去托的可能性外,他們是否也曾經跟我一樣感到失望,失落,又是什麼支撐着他們一次次的來參加相親活動?為什麼脫單這麼難呢?
有的人是為了應付父母而來,有的人是為了打發時間而來,有的人是純粹是來碰運氣,有的人是陪朋友來的,順便來看看;某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大家好像“迷失”在相親局裡面了,不斷地通過參加活動來緩解焦慮;而當我遇到“老面孔”的時候,我又何嘗不是他們眼中的“老面孔”呢?
當我意識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開始學習心理學,大量閱讀,試圖找到答案,我比較認可海藍博士的觀點,在“如何尋找合适的愛人”的專題裡面她提到,遲遲找不到愛人,可能的原因如下:
現在的我正回到内在解決自己的卡點,如今我仍然會有焦慮,但是不再一味試圖通過行動來緩解焦慮,回避和焦慮呆在一起的痛苦;
仍然會有失望,但是不再全是失望,而是嘗試着從“不想要的人”身上去探索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
給自己的理想愛人必備條件做減法,留下最想要的幾個特質,不再貪心,學會取舍;
仍然會感到失落,但在沒有找到愛人之前,努力先給自己高質量的陪伴。
願單身的我們都能早日脫單。
你或者你身邊的人單身的原因是什麼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