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态氮和铵态氮
如,栽培在淹水環境中的水稻或水生植物,以吸收還原态的铵态氮為主要氮源;生長在旱地上的玉米、小麥等旱作物,則較多利用氧化态的硝态氮。又如,對北方大多數呈堿性反應的石灰性土壤,以及保護地表層土壤,由铵轉化成硝态氮的硝化作用旺盛,硝态氮是其優勢氮源;即使對其施用铵态氮肥(铵鹽、尿素以及有機氮),也都很易在土壤中轉化成硝态氮,因而種植在其上的旱作物、喜硝作物等生長良好,并可用硝态氮的含量作為評價其速效氮水平的指标。而對南方酸性土壤,尤其是pH值<5.0的土壤,硝化作用很弱,常态下能保持的硝态氮量較低,铵态氮是這類土壤的優勢氮源,水稻等作物将生長較好;若種植喜硝态的旱作物,往往生育不理想,或需要在施用較多硝态氮源下才能更好生育,因而那些含有一定量硝态氮的複合肥的肥效常較好而更受歡迎,定價也較高。
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各有何優點?
胺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的共性是什麼?
一、铵态氮肥
肥料中的氮素以铵(或氨)形态存在的,就是铵态氮肥,如碳酸氫铵、硫酸铵、液氨等.它們有以下共性:
1、易溶于水:铵态氮肥都易溶于水,并能産生铵離子及相應的陰離子,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屬于速效性養分,因此,作追肥肥效較快.
2、能被土壤膠粒吸附:铵态氮肥中的铵離子與土壤膠粒上已有的陽離子進行交換後,可吸附在土壤膠粒上,成為交換态養分.铵離子被吸附後,移動性小,不易流失,可逐步供給作物吸收利用.因此,比铵态氮肥的肥效期長.既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施用.
3、堿性條件下易分铵态氮肥遇堿性物質會分解,分解後釋放出氨氣而揮發損失.因此,铵态氮肥的貯存、運輸和施用過程中都應該注意防止氨的揮發損失.
4、在土壤中能轉化:在通氣良好的土壤中,铵态氮肥可進行硝化作用,轉變為硝态氮,增加氮在土壤中移動性,便于作物吸收,也易造成氮素的損失.
二、硝态氮肥
肥料中的氮素以硝酸根離子形态存在的叫硝态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鈣、硝酸鈉等.其特點如下:
1、易溶于水:溶于水産生硝酸離子,是速效性氮肥.各種硝态氮肥溶解度都很大,吸濕性強,在雨季稀釋後能轉化為液體,給施用帶來很多不便.
2、不能被土壤吸附:硝态氮肥施入土壤中,不能被土壤膠體吸附,易随水移動而引起硝酸根的淋失,降低肥效.因此,硝态氮肥施入土壤後隻能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并随土壤水分運動而移動.
3、易進行反消化而損失:在土壤通氣不良的情況下,施入土壤的硝态氮肥可進行反消化作用,形成作物不能利用的氧化氮氣體或氮氣而脫氮損失.
4、易燃易爆:多數硝态氮肥吸濕性強,吸濕潮解後結塊,易受熱分解放出氨氣,易燃易爆,在貯存、運輸和施用中應注意防潮和安全,不要和易燃物一起存放.
硝态氮肥适用于多種土壤作物,特别是适宜旱作地區施用,對棉、煙、果、菜等經濟作物尤為适用.但硝态氮用于水稻田的效果不如铵态氮好,主要原因是硝态氮移動性大,氮素易随水進入水稻田的還原層,在還原層中進行返硝化作用,把硝态氮還原成氮氣或氧化氮氣逸出水面而揮發損失.硝态氮肥宜作追肥,一般不宜作基肥和種肥,因其吸濕性強,會影響種子萌芽和幼苗生長,故不能和堿性肥料混合施用,以防氨氣的揮發.
三、酰胺态氮肥
肥料中的氮以酰胺基形式存在的,或在分解過程中産生酰胺基的氮肥叫酰胺态氮肥.如尿素、石灰氮等.它們所含的酰胺态氮,一般需經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轉為铵态氮之後,再供作物吸收.
【共同點:都是屬于氮肥,都含有氮元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